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苯胺

✍ dations ◷ 2025-05-15 13:28:29 #乙酰苯胺
乙酰苯胺,又名N- Phenylacetamide、Acetanilide,或商标名称Antifebrin,是一种白色有光泽片状结晶或叶片或鳞片状的固体化学品。乙酰苯胺可以透过醋酸酐和苯胺或苯基苯胺氯化物进行化学反应产生。这种化合物能溶于热水,溶于水呈中性。在达到摄氏545℃时,它会自燃,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稳定的。它的纯晶体是白色的。乙酰苯胺可以作为双氧水分解反应的抑制剂,并可用作稳定纤维素酯的涂料;同时也可作为橡胶加速器合成作用的中介物、用于染料及染料中间体合成、以及樟脑的合成。乙酰苯胺也是合成前驱青霉素及其他的医药的中间体。乙酰苯胺有止痛与退烧的功能;它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PENADOL)属同一类药物。名义上乙酰苯胺这个名字可代表若干成药和非处方药。在1948年,朱利斯阿克塞尔罗德及伯纳德布罗迪发现乙酰苯胺在一些药理应用上比其他药物有毒性得多,造成正铁血红蛋白血症,终损害肝脏及肾脏,基本上已被毒性较低的药物取代,尤其是对乙酰氨基酚(一种乙酰苯胺的代谢物)。

相关

  • 螺旋CTCT可指:
  • 国家侦查局美国国家侦察局(National Reconnaissance Office,NRO),位于美国维吉尼亚州,是美国的16个情报机构之一;负责为美国政府设计、组装并发射侦察卫星。 并协调、收集和分析从中央情报
  •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东汉时期由学者许慎编著的一部文字工具书,全书共分540个(俄语:Список ключей Шовэнь цзецзы)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
  • 卡西奥多罗斯卡西奥多罗斯(英语:Cassiodorus,约485年-约585年),中世纪初期罗马城的政治家与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早年即博学多才,后参加政务。不久转攻基督教事务,曾因为被东罗马帝国的军队所俘获
  • 肉毒素肉毒杆菌毒素(英文:BTX, Botulinum Toxin),也被称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是由肉毒杆菌于厌氧条件下生长时所产生的一类嗜神经性外毒素。肉毒杆菌毒素共有A、B、Cα、Cβ、D、E、
  • 脸部脸(“脸”通“面”、脸又称脸孔、脸庞、颜脸)是人类和动物的多种感觉器官的集合。脸通常位于头部的正面,而且通常只有一个。脸的范围约为额至颔。包括额、眉、睫毛、眼、鼻、耳
  • 擦音在语音学上,擦音(或摩擦音,fricative consonant)是辅音的一种发音方法。发音时,两个发音器官彼此靠拢,形成狭窄的通道,气流通过时造成湍流发生摩擦,发出噪音。与塞音不同,擦音可以持
  • 保罗·格莱斯保罗·格莱斯(Herbert Paul Grice,1913年3月13日-1988年8月28日)著名英国哲学家,属于分析哲学学派,著作以语言哲学为主。
  • 电解质异常电解质在生物体的自平衡维持上相当的重要。电解质可调节心臓及神经机能、输送氧气、维持体液平衡(英语:fluid balance)及酸碱平衡等。电解质的不平衡可能因为以下原因而产生:过
  • 现象现象(古希腊语:φαινόμενoν;英语:phenomenon,复数型:phenomena)是指能被观察、观测到的事实。通常是用在较特别的事物上。“现象”一词源为“可见的东西”,英文的“phen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