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柯尼希斯-克诺尔反应
✍ dations ◷ 2025-11-23 06:20:37 #柯尼希斯-克诺尔反应
柯尼希斯-克诺尔反应(Koenigs–Knorr反应)是糖化学中的一个取代反应,即用糖基卤化物和醇反应,生成糖苷。它是一种最古老而简单的糖基化反应。反应名称取自Wilhelm Koenigs(1851-1906),阿道夫·冯·拜尔的学生和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的同学,以及Edward Knorr,Koenigs的学生。此反应最早由Koenigs和Knorr报道。他们是在碳酸银存在下,以溴代四乙酰葡萄糖和醇反应,发现了这个反应。不久后Fischer和Armstrong报告了类似的发现。这个反应的产物是立体构型专一的,新生成的-OR基团与邻位的-OAc基位于反式。其原因是乙酰氧基的双键氧原子对反应中间体邻位碳正离子产生作用,发生邻基参与效应,生成五元环的中间体,然后醇的氧原子从五元环的外侧进攻,生成-OR在-OAc另一侧的糖苷产物。酯基普遍提供良好的邻基参与,但是醚(例如苯甲基醚、甲基醚)则不然,通常得到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一般而言,Koenigs–Knorr反应使用氯代和溴代的糖类,但近来使用碘代糖的应用也有所增加。Koenigs–Knorr反应可使用其他催化剂,例如多种金属盐类,包含溴化汞、氧化汞、氰化汞、三氟甲磺酸银等。其他糖苷化方法还有Fischer法(Fischer glycosidation)和Helferich法(Helferich method)。
相关
- 布尼亚病毒目沙状病毒科 汉他病毒科 内罗毕病毒科(英语:Nairoviridae) 番茄斑萎病病毒科(英语:Tospoviridae) Phenuiviridae(英语:Phenuiviridae)本雅病毒目(Bunyavirales),又译为布尼亚病毒目,属于有
- 吸附系统吸附是指某种气体,液体或者被溶解的固体的原子,离子或者分子附着在某表面上。这一过程使得表面上产生由吸附物构成的膜。吸附不同于吸收,吸收是指作为吸附物的液体浸入或者溶解
- 昂丹司琼昂丹司琼(Ondansetron),常见商品名 Zofran,是一种用于减少手术、化疗、放射治疗后,恶心呕吐的药物。亦可用于治疗肠胃炎。但对于动晕症几乎无治疗效果。本品可经口服给药,也可以肌
- Netscape公众授权条款Netscape公众许可证(英语:Netscape Public License,简称NPL)是一个自由软件许可证,Netscape通信公司最初发布Mozilla的许可证。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给予了Mozilla的原始开发者(Nets
- 粉笔粉笔是日常生活中广为使用的文具,一般用于书写在黑板上。粉笔一般呈长型圆柱体,颜色包括白色和多种彩色。粉笔最早的记录是在中世纪时,人们开始发现用石灰加水,可以做成块状的物
- 鲁道夫·卡尔曼鲁道夫·埃米尔·卡尔曼(匈牙利语:Kálmán Rudolf Emil,1930年5月19日-2016年7月2日),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发明了卡尔曼滤波。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1953年于麻省理工
- 西奥多·冯·卡门卡尔曼·托多尔(匈牙利语:Kármán Tódor,全名Szőllőskislaki Kármán Tódor),德文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1881年5月11日-1963年5月6日),匈牙利裔美国工程师和
- 洋红洋红色(英语:Magenta),又称品红色、紫红色,是介于红色和紫色之间的颜色。在光谱中品红色并非单一波长的光,而是由等量的红光与蓝光混合而得。品红色与黄色、青色构成了减法三原色
- 林惠民林惠民(1947年11月13日-)是一位中国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家,长期从事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语义学及形式化方法的研究。1947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计算机
- 灵香草灵香草(学名:Lysimachia foenum-graecum)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的植物。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湖南、云南、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800米至1,7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谷溪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