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亨利

✍ dations ◷ 2025-08-08 14:23:04 #威廉·亨利
威廉·亨利(英语:William Henry,1775年12月2日-1836年9月2日),英国化学家、医生。他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发现了亨利定律。1774年12月12日,威廉·亨利出生在英国曼彻斯特,父亲汤玛士·亨利(1734-1816)是一位药剂师和化学家。曼彻斯特是英国很早就有名的纺织业中心。十三世纪起,因为曼彻斯特纺织业的发展,所以引起曼彻斯特化学的发达。大约十岁时,威廉·亨利被掉下的横梁砸伤,这次受伤造成的神经痛伴随了他的一生。1790年威廉·亨利担任曼彻斯特最好的医生托马斯·珀西瓦尔(Thomas Percival)的秘书。1795年威廉·亨利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一年之后,他中断学业,到父亲的药房和生产镁的企业担任助手。1801年威廉·亨利发表了他的《化学提要》(Epitome of Chemistry),他接受了拉瓦锡的氧化说。1804年亨利写到“在恒定的温度下,压缩空气和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一样的”这就是亨利定律。他还曾经说过:“每一种气体对于另一种气体来说,等于是一种真空。”他的这句话当时曾经引起一些科学家的反对。道尔顿用实验证明了亨利的意见是正确的;同时也由此为道尔顿的分压定律,建立了可靠的基础。他在1805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关于气体烷烃的混合物的分析,他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帮助了道尔顿原子说的迅速推广。由于他在气体溶解性上的研究,1808年他获得了科普利奖章。1809年当选皇家学会会员。1805年,威廉·亨利又回到爱丁堡大学继续学业。1807年完成医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课题是关于尿酸的。他具有泌尿科医生的开业资格,也发表了不少关于泌尿疾病的论文,但神经痛使他中止了行医,主要进行化学实验工作。1968年斯科特(E.L.Scott)写过一篇文章,说明道尔顿的原子论是受到亨利的启发的。文章的题目是《道尔顿和威廉·亨利》,刊载在《约翰·道永顿和科学的进程》一书,另外也有类似的文章,载在著名的科学史杂志《Isis》1956年号上。威廉·亨利和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两人是曼彻斯特从事化学研究的科学家,也都是早期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学会的会员,所以他们过从甚密,相互学习,在原子理论的建立上起了重要作用。从1809年起,亨利利用他的分析技术,证明氨里面并不含有氧,推翻了当时汉弗里·戴维认为氨里含有氧元素的错误见解。1824年亨利利用了他的实验技术,证明了给吕萨克定律的正确性;同时他又用实验证明了氮有好几种氧化物。从1824年亨利发表最后一篇论文以后,因为身体日渐衰弱,他不能再从事化学研究了,但他坚持修订自己的化学著作,包括《化学三部曲》(An Epitome of Chemistry in Three Parts),初版于1801年,先后经过四版之多,和《实验化学纲要》(The Elements of ExperimentaI Chemistry),初版于1802年,前后修订达十一版,到1830年才停止再版。威廉·亨利还曾对于杀菌问题作了一些实验,认为通过焚烧霍乱患者的衣物可以阻止霍乱传播。可惜他的工作并没有受到当时人们的注意。一直到几十年后,巴斯德证明了病菌可以通过加热被消毒,从而成为医学上极重要的发明。实际上,亨利是最早发明消毒方法的人,可是被人们忽视了。亨利童年受的伤导致其一生受周期性的疼痛,晚年更因为严重的头痛和失眠,几乎无法工作,他于1836年9月2日离开人世,终年62岁。

相关

  • 解剖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解剖学(英语:Anatomy)是涉及生命体的结构
  • Saussure, Ferdinand de弗迪南·德·索绪尔(法语: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年11月26日-1913年2月22日),生于日内瓦,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把语言学塑造成为一门影响巨大的独立学科。他
  • 文字列表文字,世界的书写文字系统列表。
  • 亨利五世《亨利五世》(Henry V)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历史剧,据考证作于1599年。故事基于英格兰亨利五世国王的人生,着重描写百年战争期间阿金库尔战役的前后事件。该剧
  • 杜布纳杜布纳(俄语:Дубна́)是俄罗斯莫斯科州的一个城市,位于莫斯科北方、伏尔加河畔、莫斯科运河的北起点。2002年人口60,951人。1956年设市。是一座科学城。该城是联合核研究所
  • 法国文学法语文学(法语:Littérature française)是指用法语写成的文学,有时特指法国人用法语写成的文学,也可以指法国文学。现代法国人的起源非常复杂,主要由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罗曼人
  • 月虹月虹,又叫黑夜彩虹、黑虹。顾名思义,即月光折射产生的彩虹。由于月光微弱,所以明亮的白天无法用肉眼看到,故只见于昏暗的时候,如夜晚。且由于月照亮度较小的关系,月虹也通常较为朦
  • 郑天佐郑天佐(1934年9月6日-),物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出生于台湾台中县。1958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化系,1964年获得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物理系硕士,1966年获得博士学位。1967年至19
  • 黄荷凤黄荷凤(1957年9月-),生于浙江嵊州,籍贯浙江临安,中国生殖医学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1989年获得
  • 厌氧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