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

✍ dations ◷ 2025-09-29 15:57:51 #迷宫

迷宫(希腊文:λαβύρινθος,拉丁转写:labyrinthos)在希腊神话中是一座精心制作的建筑物,由名匠代达罗斯为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所设计,建造于克诺索斯。这座迷宫用来囚禁米诺斯的儿子,半人半牛怪物的弥诺陶洛斯。代达罗斯巧妙地建造这座迷宫,使得在完成后他本人几乎无法从中逃脱。雅典英雄忒修斯得到阿里阿德涅的相助,在杀害弥诺陶洛斯后,顺着阿里阿德涅的线带领之下成功逃出迷宫。

Labyrinth这个字经常可以和Maze(迷路园)互换使用,但现代专门学者使用更严格的定义。对他们而言,Maze是一个游览拼图参观的形式,有着可以选择不同路径与方向的复杂分歧通道;而单一路径的Labyrinth只有一条唯一的欧拉路径到达中心。Labyrinth在中心和原处有条明确的通过路,而不是设计来让人难以导览。

老普林尼在《自然史》(Naturalis Historia)一书中提到四个古老的迷宫:克里特迷宫(the Cretan Maze),埃及、利姆诺斯和意大利的一座迷宫。

Labyrinth这个字原本来自前希腊的Pelasgian地方,后为古希腊语所吸收,其可能与吕底亚语的labrys(双刃斧(英语:Labrys),象征王权。最早的迷宫是在克里特的王室米诺斯宫殿,意思是“双斧宫殿”,和这个说法吻合。)有关,字尾 -inthos 的意思是“地方”(如科林斯,Corinth)。

在电子游戏提到的迷宫,通常指的是Dungeon,原意为地牢。

在黑田幸弘著作关于《龙与地下城》的书籍《D&Dがよくわかる本》中所写到,语源是来自古城堡地底下会有埋藏财宝或怪物栖息的西方谣传。

在游戏中,迷宫被表现为冒险舞台里,藏有各式各样奇妙与谜题或宝藏的危险区域。型态有洞窟、人工建筑物、密林、山路等。迷宫内有恶徒或凶猛的生物(真实存在或想像物体都有)徘徊,其中可能会有陷阱、不明设施、遗迹或宝物等。在桌上角色扮演游戏《龙与地下城》,可以见到城底有地下数十层、数百米的大型迷宫,越往地下移动危险度越高,不过也伴随着更好的报酬。但若在途中被打倒则会丢失所持道具。

相关

  • 吉萨坐标:30°01′N 31°13′E / 30.017°N 31.217°E / 30.017; 31.217吉萨(阿拉伯文:الجيزة‎,拉丁化:al-Gīzah)是尼罗河西的城市,在开罗西南约20公里外,现为开罗都会区的一部
  • 木糖代谢D-木糖是一种五碳的醛糖(戊糖、单糖),可被多种微生物催化代谢为有用的产物。已知至少有四种木糖代谢的途径:1,氧化还原途径,存在于真核微生物中;2,异构酶途径,存在于某些原核生物中;3,W
  • 早衰症早年衰老症候群(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简称早衰症。早衰症是一种极端罕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其患者身体的老化过程十分快速。而罹患此病孩童的年龄很少超过13岁
  • 特莱维喷泉特雷维喷泉(意大利语:Fontana di Trevi)是一座位于意大利罗马的喷泉,也是罗马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喷泉,高25.6米,宽19.8米。特雷维喷泉也是罗马市著名的景点,游客通常会在此地许愿。特
  • 信号肽信号肽(英语:Signal peptide, targeting signals, signal sequences, transit peptides, or localization signals)是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向分泌通路转移的短(长度5-30个氨基酸)肽
  • 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事件、K-Pg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K-T灭绝),俗称恐龙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后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也是
  • 脱氢脱氢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是氢化的相反过程,是减少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数目的过程,一般有两种方法:脱氢主要用于将丁烷脱氢形成丁二烯作为合成腈纶或合成橡胶的原料;将异戊烯脱氢
  • 劳动法劳工法,又称劳动法,泛指与劳工事宜有关的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及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
  • 拉尼尔小罗伯特·杰里·拉尼尔(英语:Robert Jerry Lanier Jr.,1948年9月10日-),美国NBA联盟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1970年的NBA选秀中第1轮第1顺位被底特律活塞选中。Pound sign (#) den
  • 俄土战争第七次俄土战争发生于1806年至1812年间,是俄罗斯帝国与土耳其帝国之间的俄土战争的一部分。在拿破仑战争的大背景下,第七次俄土战争于1805-06年间爆发。1806年,奥斯曼苏丹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