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茨基效应

✍ dations ◷ 2025-02-23 21:10:20 #荧光,生物物理学,光学现象,荧光技术,光合作用

考茨基效应(英语:Kautsky effect),也称感生荧光衰变效应,是指光照射植物的叶或其它含叶绿素工作时所产生的荧光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它是考茨基和赫希于1931年发现的。这种变化的过程实质反映了植物的光合成机制受光照,工作后随时间的变化。

光照射植物叶或藻类,其发出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荧光强度的上升段是由于植物光系统的反应中心达到饱和状态。之后受到光化学抑制作用,荧光强度开始减少。随后。荧光还会平缓减少,是由于加入一种非化学抑制的效应,它是植物自我保护的一种防止光吸收过多的效应。这种效应的实质现在尚未确定,还在争论之中。

相关

  • 膨压膨压(英语:turgor pressure)是细胞内推动细胞膜对细胞壁的力。它也被称为静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静液压、流体静力压),和更复杂地定义为流体测量的压力,在平衡时在其自身内
  • 骨桥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骨桥蛋白(英语:Osteopontin,缩写OPN)也被称为骨涎蛋白I(BSP-1或BNSP),早期T淋巴细胞激活因子(ETA-1),分泌磷蛋白1(SPP1)和抗立克次体(Ric),是
  • 电热器电热(英语:Electric heating)或电加热,是指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方式。常见的应用包括有空间加热(英语:space heating)、烹饪、热水器与工业生产上。辐射加热器(英语:Radiator (heating
  • 地屈孕酮地屈孕酮(英语:Dydrogesterone,商品名为Duphaston等)是一种黄体制剂药物,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包括妊娠期的习惯性流产,黄体期缺陷(LPD)造成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不孕,经痛,子宫内膜异
  • 毛癣菌属毛癣菌属(学名:Trichophyton)是子囊菌门下的一种真菌。其菌丝可以产生光滑直筒状的大分生孢子(macroconidia)与许多小分生孢子(microconidia)。其中大分生孢子直接在菌丝侧向生长,呈
  • Sublimation在心理学中,升华(sublimation)是一个由弗洛伊德发明的术语,最终用来描述作为力比多反射的精神。它起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有时也被称为心理防卫机制的一种类型。根据 Wade
  • 十二东波岛十二东波岛(朝鲜语:십이동파도/十二東波島 Sibidongpado */?),是大韩民国的群岛,位于黄海,由12个无人岛组成,由全罗北道负责管辖。
  • 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英文:Management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Singapore,简称MDIS)是新加坡一所创立于1956年的私人学院。女皇镇是MDIS主校区的所在地。受限于土地资源,目前于
  • 唐纳德·雪利唐纳德·沃尔布里奇·“唐”·雪利(英语:Donald Walbridge "Don" Shirley,1927年1月29日-2013年4月6日)是一名美国古典、爵士乐钢琴家和创作家。19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兴起时,谢尔
  • 1946年意大利政体公投1946年意大利政体公投(意大利语:Referendum sulla forma istituzionale dello stato del 1946)是意大利在1946年6月2日举行的一场全民公投,以决定采用君主制或共和制政体。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