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弹珠

✍ dations ◷ 2025-07-10 11:25:25 #儿童游戏,多人游戏,传统游戏

打弹珠亦称打珠子,是一种历史悠久,主要为男性儿童参与的弹珠游戏,也为世界性的儿童游戏,其玩法多样化。玩家各出数枚弹珠,输掉的人会失去对弹珠的拥有权,虽玩法多样但基本姿势都相同,姿势是使食指与中指弯曲,中指朝里面,食指朝向外面,接着用食指、中指第一节指弯与拇指中间的指节骨夹住弹珠,然后用拇指中间的指节骨用力向外拨,弹珠就会发射,经常玩的方法为“出纲”或“打老虎洞。

传说起源于16世纪当时两个男性青年同时爱上一位女性,于是以打弹珠来决定胜负。

打弹珠历史应很古老,可能是小朋友捡起地上的小石头随性弹射,接着有目的性的弹向某一目标,最终发展为一种游戏,按照人类学角度,打弹珠也是人类成长发育中一种不约而同的举动。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大报都会举办打弹珠比赛,新泽西州威尔伍德市至今仍在举办全美国的弹珠竞赛,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很少没有儿童玩过此游戏。中国则是20世纪六、七、八十年代比较风行当时成人也爱玩,儿童会攀比谁的弹珠多,若游戏里赢得较多弹珠会获得崇拜,但如果是在商店买来的再多也常会被嘲笑,当时也会收集弹珠。

也有弹珠世界杯竞赛,首届在1939年的英国米尔罗伊召开,此比赛持续至今,比赛方法为于直径180cm的圆圈里共放49个朱色弹珠,竞赛双发手拿一枚异色弹珠,轮流往圆圈外部击打朱色弹珠,最快把二十五个朱色弹珠击打出圆圈外最先获胜。

到了现代各种娱乐日新月异因此弹珠游戏逐渐式微。

这里列出比较热门的玩法。

出纲

双方把弹珠放在平地,其中一人用手指弹自己的弹珠接着撞击另一位的珠子,如果弹中另一位的珠子则他的珠子归你所有。

打老虎洞

在地面上挖掘5个小洞,将弹珠弹入早前挖好的洞。哪位最早打完这五个洞那他的珠子就变成老虎,接着在用老虎击打他人的珠子如果碰到那珠子就归你所有。

争皇帝

争皇帝是出纲与老虎洞结合,于地面上画圆圈,圆圈中间依次排有八个洞,最后一个为皇帝洞,皇帝洞周围围着一圈死洞,离皇帝洞的不远处有个牢房圈。珠子要依次通过八个洞接着再去皇帝洞做皇帝,当然在过洞的时后没有按照顺序进入了其他洞或者进入死洞,还有如果出界也要当死珠关在在牢房圈。没当皇帝之前,只有玩出纲法通过把他人或牢房圈里的珠子撞出圈外珠子才属于你。当了皇帝后碰到谁的珠子那此珠子属于你的了。

与打弹珠相像的是中国江南地区的弹槐豆。玩耍时儿童们各自出数量一样的槐豆,接着让一小孩把槐豆都撒在桌子上,用手指头弹一个槐豆,让这槐豆和另一槐豆相撞。如果弹中,这个槐豆便被他拿走;如果没有弹中,则让别人弹射。按照次序弹射下去最后桌面上只留下一颗槐豆的时候结束。最终赢得槐豆多的胜利。

相关

  • 模拟仿真或译作模拟(英语:Simulation),泛指基于实验或训练为目的,将原本的真实或抽象的系统、事务或流程,建立一个模型以表征其关键特性(key characteristics)或者行为、功能,予以系统化
  • 碳固定碳固定(Carbon fixation)是生物将无机碳(二氧化碳)转换为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其中最主要,也最为人知的的是光合作用,其他的碳固定则包括可以在没有阳光的条件下作用的化能合成。会
  • 波特兰州立大学波特兰州立大学(英语: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缩写:PSU)是一所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成立于1946年,现是俄勒冈州本科及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大学。2017年,其录取率
  • 火灾列表该列表主要包含被人类所记载的、对人类破坏较为严重的火灾,许多规模庞大的森林大火都没有包含在内。
  • 大量贩毒毒枭可以指:
  • 异体字选择器异体字选择器(英语:Variation Selector,简称“VS”)是一种在Unicode和ISO/IEC 10646 (UCS) 上,用来准确、具体地指定选择哪个文字字形的程序。Unicode是一个编码表,它只是一个表格
  • 爱德华·钱柏林爱德华·哈斯汀·钱柏林(英语:Edward Hastings Chamberlin,1899年5月18日-1967年7月17日),生于华盛顿州拉康那(La Conner),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提出垄断性竞争理论。钱柏林就读爱荷华大
  • 冬凌草冬凌草又名冰凌草为药用植物,为唇形科香菜属碎米桠变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性耐阴植物,略喜阴,抗寒性强;一般高30~130厘米,叶对生,叶片皱缩,呈带棱的卵圆形。8~10月开花,9~11月结果。因
  • 埃伦豪森 (施泰尔马克州)埃伦豪森(德语:Ehrenhausen)是奥地利施蒂利亚州莱布尼茨县的一个市镇。总面积3.03平方公里,总人口1074人,人口密度354.5人/平方公里(2005年)。
  • 戈兰·汉松戈兰·汉松(瑞典语:Göran K. Hansson、1951年- ),男,瑞典籍医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卡罗琳学院诺贝尔大会会员,诺贝尔基金会董事会副主席。1980年,汉松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