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弹珠

✍ dations ◷ 2025-07-10 09:05:35 #儿童游戏,多人游戏,传统游戏

打弹珠亦称打珠子,是一种历史悠久,主要为男性儿童参与的弹珠游戏,也为世界性的儿童游戏,其玩法多样化。玩家各出数枚弹珠,输掉的人会失去对弹珠的拥有权,虽玩法多样但基本姿势都相同,姿势是使食指与中指弯曲,中指朝里面,食指朝向外面,接着用食指、中指第一节指弯与拇指中间的指节骨夹住弹珠,然后用拇指中间的指节骨用力向外拨,弹珠就会发射,经常玩的方法为“出纲”或“打老虎洞。

传说起源于16世纪当时两个男性青年同时爱上一位女性,于是以打弹珠来决定胜负。

打弹珠历史应很古老,可能是小朋友捡起地上的小石头随性弹射,接着有目的性的弹向某一目标,最终发展为一种游戏,按照人类学角度,打弹珠也是人类成长发育中一种不约而同的举动。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大报都会举办打弹珠比赛,新泽西州威尔伍德市至今仍在举办全美国的弹珠竞赛,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很少没有儿童玩过此游戏。中国则是20世纪六、七、八十年代比较风行当时成人也爱玩,儿童会攀比谁的弹珠多,若游戏里赢得较多弹珠会获得崇拜,但如果是在商店买来的再多也常会被嘲笑,当时也会收集弹珠。

也有弹珠世界杯竞赛,首届在1939年的英国米尔罗伊召开,此比赛持续至今,比赛方法为于直径180cm的圆圈里共放49个朱色弹珠,竞赛双发手拿一枚异色弹珠,轮流往圆圈外部击打朱色弹珠,最快把二十五个朱色弹珠击打出圆圈外最先获胜。

到了现代各种娱乐日新月异因此弹珠游戏逐渐式微。

这里列出比较热门的玩法。

出纲

双方把弹珠放在平地,其中一人用手指弹自己的弹珠接着撞击另一位的珠子,如果弹中另一位的珠子则他的珠子归你所有。

打老虎洞

在地面上挖掘5个小洞,将弹珠弹入早前挖好的洞。哪位最早打完这五个洞那他的珠子就变成老虎,接着在用老虎击打他人的珠子如果碰到那珠子就归你所有。

争皇帝

争皇帝是出纲与老虎洞结合,于地面上画圆圈,圆圈中间依次排有八个洞,最后一个为皇帝洞,皇帝洞周围围着一圈死洞,离皇帝洞的不远处有个牢房圈。珠子要依次通过八个洞接着再去皇帝洞做皇帝,当然在过洞的时后没有按照顺序进入了其他洞或者进入死洞,还有如果出界也要当死珠关在在牢房圈。没当皇帝之前,只有玩出纲法通过把他人或牢房圈里的珠子撞出圈外珠子才属于你。当了皇帝后碰到谁的珠子那此珠子属于你的了。

与打弹珠相像的是中国江南地区的弹槐豆。玩耍时儿童们各自出数量一样的槐豆,接着让一小孩把槐豆都撒在桌子上,用手指头弹一个槐豆,让这槐豆和另一槐豆相撞。如果弹中,这个槐豆便被他拿走;如果没有弹中,则让别人弹射。按照次序弹射下去最后桌面上只留下一颗槐豆的时候结束。最终赢得槐豆多的胜利。

相关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缩写USITC)是美国联邦政府下设的一个独立的、非党派性质的、准司法联邦机构。它负责向立法机构和执法机构
  • 腙(Hydrazone)是含有R1R2C=NNH2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由醛和酮中的氧原子被NNH2官能团所替换而得。通常以肼与酮或醛反应制取。可通过腙的生成来检验醛和酮的存在,例如二硝基苯肼法
  • 驯养业驯化(英语:Domestication)是指一种生物的成长与生殖逐渐受另一种生物利用与掌控的过程,例如人类栽培各种农作物、畜牧,以及切叶蚁驯养真菌。人类驯化动植物的目的主要包括作为食
  • 提点刑狱司提刑,官名,是“提点刑狱公事”的简称。北宋初设于各路,主管所属各州的司法、刑狱和监察,兼管农桑,其官署称司,号“宪司”,京畿地区设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掌畿内县镇刑狱、治安、
  • 橙盖鹅膏菌橙盖鹅膏菌 (学名: Amanita caesarea ),又名凯撒磨菇、橙盖伞、黄罗伞及白橙盖鹅膏菌,有“凯撒磨菇”之称,是鹅膏菌科鹅膏属的食用菌,原产于欧洲南部及北非。它的菌盖呈突出的橙色
  • 单一欧洲法案《欧洲单一法案》(英文:Single European Act,缩写:SEA)是1957年《罗马条约》的首个主要修订,法案订立了欧洲共同体于1992年12月31日前建立单一市场的目标;又使欧洲政治合作成为法律
  • 吡啶-2,3-二甲酸吡啶-2,3-二甲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5NO4。它是无色晶体。是生物法合成尼古丁的前体。吡啶-2,3-二甲酸是犬尿氨酸途径(英语:kynurenine pathway)的下游产物,其代谢产物
  • 彼得·阿伯拉罕姆斯彼得·阿伯拉罕姆斯(Peter Abrahams,1919年3月3日-2017年1月18日),南非小说家,其《矿工》、《雷霆之路》等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种族隔离政策下有色人的悲惨生活,被认为是最有影响的南
  • 四氧化氯四氧化氯是一种氯氧化物,化学式为ClO4。1923年,著名自由基化学家摩西·冈伯格提出碘单质与高氯酸银在无水乙醚中反应可制得四氧化氯:但后来有研究认为生成的是高氯酸碘,然而至今
  • 玛哈·沙迪蓬叻社玛哈·沙迪蓬叻社(泰语: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บวรราชเจ้ามหาศักดิพลเสพ;1785年10月21日-1832年5月1日),暹罗(泰国)扎克里王朝王族、将领。《大南实录》称之为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