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加工肉品
✍ dations ◷ 2025-05-18 07:36:38 #加工肉品
肉类食物,或者简称肉类或荤菜,是从各种动物身上可供食用的肉及一些其他组织,经过不同程度及方法的加工,成为不同种类的肉类食物。常见的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以及鸡肉、鸭肉、鹅肉。肉类食物主要的营养价值是提供蛋白质,同时还提供脂肪及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人类是行为上杂食动物,自史前时代就开始猎杀动物,以其肉类为食物。人类高度偏好肉类食物,但是在一些宗教观念例如汉传佛教中,是禁止食用肉类食物的;同时亦有素食主义者出于保护动物或其他原因,不食用肉类食物。个人对肉类食物的态度是消费者心理学、肉品工业及主张减少肉食消费的人所关注的议题,价格、健康、味道和道德可影响一个人对肉类食物的态度,而对肉食的态度,会影响对肉类的消费。全球肉类消费正在成长,在中国和巴西等经济出现快速成长的国家,肉类消费也出现大幅增长,肉类消费增加的现象,也出现在有着广泛素食主义传统的印度。肉类食物中,大多都是畜肉和禽肉这两种。提供畜肉的家畜主要是猪、牛、羊、马。;提供禽肉的家禽主要是鸡、鸭以及鹅。一般来说,人食用畜肉的量远大于禽肉,这应该是由于兽类的体型远大于禽类的缘故,故而能产生更多的肉。某些肉类如狗肉或蛇肉则是相对较少被食用的肉类。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在10%至20%之间,俗称瘦肉或精肉是脂肪含量较少的肌肉,而肥肉是脂肪含量较多的肉,瘦肉的蛋白质含量比肥肉多。新鲜肉的平均含水量是60%至70%,脂肪含量与水含量成反比。肉中的脂肪含量,与动物的种类、年龄、身体的部位、育肥状况均有关系。100克肉的平均能量为880千焦耳(210大卡)。常见的畜肉和禽肉每100克的营养 成分含量表肉类提供的蛋白质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多种,其中有8种(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须靠摄取含有这8种氨基酸的食物来获得;而肉类食物的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种类的氨基酸。当肉类蛋白质在人体内被消化时,分解出来的氨基酸即可被吸收。与肉类蛋白质相比较,植物类食物所提供的蛋白质有时则不如肉类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那么全面,有的会缺乏8种人体的必需氨基酸或者是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在内的20种基本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譬如谷类普遍缺少赖氨酸这种必需氨基酸。肉类蛋白质与植物性蛋白质混合食用,便可以互相补充,更具营养。一般的瘦猪肉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0%至17%,肥猪肉则只有2.2%;瘦牛肉为20%左右,肥牛肉为15.1%;瘦羊肉17.3%,肥羊肉9.3%;兔肉21.2%;鸡肉23.3%;鸭肉16.5%;鹅肉10.8%。其中,兔肉高蛋白,低脂肪(0.4%),且胆固醇含量低,非常适合患高血压、心脏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这些病症的人食用。除肉外,动物的内脏作为肉类食物的另一部分,亦能提供蛋白质。猪、羊、牛的肝脏,蛋白质含量约为21%,鸡、鸭、鹅的肝,蛋白质含量为16%到18%。肉类的蛋白质经过烹调,有一部分会散在肉汤中,也有一部分水解成氨基酸,溶于肉汤里,故烹调好的肉汤味道鲜美而富于营养。不同的烹饪方式,可能保持也可能破坏氨基酸的完整性。罐头食品、冷冻和速冻肉,这些现代技术的储存手段不会像曾经主要使用的腌制、晒干方法那样破坏食物成分氨基酸。肉中的脂肪,可供给人体热量和必需的脂肪酸。脂肪的主要成分包括甘油三酯、脂肪酸以及少量的卵磷脂、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脂溶性色素等。含大量脂肪的100克肥猪肉,可提供830千卡的热量。脂肪是肉的所有成分中,所占比例变化范围最大的,平均含量是10~30%。常见的肉类的脂肪含量平均值为:猪肉20%至35%,牛肉10%至20%,牛犊肉5%至10%,绵羊肉10%至20%。畜类脂肪中饱和脂肪酸高于禽类脂肪,如猪油含42%,牛油53%,羊油57%,而鸡油只含26%,鸭油含29%。动物脂肪的熔点因相对较高,故不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脂肪及脑、肝、肾等内脏,都有高含量的胆固醇,如配合大量碳水化合物(高糖)或是糖同吃,这对高血脂或动脉粥样硬化这样的患者是有害的,容易导致心脏病。肉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低,一般约为1~5%。动物肌肉中含有肌糖原,当动物死亡时,肌糖原会转化成乳酸。乳酸的产生使肉中的酸性增强,pH值下降,使得组织蛋白酶的活性增强,因为动物存活时,pH值较高,抑制了这种酶的活性。组织蛋白酶让肉中的蛋白质部分地水解,从而使肉逐渐变软,恢复保水能力,进而肉味变得鲜嫩,更合人的胃口。动物被宰杀后,其胴体的肉的这一变化过程,为肉的存熟期。但要使这一过程完美地进行,则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保存生肉;包括控制并保持冷藏温度,存贮时间不能过长或过短。