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童安乐死
✍ dations ◷ 2025-07-19 12:42:44 #儿童安乐死
儿童安乐死是指对患有重病或出生时就已有严重缺陷的儿童施行安乐死。虽然安乐死在现时世上部分国家或地区被获准执行,但并不适用于未满12岁的儿童。直到现在,儿童安乐死依然是一项有争议的题目,批评者一直都把支持儿童安乐死的行为比照杀婴。约瑟夫·弗莱彻(Joseph Fletcher),情境伦理(situational ethics)的始创者及安乐死的支持者,提议杀婴的行为在严重先天缺陷的情况下应该被允许。弗莱彻指出:跟那种令人感到非常不安的杀婴行为不同,上述的情况其实是一个人道的考虑,可以被视为是堕胎在逻辑及理据上的合理延伸。在荷兰,技术上来说,12岁以下病人仍然是不可以接受安乐死的。不过,爱德华·费尔哈亨(Eduard Verhagen)记录了几例婴儿安乐死。在同事和检察官的帮忙下,费尔哈亨遵循这些案例制定了一项协议,被称为“格罗宁根协议”。若有人遵从格罗宁根协议执行儿童安乐死,检察官可不对执行者加以起诉。儿童安乐死的合法化引起了时任梵蒂岗宗座生命学院(Pontifical Academy for Life)副院长塞格西亚主教(Elio Sgreccia)的强烈批评。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理事会(Nuffield Council on Bioethics)在2006年就胎儿及新生婴儿的深切治疗服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了解为异常早产婴儿的治疗作决定时,可能会引起的伦理、社会及法律问题。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The 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在其提交的回复里建议应该就这个议题进行公开辩论。英国圣公会就有关问卷调查提交的回复,支持医生在非常情境下,应被赋与为有严重缺陷的新生婴儿中止治疗的权利。另外,基督徒医疗团契(Christian Medical Fellowship)亦表明当治疗明显地已成为婴儿的一个“负累”时,不算是安乐死。
相关
- 后工业化后工业社会是社会科学名词,指涉开始自1960年代的工业社会转型出现的社会现象,该词最早出自法国社会学家阿兰·图赖讷,后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的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 沟通障碍沟通障碍指的是任何会影响到个人有效在对话中理解、表达或应用的语言和语音与他人沟通之能力的障碍。 此类的迟缓或障碍的类型可能从简单的语音取代,到无法理解或使用一个人
- 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Renal function)是描述肾脏状态及其在肾生理作用的角色。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丝球滤过率)描述了通过肾脏过滤流体之流速。肌酸酐清除率(Crea
- 核苷三磷酸核苷三磷酸(英语:Nucleoside triphosphate;NTP)是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含有与三个磷酸基团结合的核苷的分子。因此它是一种类型的核苷酸。核苷三磷酸是生命必需的,因为它们提
- 托德亚历山大·罗伯图斯·托德,托德男爵,OM,FRS(苏格兰盖尔语:Alexander Robertus Todd, Baron Todd,1907年10月2日-1997年1月10日),出生于格拉斯哥,苏格兰化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
- NiO一氧化镍,是镍的一种氧化物,化学式为NiO,其中镍的氧化态是+2。因常态下该物质为绿色粉末,故又称绿色氧化镍,以区别于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镍的黑色氧化镍。一氧化镍广泛用于陶瓷和
- 德意志工艺联盟德意志工作联盟(Deutscher Werkbund,简称DWB)是德国的一个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与实业家的联盟。其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影响巨大,并导致包豪斯(Bauhaus)的出现。该联盟于1907年成
- 卡尔·尼尔森卡尔·奥古斯特·尼尔森(丹麦语:Carl August Nielsen,1865年7月9日-1931年10月3日),丹麦作曲家和指挥家。卡尔·尼尔森出生于欧登塞南部小村庄Sortelung的一个贫穷画家和油漆匠之
- 痞子英雄《痞子英雄》(英语:Black & White)是2009年的一出台湾电视剧,为普拉嘉国际意像制作的第一部戏剧,由周渝民、赵又廷、陈意涵、张钧甯等人主演。由曾荣获金钟奖最佳导演的蔡岳勋执
- 古典典籍中国古籍或中国古典典籍一般指的是“公元1911年(含)以前出版的书籍,包括抄本及刻本”。具体而言,可以说是以印刷或书写成“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如包背装、线装、蝴蝶装等)、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