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郡

✍ dations ◷ 2025-10-19 09:26:17 #东汉的郡,曹魏的郡,晋朝的郡,十六国的郡,北魏的郡,东魏的郡,北齐的郡,北周的郡,隋朝的郡,山东的郡,滨州行政区划史,德州行政区划史,21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乐陵郡,东汉末到隋初的郡。

汉献帝建安后期,分平原郡厌次、乐陵二县,勃海郡阳信、新乐二县,乐安郡湿沃县置乐陵郡,治厌次城(今山东省惠民县东北),属冀州。辖境在今山东省滨州市一带。其中,新乐县为新置县,湿沃(一作“漯沃”)县为复置县。

魏齐王正始五年(244年),徙封曲阳王曹茂为乐陵王,改乐陵郡为乐陵国。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以乐陵国转封石苞。永嘉之乱后,国除为乐陵郡。

十六国时期,乐陵郡先后为后赵及其残余势力(319年-353年)、前燕(353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后燕(384年-396年)所有。

北魏太武帝皇始元年(396年),攻占后燕乐陵郡。后省并新乐县,移治乐陵城(今山东省乐陵市东南)。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分瀛州、冀州置沧州,乐陵郡改属沧州;勃海郡般、重合、平昌三县改属乐陵郡。孝昌中(525年-528年),析置重平县。北魏后废帝中兴元年(531年),分乐陵郡般、重合、重平、平昌四县置安德郡。北魏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年),安德郡并入乐陵郡。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分乐陵郡复置安德郡。至此,乐陵郡领四县:乐陵、阳信、厌次、湿沃。

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并厌次、湿沃二县;废安德郡,般、重合、重平三县并入平昌县,改属乐陵郡。至此,乐陵郡领三县:乐陵、阳信、平昌。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乐陵郡,领县直属沧州。

#invoke:navboxTemplate:北朝行政区划

相关

  • 哥德尔库尔特·弗雷德里希·哥德尔(德语:Kurt Friedrich Gödel,1906年4月28日-1978年1月14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维也纳学派(维也纳小组)的成员。哥德尔是二十世
  • 广场广场(英语:plaza/square)是在传统城市中的一个广阔、平坦的开放空间,主要用途是让民众聚集,或用作政治用途。在广场中通常会设有一些铜像、雕塑、纪念碑或喷泉等装饰。广场一般指
  • 鸟类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禽肝病毒属(Avihepadnavirus)又译作鸟类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是肝病毒科的一个属,主要感染对像是鸟类。代表种:
  • 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又称(产品)地理标识,简称地标,是通过地理标识对地方特色农产品、工艺品等以产地命名的权利进行保护和控制保护它们竞争力和消费者的权益。地理标识产品保护制度的目
  • 电磁频谱在电磁学里,电磁波谱包括电磁辐射所有可能的频率。一个物体的电磁波谱专指的是这物体所发射或吸收的电磁辐射(又称电磁波)的特征频率分布。电磁波谱频率从低到高分别列为无线电
  • 拉斯特法里运动拉斯塔法里运动(Rastafari movement),又被称为拉斯塔法里教(Rastafarianism),是1930年代起自牙买加兴起的一个黑人基督教宗教运动与社会运动。这项运动没有中心领袖,信徒之间有非常
  • 虱啮科虱啮科(学名:Liposcelididae)是啮虫目粉啮虫亚目之下的一个科,又名书虱科,是一种树虱。本科物种一般细小扁平,通常都没有翅膀。本科旧属啮虫目(Corrodentia)的准啮虫亚目(Parapsocida
  • 多胞形多胞形是一类由平的边界构成的几何结构。多胞形可以存在于任意维中。多边形为二维多胞形,多面体为三维多胞形,也可以延伸到三维以上的空间,如多胞体即为四维多胞形。当提到n度
  • 1922年海底火山1922年海底火山是印度尼西亚的一座海底火山,位于苏拉威西海靠近桑义赫群岛处,海平面以下5,000米。1922年海底火山因其于1922年被发现而得名,成因是自1912年开始的一系列水下地
  • .ag.ag(源自安提瓜和巴布达一词的英语:Antigua and Barbuda中“Antigua”的缩写“Ag”)为安提瓜和巴布达在互联网域名系统中拥有的国家及地区顶级域(ccTLD)。A .ac .ad .ae .af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