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伦莫顿假说

✍ dations ◷ 2025-05-19 21:05:29 #行星科学

张伯伦莫顿假说是地质学家汤玛斯·克劳德·张伯伦(英语:Thomas Chrowder Chamberlin)和天文学家弗雷斯·雷·莫顿在1905年提出,用来描述太阳系形成的假说。它被提出来做为替换在19世纪以来已经占了上风的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理论基于恒星在以足够接近的距离经过太阳的附近,可以让早期的太阳从表面产生潮汐隆起,这种延续导致内部过程形成日珥,使得物质从太阳弹射出去。由于经过的恒星的引力效应,将会有两条螺旋臂从太阳向外扩展,大部分的物质会落回太阳,但有一部分将留在轨道上。这些在轨道上环绕的物质会冷却,凝结成许多小团块,较小的被称为微行星(星子),几颗较大的称为原行星。他们的理论提出,因为这些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互的碰撞,行星和他们的卫星逐渐建立起来,剩下的碎片就形成彗星和小行星。在利克天文台拍摄到的"螺旋星云"被认为可能是其它的太阳正在经过这样的历程。现在已经知道这些星云是星系,而不是在发展中的太阳系。

在1917年,詹姆士·金斯争论只有第二颗恒星非常接近太阳才是必要的,而不必要求太阳有日珥弹出。在1939年,莱曼·史匹哲表明从太阳抽出的一系列物质会消散而不是凝结。此刻,这个理论已经不受欢迎而失宠,亨利·诺利斯·罗素在1940年代的工作显示,计算出如果将物质从太阳拉扯出来,所需要的力量将形成有如木星一样大的角动量,因而这些物质将继续向外,完全逃离出太阳系。

虽然,张伯伦莫顿假说已经被摒弃,但微行星的想法依然留存在现在的理论中。

Lankford, John (1997). . Garland Publishing, Inc.

相关

  • 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PAEs),又称酞酸酯,统称邻苯二甲基酯类,主要做为增塑剂(增塑剂)使用,添加到塑胶中以增强弹性、透明度、耐用性和使用寿命。邻苯二甲酸酯也可用来软化聚氯乙烯
  • 四氢孕酮孕烷醇酮(英语:Pregnanolone)也被称为四氢孕酮(英语:tetrahydroprogesterone,THP)可指:
  • 嬉皮士嬉皮士(英语:hippie, hippy)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报》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嬉皮士不
  • HNOsub5/subS亚硝基硫酸是一种硫的含氧酸,化学式为NOHSO4。它在化学反应用于提供NO+离子。它也可以被看做硫酸和亚硝酸的混合酸酐:NOHSO4在有机化学用于从胺制备重氮盐。一种典型的方法是
  • 汀州片本文属于客家系列的一部分汀州客语,或称客家语汀州片,是客家语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省西部的古汀州府区域。对于客家语的划分一般有两个版本,新的分片则加入不少福建客
  • 伦敦通勤带伦敦通勤带(London commuter belt)是指一个包括伦敦及伦敦附近拥有众多通勤至伦敦人口的卫星城的大都会区,又称伦敦大都会区(London metropolitan area)或东南大都会区(Southeast
  • 范明枢范明枢(1864年-1947年10月2日),昌麟,又名炳辰,字明枢,以字行。山东省教育家,山东泰安人。1906年留学日本就读东京大学师范速成科。回国后任泰安劝学所所长,创办泰安女子小学及教育图
  • 赫居世居西干赫居世居西干(前69年-4年)是朝鲜半岛三国时期新罗的始祖,姓朴。公元4年,传位于其子南解次次雄。祖先娑苏夫人为中国出身、归化辰韩。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记载,古朝鲜‘遗
  • 何塞·胡里安·德·拉·库埃斯塔何塞·胡里安·德·拉·库埃斯塔·埃雷拉(José Julián de la Cuesta Herrera,1983年2月10日-),哥伦比亚足球运动员,场上位置后卫。德·拉·库埃斯塔2000年成为职业运动员,效力于
  • 巴布萨语巴布萨语或称猫雾捒语(Babuza)为台湾中部平埔族巴布萨族所用的台湾南岛语言,归类在西部平原台湾南岛语族下。巴布萨语语族有虎尾垄语。于2011年2月21日世界母语日联合国教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