格罗特·雷伯

✍ dations ◷ 2025-02-23 20:00:02 #1911年出生,2002年逝世,美国天文学家,美国科学家,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校友,射电天文学家,亨利·诺利斯·罗素讲席得主,杰克逊-格威尔特奖章获得者

格罗特·雷伯(英语:Grote Reber,1911年12月22日-2002年12月20日),美国天文学家,也是无线电天文学先驱之一。他以仪器重做了卡尔·央斯基早期的工作和一些简单的研究,也进行了首次的无线电频率巡天。

格罗特·雷伯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杜佩奇郡惠顿(位于芝加哥附近)。他于1933年毕业于阿默理工学院(后来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并获得无线电工程的学位。格罗特·雷伯后来成为一位业余无线电通讯员,并从1933年至1947年间任职于许多无线电制造公司。他在1933年得知卡尔·央斯基的研究,并决定进入这个领域来研究,并试图进入当时央斯基所在的贝尔实验室。然而当时刚好面临经济大恐慌的高峰,所以无法获得职位。

于是格罗特·雷伯决定在惠顿的后院建立私人的无线电望远镜,它的设计被认为比央斯基的设计更加先进,包括9米的抛物面的金属镜,将无线电讯号聚集在距离镜面8米的接收器上。雷伯无线电望远镜后来于1937年完工。

格罗特·雷伯第一次使用3300百万赫兹的频率来实验,不过从未接收到任何来自外太空的讯号。后来他在1938年成功的使用160百万赫兹确认了央斯基的发现。他于1941年完成无线电频率的巡天地图,并公开他重要的研究成果,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间成为无线电天文学的先驱之一。

后来他将无线电望远镜卖给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并由维吉尼亚州绿岸的美国国家无线电天文台所使用。格罗特·雷伯也重建央斯基原本的无线电望远镜。格罗特·雷伯在1950年代再度积极进行无线电天文学的研究,不过当时已经有许多先进的研究设备出现。相较于他首次进入这个领域的时期有着巨大的改变。因为频率低于30百万赫兹的讯号会被地球的电离层所反射,所以他决定搬到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因为这里冬天的长夜电离层不受太阳照射而去电离化,无线电望远镜能接收到低频率的讯号,故研究环境较佳。他在这里建造新的无线电望远镜,并在1960年以这座无线望远镜进行南半球的无线电巡天。

他并不相信大霹雳理论,他相信红位移是由于天体重复吸收与重复放射讯号或是光与低密度黑暗物质的干扰所导致的。格罗特·雷伯也发表文章《》来说明他的稳定宇宙想法。

他于2002年逝世于塔斯马尼亚的荷巴特,刚好在91岁生日前2天。他后来被葬在塔斯马尼亚的包威尔公墓,纪念碑也分散在世界上许多其他的无线电天文台中。

相关

  • 质量数质量数(英语:mass number)也称为原子质量数(英语:atomic mass number)或核子数(英语:nucleon number),符号为A,是指中性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目和中子数目的总和,质量数的数值都是整数。
  • 这是一个2012年的各国煤产量列表,数据基于英国石油出版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13,其中对煤产量大于100万吨的国家进行了排名。
  • 三星电子北美洲总部: 美国新泽西州博根县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南美洲总部: 巴西圣保罗欧洲总部: 英国伦敦市 德国埃施博恩CIS地区总部: 俄罗斯莫斯科大中华地区总部: 中华人民
  • 气象汇论《天象论》(又译气象汇论,希腊文περί μετεωρολογικά、拉丁文meteorologica),亚里士多德著作,四卷(贝克尔编号338a-390)。注释者:亚芙洛第的亚力山大(英语:Alexander
  • 志延片志延片是汉藏语系汉语族晋语的八个片之一,以志丹县和延川县方言为代表。因位于陕北晋语与关中的过渡地带而表现出一些过渡特征,比如在调值,词汇等方面都兼有两方面的特征。除入
  • 祖父条款祖父条款(英语:Grandfather clause),相对于追溯法令,是代表一种允许在旧有建制下已存的事物不受新通过条例约束的特例(“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英语中的“祖父”(grandfather)
  • 王浚王浚(252年-314年),字彭祖,太原晋阳人。西晋骠骑将军王沈之子,自己亦是西晋重要将领,都督幽州诸军事,长驻北方疆土并与北方边族交往频繁。但永嘉之乱后生不臣之心,亦与段部鲜卑交恶,最
  • 古代山东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国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由于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的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 电动机械学电动机械学(Electromechanics)是指从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中,结合电气和机械的过程和程序。电气工程在这方面也包括电子工程。继电器起源于电报,是用来再生电报信号的电动机械装置
  • 反中子反中子(antineutron)是中子的反粒子,1956年,反质子被发现一年后,美国物理学家布鲁斯·考克(英语:Bruce Cork)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发现了反中子,这种粒子的质量与中子相同,也不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