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茨基效应

✍ dations ◷ 2025-04-06 02:27:54 #荧光,生物物理学,光学现象,荧光技术,光合作用

考茨基效应(英语:Kautsky effect),也称感生荧光衰变效应,是指光照射植物的叶或其它含叶绿素工作时所产生的荧光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它是考茨基和赫希于1931年发现的。这种变化的过程实质反映了植物的光合成机制受光照,工作后随时间的变化。

光照射植物叶或藻类,其发出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荧光强度的上升段是由于植物光系统的反应中心达到饱和状态。之后受到光化学抑制作用,荧光强度开始减少。随后。荧光还会平缓减少,是由于加入一种非化学抑制的效应,它是植物自我保护的一种防止光吸收过多的效应。这种效应的实质现在尚未确定,还在争论之中。

相关

  • 蕈类中毒蕈类中毒(英语:Mushroom poisoning)是指因为摄取有毒蕈类后因为其毒性物质(真菌毒素(英语:Mycotoxin))造成的中毒反应。症状轻微的话,可能只有肠胃不适,而严重时也会致命。蕈类中的毒
  • 1924年霞慕尼冬奥会192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I Olympic Winter Games,法语:les Iers Jeux olympiques d'hiver),也就是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的霞慕尼举行。原本称为“国际冬季运
  • 庞毕度中心蓬皮杜中心(法语:Centre Georges-Pompidou)全名为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是一栋座落于法国首都巴黎第四区的复合建筑,
  • 质子酸酸碱质子理论,又称布仑斯惕-劳里酸碱理论(英语:Brønsted–Lowry acid–base theory),是丹麦化学家约翰内斯·尼古劳斯·布仑斯惕和英国化学家托马斯·马丁·劳里于1923年各自独
  • 本内苏铁目本内苏铁目(Bennettitales)是拟苏铁门(Cycadeoidophyta)下唯一一目,其下所有植物都已经灭绝。这一类种子植物最早出现在三叠纪,绝大多数在白垩纪晚期灭绝,只有很少数在渐新世时还存
  • 卡巴尔达人卡巴尔达人,北高加索民族。他们是半游牧民,与阿迪格人有关(是阿迪格人东部分支)。他们操卡巴尔达语。他们人口有520,000人,主要在俄罗斯的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一些生活在土耳
  • 营运长首席运营官(英语:Chief Operating Officer,缩写为COO),又常称为营运长、营运总监,是公司团体里负责监督管理每日活动的高端管理人员,为企业组织中最高层的成员之一,是许多企业,尤其是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IVO, 1M14, 1M17, 1MOX, 1NQL, 1XKK, 1YY9, 1Z9I, 2EB2, 2EB3, 2GS2, 2GS7, 2ITN, 2ITO, 2ITP, 2ITQ, 2ITT, 2ITU, 2ITV, 2ITW, 2ITX, 2ITY, 2ITZ, 2J5E, 2J5F, 2J6M, 2JIT
  • 丹麦皇家图书馆丹麦皇家图书馆(丹麦语:Det Kongelige Bibliotek)是丹麦的国家图书馆和哥本哈根大学图书馆。它为北欧五国最大的图书馆。该馆建于1660年,收藏有古今文学艺术等各类书籍,并有大量
  • P4实验室P4实验室是指生物安全等级达至最高级别(4级)的生化实验室。在华人社会较著名的P4实验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