肉类含铁、磷、钾、钠、铜、锌、镁等许多种矿物质,其中含磷较丰富,约130~170毫克/100克;钙含量颇少,约7~10毫克/100克。肉类食物无机盐的总含量约为0.6~1.1%,瘦肉的无机盐含量高于肥肉,内脏的含量高于瘦肉。动物的肝脏、肾脏含铁较丰,且利用率高。肉类含维生素B,而含极少的脂溶性维生素A、D以及溶于水的维生素C。一些动物的肝脏也是常见的肉类食物,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和维生素A。猪肉的维生素B1含量高于牛肉。各种环境影响与肉类生产有关。 其中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化石燃料使用,用水量,水质变化, 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由于动物粪便,化肥,农药,畜牧业可能是水污染的最大来源,畜牧业占全球人用水量的8%以上。这个行业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土地利用原因,占全球陆地面积的近40%。对美国的畜牧业环境影响的研究表明,它们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1%. 饲养牲畜是生产食物的非常低效的方式。 比如说在北美或欧洲,一头牛消耗大约75公斤到300公斤的草或谷物来生产一公斤的蛋白质。商业捕鱼的方式,如底拖网和长巷常常清除海底的一切生命,摧毁珊瑚礁. 这种方法也无意中杀死了数千只海豚,海龟,鲨鱼和其他海洋动物。因为肉含有供给生物生存的各种营养,又含有大量的水分,故肉十分容易变质。有足够空气时,未经适当处理或保存的肉上面会滋生细菌,肉会变得发霉、发黏;缺少空气时,如果没有保护或处理,也会变酸、腐败。因此,以合适的方法保藏肉类是十分必要的。肉保藏得好坏与否,是肉类食物生产、加工经济中的关键因素。不同的保藏方法,将提供不同的保藏质量、保藏期限。冷冻是现今,以及近几十年来最主要的保藏鲜肉的方法,而过去在机械冷冻发明前,腌制曾是保存肉类的主要办法。加工的肉类主要为猪肉、羊肉、牛肉、鸭肉、鹅肉、鸡肉等。对肉类的态度,是各种风俗习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放弃食用肉类及其他以动物身体为原料的食物,这种习惯被称作“素食”、“吃素”乃至“素食主义”,实践这种饮食方式的人,被称作“素食主义者”。肉类是由动物而来,有些宗教会对食用肉类食物有一定的限制。有些宗教会禁止食用某些种类的肉类,像印度教徒忌食黄牛牛肉(但能吃水牛肉)。有些宗教除了禁止限制动物种类外,也限制肉类处理的方式,例如伊斯兰教徒(即穆斯林)忌食猪肉及一切诵非真主之名宰杀的动物以及自死的动物,犹太人(即犹太教徒)忌食猪肉及不洁净的动物。汉传佛教徒忌食各种肉类,另外忌食五种带辛味的蔬菜也称为五荤。
相关
- 瓜氨酸血症瓜氨酸血症(Citrullinemia)是一种遗传的障碍,使得血液内积聚氨及其他有毒物质。瓜氨酸血症属于一类遗传病,称为尿素循环代谢障碍。尿素循环是一连串的在肝脏内的化学反应,包括处
- 锤骨锤骨(malleus, hammer) 是人耳中锤状的小骨, 是三块听小骨(ossicles)中的一个,连接耳膜和砧骨。人的槌骨听小骨18周龄的人类胚胎的头部和颈部,图示其麦克尔软骨和舌骨板(阿尔伯
- 黑猩猩属黑猩猩属(Pan) 是灵长目人科人亚科人族之下的一个生物分类,包括两个物种:黑猩猩属生物与人属生物之间只有 1% 至 2% 的基因差异,部分生物学家因此主张把两个属的生物归入同一属
- 和名和名,依照字面上的意义是指日文中的名称,它除了可以指日文中的人名之外,更常见的场合是用来代替生物学、矿物学、物理学或化学等领域中一般民众难以辨识或记忆、将拉丁文以片假
- 苏打粉96 g/L (20 °C) 165 g/L (60 °C) 236 g/L (100 °C)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IUPAC名: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baking soda)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HCO3,俗称
- 真核生物域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而不包括细菌和古菌,因它
- 黄仲崑黄仲崑(1958年11月28日-),台湾男艺人,早期为男歌手,现今在戏剧上发展。他在1984年与杨林合唱陈彼得作词作曲的《故事的真相》,1994年凭一曲《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红透歌坛。演出过多
- 航管航管可以指:
- E86–E87ICD-10 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为WHO规定的已发现的各类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甲状腺疾患 (E00-E07)糖尿病 (E10-E14)其他葡萄糖调节和胰腺内分泌的疾患 (E15-E16)其他内分
- 沙格列汀沙格列汀(英语:Saxagliptin),商品名为安立泽,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口服抗糖尿病药。沙格列汀早期由百时美施贵宝单独研发,2007年,阿斯利康制药也加入了研发并共同负责销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