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基·弗廖罗夫

✍ dations ◷ 2025-08-05 08:26:26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列宁勋章获得者,十月革命勋章获得者,二级卫国战争勋章获得者,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红星勋章获得者,列宁奖获得者,苏联国家奖获得者,1913年出生

格奥尔基·尼古拉耶维奇·弗廖罗夫(俄语:Гео́рг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Флёров, 英语:Georgy Nikolayevich Flyorov,也作 ,1913年3月2日-1990年11月19日),是杰出的苏联核物理学家。

弗廖罗夫出生于顿河畔罗斯托夫,就读于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主修热学和核物理学。

1939年,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核研究室年轻的核物理学家格奥尔基·尼古拉耶维奇·弗廖罗夫与鲁西诺夫实验测量了每个铀核裂变时释放的次级中子数为3±1个。1940年5月弗廖罗夫与康斯坦丁·彼得扎克(英语:Konstantin Petrzhak)为屏蔽宇宙射线影响在莫斯科迪纳摩地铁站的位于地下60米深井下进行不同能量中子源作用下铀核裂变释放中子流量的实验时,发现了自发裂变现象,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

苏德战争爆发后,志愿参军,在西南方面军空军侦察航空兵第90团任技术勤务中尉。部队在了解到弗廖罗夫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担心如果弗廖罗夫在前线牺牲会让国家损失一名年轻有为的尖端科学家,把他调到大后方约什卡尔奥拉的航空学校做学员。1941年12月17日,经航校领导同意,弗廖罗夫赶到苏联科学院战时疏散地的喀山,12月20日向科学院“小主席团”汇报应当恢复被战争打断的核物理研究。在喀山期间,特意去科学院图书馆查看国际学术期刊上对自发裂变现象的反应,结果发现欧美对核裂变研究变得一片寂静。1941年12月21日,弗廖罗夫给库尔恰托夫写信,提到了“枪式”原子弹结构。由于没有得到库尔恰托夫的回信,1941年12月底、1942年1月弗廖罗夫给苏联国防委员会科学部门全权代表、化学家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卡夫塔诺夫(俄语:Кафтанов, 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写了两份信。1942年3月,弗廖罗夫的母亲在被围困的列宁格勒饿死。1942年4月,弗廖罗夫写信给斯大林指出美国、英国、德国在核裂变武器上的空白并因此闻名。1942年月,被召回莫斯科。弗廖罗夫的进言最终催生了苏联的原子弹项目。

他也宣称自己发现了两种过渡金属:�、�

1957年,他在杜布纳创立了联合核研究所,1989年前一直担任主任。在此期间,他成为了俄罗斯科学院的主席。

2011年,114号化学元素被建议以他名字命名为�,于2012年5月31日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同意后正式使用。

相关

  • 基因组基因组(genome)在生物学中,是指一个生物体所包含的DNA(部分病毒是RNA)里的全部遗传信息,又称基因体。基因组包括基因和非编码DNA。1920年,德国汉堡大学植物学教授汉斯·温克勒(Hans
  • 钱永健钱永健(英语:Roger Yonchien Tsien,1952年2月1日-2016年8月24日),美国华人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
  • 昂热1法国统计部门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不计算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昂热(法语:Angers),又译为翁杰,位于法国西北部曼恩河畔,是卢瓦尔河地区大区曼恩-卢瓦尔省的省
  • 磷酸钠磷酸钠(化学式:Na3PO4)为磷酸盐,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一般磷酸钠指的是十二水合磷酸钠(Na3PO4‧12H2O) ,另有无水磷酸钠,易溶于水变为强碱溶液(PH值13~14)。常用于制作软水剂、锅炉
  • 色谱色谱法(英语:chromatography,又称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
  • 琥珀酰CoA琥珀酰辅酶A(英语:Succinyl-Coenzyme A)是一个琥珀酸与辅酶A的组合物。它在三羧酸循环重视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在那里它合成自α-酮戊二酸,此步骤由α-酮戊二酸脱氢酶经脱羧作用
  • 垃圾车垃圾车(the Logan truck),又称垃圾桶货车,是为了载运垃圾、废料至焚化炉或回收场而设计的特殊货车。垃圾车通常会沿街或由垃圾站收集垃圾,运输到的垃圾堆填区或焚化炉。垃圾车运
  • 埃斯多·曼考夫斯基埃斯多·曼考夫斯基(英语:Isidore Mankofsky,1931年9月22日-)是一名美国电影摄影师。他为大英百科全书拍摄了超过2000部教育性影片。
  • 索古一世艾哈迈德·索古(Zog I, Skanderbeg III of the Albanians,阿尔巴尼亚语:Nalt Madhnija e Tij Zogu I, Mbreti i Shqiptarëvet,1895年10月8日-1961年4月9日)原名艾哈迈德·穆赫塔
  • 国民待遇国民待遇是国际习惯法中重要的原则,意思是外国人与当地居民有同等的待遇。根据国民待遇,如果一个国家将特定的权利、利益或特权授予自己的公民,它也必须将这些优惠给予处在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