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棒法

✍ dations ◷ 2025-08-18 12:22:43 #产业制程,钛,锆,冶金

晶棒法,又称为碘化物精炼法,或以开发者为名的范·亚克-德·波耳制程,是1925年两位荷兰化学家安东·范·亚克(英语:Anton Eduard van Arkel)以及扬·德·波耳(英语:Jan Hendrik de Boer)所开发的金属精炼方法。 晶棒法是最早能够商业化制造高纯度延性锆的工业制程。晶棒法也可以小量生产超高纯度的钛(或锆)。晶棒法的概念牵涉到用气相碘去跟低纯度的金属作反应产生气相碘化物,碘化物飘向加热灯丝后受热分解出高纯度的金属。晶棒法今已多被克罗尔法取代。

如下图所示,低纯度钛、锆、铪、钒、钍、镤(这里主要探讨钛跟锆)在外接真空泵的容器中通卤素加热至50–250 °C,四碘化钛(TiI4)、四碘化锆(ZrI4)等等中间产物就会开始出现并挥发,把杂质留在原处。利用物质在低压下沸点降低的原理(常压下四碘化钛熔点150 °C、沸点377 °C,四碘化锆熔点499 °C、沸点600 °C),挥发的气相碘化物飘到1400 °C的白炽灯丝(钨丝)上受热分解。 随着越来越多纯金属积附在灯丝上,灯丝的电阻会下降,以至于必须通更大的电流或时时收集产物才能维持灯丝的发热功率。整个制程视设备情况,可历时短至数小时,长至数周不等。

总体而言,晶棒法视对不同金属之反应性决定要在制程中添加的卤素或卤素比例,俾利整个输送机制进行。只有钛、锆、铪这三种金属曾经用晶棒法进行工业规模生产,今之晶棒法可谓没落,仅用于特殊纯度需求的小量生产。

陈列数种晶棒法提炼的金属:

钛晶棒

锆晶棒

铪晶棒

钒晶棒

相关

  • 壁画壁画是一种装饰墙壁和天花板的绘画,可说是最原始的绘画型式。最早的壁画是在法国一个山洞中发现的,因此有时壁画也称洞穴画。壁画的历史发展到最后,变成建筑装饰,和室内装饰的一
  •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慕尼黑大学 (1875-81)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 (1881-88) 维尔茨堡大学 (1888-92)阿尔弗雷德·斯托克(英语:Alfred Stock)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德语:Hermann Emil Fischer,1852年1
  • 1856年
  • 茶匙茶匙可以指:
  • 海岛算经《海岛算经》是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刘徽所著的测量学著作,原为《刘徽九章算术注》第九卷勾股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名为《九章重差图》,附于《刘徽九章算术注》之后作为第十章。唐
  • 格温多林·布鲁克斯格温多林·伊丽莎白·布鲁克斯(英语:Gwendolyn Elizabeth Brooks,1917年6月7日-2000年12月3日)是一位美国诗人和老师。1950年她凭借自己的第二本诗集《Annie Allen》获得普利策诗
  • 休·法康纳休·法康纳 FRS(Hugh Falconer,1808年2月29日-1865年1月31日)是一位苏格兰地理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家,其研究多基于在印度和缅甸的发现。他是最早探索西瓦利克山脉化石床的科学
  • 陈品山陈品山 (英语:Peter Pin-Shan Chen,1947年1月3日-),是建立实体联系模型的计算机科学家。1947年出生于台湾台中,1964年毕业于台中一中,为光复后第25届毕业生。1968年,陈品山于国立台湾
  • 兰布兰布(1642年4月27日-1679年2月2日),满洲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广略太子褚英之孙、敬谨庄亲王尼堪次子。顺治十三年(1656年),兰布被封为三等辅国将军。尼堪战殁,尼思哈承
  • 三温糖三温糖是黄砂糖的一种,为日本的特产,常用于日本料理,尤其是日式甜点。三温糖是以制造白糖后的糖液所制,因此色泽偏黄,具有浓烈甜味。三温糖(さんおんとう)也是日本特有的砂糖,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