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伦莫顿假说

✍ dations ◷ 2025-09-10 09:48:46 #行星科学

张伯伦莫顿假说是地质学家汤玛斯·克劳德·张伯伦(英语:Thomas Chrowder Chamberlin)和天文学家弗雷斯·雷·莫顿在1905年提出,用来描述太阳系形成的假说。它被提出来做为替换在19世纪以来已经占了上风的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理论基于恒星在以足够接近的距离经过太阳的附近,可以让早期的太阳从表面产生潮汐隆起,这种延续导致内部过程形成日珥,使得物质从太阳弹射出去。由于经过的恒星的引力效应,将会有两条螺旋臂从太阳向外扩展,大部分的物质会落回太阳,但有一部分将留在轨道上。这些在轨道上环绕的物质会冷却,凝结成许多小团块,较小的被称为微行星(星子),几颗较大的称为原行星。他们的理论提出,因为这些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互的碰撞,行星和他们的卫星逐渐建立起来,剩下的碎片就形成彗星和小行星。在利克天文台拍摄到的"螺旋星云"被认为可能是其它的太阳正在经过这样的历程。现在已经知道这些星云是星系,而不是在发展中的太阳系。

在1917年,詹姆士·金斯争论只有第二颗恒星非常接近太阳才是必要的,而不必要求太阳有日珥弹出。在1939年,莱曼·史匹哲表明从太阳抽出的一系列物质会消散而不是凝结。此刻,这个理论已经不受欢迎而失宠,亨利·诺利斯·罗素在1940年代的工作显示,计算出如果将物质从太阳拉扯出来,所需要的力量将形成有如木星一样大的角动量,因而这些物质将继续向外,完全逃离出太阳系。

虽然,张伯伦莫顿假说已经被摒弃,但微行星的想法依然留存在现在的理论中。

Lankford, John (1997). . Garland Publishing, Inc.

相关

  •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指数(英语:Air Quality Index, 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非线性无量纲指数。其数值越大、级别和类别越高、表征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
  • 马尼拉马尼拉(他加禄语:Maynila,英语:Manila),又称岷里拉,是菲律宾首都,位于小菲律宾的最大岛—吕宋岛马尼拉湾的东岸;今为菲第二大城,人口有150万;乃全国经济、文化、教育和工业中心。2013年
  • 高山症高山症,或称“高地综合症、高山反应、高原反应”,(英语:Altitude sickness,acute mountain sickness,缩写“AMS”)是人体在高海拔状态由于氧气浓度降低而出现的急性病理变化表现。
  • I88-I89急性风湿热(I00-I09)高血压病(I10-I15)缺血性心脏病(I20-I25)肺原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I26-I28)其他类型的心脏病(I30-I52)脑血管病(I60-I69)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疾病(I70-I79)静脉、
  • 世界自杀防治日世界自杀防治日是在9月10日的疾病意识日,目的是在全世界采取行动来预防自杀,自2003年起全球各地有许多不同的活动。国际自杀防治协会(英语: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uici
  • 电路电子回路(英语:Electrical network),是由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为电荷流通提供了路径的总体,也叫电子线路或称电气回路,简称网络或回路。如电源、电阻、电容、电感、
  • 大审院大审院设立于日本明治时期初期。直至最高裁判所设立为止,大审院一直是日本近代(19世纪末-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最高法院。大审院以法国的翻案法院(法语:Cour de cassation)为模范
  •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英语: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缩写:CITES)是一个在1963年时由“国际自然与天然
  • 慈昌慈昌(日语:慈昌/じしょう,天文13年1月10日(1544年2月2日)- 元和6年11月2日(1620年11月25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到江户时代的净土宗僧人。号为贞莲社源誉存应(贞莲社源誉存応)。出生于
  • 詹姆斯二世 (英格兰)英格兰国王和爱尔兰国王詹姆斯二世,同时也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七世(James II & VII,1633年10月14日-1701年9月16日),1685年—1688年为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爱尔兰国王,也是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