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童安乐死
✍ dations ◷ 2025-09-06 08:10:02 #儿童安乐死
儿童安乐死是指对患有重病或出生时就已有严重缺陷的儿童施行安乐死。虽然安乐死在现时世上部分国家或地区被获准执行,但并不适用于未满12岁的儿童。直到现在,儿童安乐死依然是一项有争议的题目,批评者一直都把支持儿童安乐死的行为比照杀婴。约瑟夫·弗莱彻(Joseph Fletcher),情境伦理(situational ethics)的始创者及安乐死的支持者,提议杀婴的行为在严重先天缺陷的情况下应该被允许。弗莱彻指出:跟那种令人感到非常不安的杀婴行为不同,上述的情况其实是一个人道的考虑,可以被视为是堕胎在逻辑及理据上的合理延伸。在荷兰,技术上来说,12岁以下病人仍然是不可以接受安乐死的。不过,爱德华·费尔哈亨(Eduard Verhagen)记录了几例婴儿安乐死。在同事和检察官的帮忙下,费尔哈亨遵循这些案例制定了一项协议,被称为“格罗宁根协议”。若有人遵从格罗宁根协议执行儿童安乐死,检察官可不对执行者加以起诉。儿童安乐死的合法化引起了时任梵蒂岗宗座生命学院(Pontifical Academy for Life)副院长塞格西亚主教(Elio Sgreccia)的强烈批评。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理事会(Nuffield Council on Bioethics)在2006年就胎儿及新生婴儿的深切治疗服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了解为异常早产婴儿的治疗作决定时,可能会引起的伦理、社会及法律问题。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The 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在其提交的回复里建议应该就这个议题进行公开辩论。英国圣公会就有关问卷调查提交的回复,支持医生在非常情境下,应被赋与为有严重缺陷的新生婴儿中止治疗的权利。另外,基督徒医疗团契(Christian Medical Fellowship)亦表明当治疗明显地已成为婴儿的一个“负累”时,不算是安乐死。
相关
- 内共生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心理声学心理声学(Psychoacoustics)是研究人对声音感知的学科,即研究人对声音(包括言语和音乐)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的科学,是心理物理学的分支学科。听觉不完全是波的力学现象。声音是一种机
- 诺谟图诺莫图(Nomogram)是一种利用图像来进行计算(查图)的工具,是一个二维的图像,用来进行非精确的计算。其使用的坐标系不同于笛卡尔坐标系。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诺谟图是一个带有坐标的
- 类固醇生成甾体(英语:steroid)是属于脂类的一类,特征是有一个四环的母核。所有甾体都是从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路径所衍生的。不同的甾体在其附在环上的官能团有所不同,而其基本结构都是有一个
- 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3-磷酸(英语: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缩写、GADP、GAP;或3-phosphoglyceraldehyde, PGAL)是生物体中的常见分子,是糖解作用的中间产物之一,以及卡尔文循环的糖类产物。这
- ω-6 脂肪酸ω-6脂肪酸是一个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系列,它属于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必须由食物中取得,无法在人体内自行合成。一些医学研究表明,超过于一定含量的Ω-6脂肪酸:Ω-3脂
- 韦应物韦应物(737年-791年),字义博,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代诗人。《唐诗三百首》收录韦应物诗12首。开元二十五年前后出生,出自京兆韦氏逍遥公房,是关中郡姓首族。曾祖
- 软件自由法律中心软件自由法律中心(英语:Software Freedom Law Center,SFLC)是一个为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提供无偿法律代理和相关法律支持的公益性组织。由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伊本·莫格林于200
- 大陆事务部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政策委员会大陆事务部(简称国民党政策会大陆事务部),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政策委员会下的部门之一,首长称为主任,由主席特别顾问兼任。原为“中国国民党中
- 强子强子时期是物理宇宙学在宇宙演化早期的一个时期,这时物质的宇宙是由强子主导。它大概开始于大爆炸之后10-6秒,这时宇宙的温度已经降低至允许来自夸克时期形成的夸克被束缚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