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道
✍ dations ◷ 2025-05-15 15:07:17 #外道
外道(梵文:tirthika;巴利文:titthiya)为一个佛教的翻译名词,与被称为内道的佛教里释迦佛陀所说的教法相对,取名源于其所传真理异于佛教的宗教组织。“外道”这个词最原始的用法乃指称“异教”、“非婆罗门系的异教徒”;而由此字延伸而来且今日为耆那教所专用的渡津者(Tirthankara;巴利文:titthakara),其最初用法则单纯指称“宗派祖师”,并无任何贬低的意味,我们可在佛经《沙门果经》(DN II.2: Samannaphala-sutta)之中发现早期这样的使用。而在公元前5~6世纪时的印度,在马加驮国有六师外道之称的自由思想家。在佛教兴起后,沿用这个名词,用来泛指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团体。智
相关
-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拉丁语:meiosis)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会使得染色体的数目减半,制造出单倍体细胞,每条染色体源自于其亲代细胞 。这个过程会发生在所有以有性生殖进行繁殖的单细胞或
- 鼠毒症鼠毒症(Sodoku)是一种以动物为传染媒介的细菌感染症。致病的细菌Spirillum minus(英语:Spirillum minu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一种鼠咬热(英语:rat-bite fever)(rat-bite fever,
- 六氮苯六嗪也称作“六氮苯”,是氮元素的一种单质,分子式为N6。六嗪与N2、N4等互为同素异形体。六嗪是氮苯(吖嗪)类物质的最后一个成员,其分子是由六个氮原子围成的六元环,相当于六个次甲
- 变种克雅二氏病变异型克-雅二氏病(Variant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vCJD)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中的一种。 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疾患、行为改变和感觉迟钝。 疾病的潜伏期仍不清楚,一般认为潜伏
- 张干二张乾二(1928年8月-),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理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0年,张乾二进入集美中学学习。1947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48年,兼职在鼓浪
- 忌讳禁忌或忌讳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是在生活起居中被禁止的行为和思想;如果被禁止的是某些词汇或物品的话,则称为禁忌语、禁忌物或禁忌品。有关的行为或词汇之所以会被禁止,可能
- 子女亲本,指的是生成新个体的生物。而父母、家长、双亲、子女的定义则较广泛,只要是养育孩子成长的人,都可以用此称呼。语出《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 n̥清齿龈鼻音是一些语言中存在的一种辅音。它是清鼻音的一种,和普通的鼻音的区别是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国际音标中代表代表此音的符号是⟨n̥⟩或⟨n̊⟩,是浊齿龈鼻音的符号和在
- 明暗界线晨昏圈,又称晨昏线,或是曙暮光区是一条虚拟的线,它在行星的表面画出了白天和黑夜的交界线(也称为灰线)。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晨线和昏线各是一个半圆弧,晨线的东边是昼半球,昏线
- 闻诊闻诊是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发出的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嗳气等声响和口气、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的异常气味,来判断正气的盈亏和邪气性质的一种诊法,四诊之一,可概括为听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