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棒法

✍ dations ◷ 2025-10-19 11:15:56 #产业制程,钛,锆,冶金

晶棒法,又称为碘化物精炼法,或以开发者为名的范·亚克-德·波耳制程,是1925年两位荷兰化学家安东·范·亚克(英语:Anton Eduard van Arkel)以及扬·德·波耳(英语:Jan Hendrik de Boer)所开发的金属精炼方法。 晶棒法是最早能够商业化制造高纯度延性锆的工业制程。晶棒法也可以小量生产超高纯度的钛(或锆)。晶棒法的概念牵涉到用气相碘去跟低纯度的金属作反应产生气相碘化物,碘化物飘向加热灯丝后受热分解出高纯度的金属。晶棒法今已多被克罗尔法取代。

如下图所示,低纯度钛、锆、铪、钒、钍、镤(这里主要探讨钛跟锆)在外接真空泵的容器中通卤素加热至50–250 °C,四碘化钛(TiI4)、四碘化锆(ZrI4)等等中间产物就会开始出现并挥发,把杂质留在原处。利用物质在低压下沸点降低的原理(常压下四碘化钛熔点150 °C、沸点377 °C,四碘化锆熔点499 °C、沸点600 °C),挥发的气相碘化物飘到1400 °C的白炽灯丝(钨丝)上受热分解。 随着越来越多纯金属积附在灯丝上,灯丝的电阻会下降,以至于必须通更大的电流或时时收集产物才能维持灯丝的发热功率。整个制程视设备情况,可历时短至数小时,长至数周不等。

总体而言,晶棒法视对不同金属之反应性决定要在制程中添加的卤素或卤素比例,俾利整个输送机制进行。只有钛、锆、铪这三种金属曾经用晶棒法进行工业规模生产,今之晶棒法可谓没落,仅用于特殊纯度需求的小量生产。

陈列数种晶棒法提炼的金属:

钛晶棒

锆晶棒

铪晶棒

钒晶棒

相关

  • 轻偏瘫轻偏瘫(英语:Hemi-paresis)是人体左右某一侧出现的麻痹的症状,最严重时将导致偏瘫(英语:Hemi-plegia),或称半身不遂,即半个身体的完全麻痹。这两种症状的成因有很多,既有先天原因也有
  • SIV猴病毒(英语: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SIV),也称为非洲绿猴病毒(英语:African Green Monkey virus),是一种可影响至少33种非洲灵长目的逆转录病毒。在对比奥科岛(于大约1100
  • 加拿大英语加拿大英语(英语:Canadian English,CaE,en-CA)是在加拿大广泛使用的英语形式。有超过2500万的加拿大人,不同程度的使用加拿大英语,占到人口总数的85%。加拿大英语发音上与美国英语
  • 法语文学法语文学(法语:Littérature française)是指用法语写成的文学,有时特指法国人用法语写成的文学,也可以指法国文学。现代法国人的起源非常复杂,主要由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罗曼人
  • 功学社功学社(英语:KHS),台湾企业集团,前身为1930年创办之万屋株式会社,由谢敬忠家族经营的企业。最早由教育用品、音乐教材、乐器进口起家,经营业务种类很多,主要以乐器与文教、机车、贸
  • 亚历山大·利夫亚历山大·利夫 (英语:Alexander Leaf, 1920年4月10日-2012年12月24日)是一位美国医学家和研究科学家,在饮食锻炼与心脏病预防的联系上有重大贡献。他还在研究漫长炎热的夏季和传
  • 利达城堡利达城堡(白俄罗斯语:Лідскі замак,立陶宛语:Lydos pilis)是白俄罗斯的一座城堡建筑,位于利达。利达城堡地处海平面以上141米(463英尺)处。2010年,利达城堡进行了大规模的
  • 挂锁挂锁是一种带有一个卸扣的便携式锁具,可以穿过一个开口(如环形链或搭扣环)并锁住来预防使用、偷窃、破坏或损害(英语:Harm)。日语中将挂锁称之为“南京锭”(南京錠 ),源自江户时代将
  • 2009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2009年大西洋飓风季是一次活跃程度低于平均水平的大西洋飓风季,一共只形成9场热带风暴,是继1997年以来最少的一年。飓风季从2009年6月1日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
  • 巴厘字母巴厘文字是一种元音附标文字,使用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此文字系统常常用于书写巴厘语、卡维语和仪式上使用的梵语。经过修改之后的巴厘文字,还能用来书写通行于龙目岛上的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