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 dations ◷ 2025-09-07 01:53:04 #等离子体,奇特物质,物质状态,夸克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英语:quark-gluon plasma,简称QGP),俗称夸克汤(quark soup),是一种量子色动力学下的相态,所处环境为极高温与极高密度。据信这种状态存在于大爆炸宇宙诞生后的最初20或30微秒。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所属的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的实验首先尝试创造出QGP,时间大约是1980年代与1990年代,而且可能已达成部分的成就。目前,布鲁克哈芬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英语: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简称RHIC)的实验正接续这项工作。CERN的新型实验——大型离子对撞机实验和超环面仪器实验都已在大型强子对撞机(英语:Large Hadron Collider,简称LHC)展开。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顾名思义含有夸克与胶子,如同普通(强子)物质。这两种QCD的相态不同处在于:普通物质里,夸克要不是与反夸克成双成对而构成介子,或与另两个夸克构成重子(例如质子与中子)。在QGP,相对地,这些介子与强子失去了身份,而成为更大一坨的夸克与胶子。在普通物质,夸克是呈现色约束的;在QGP,夸克则不受约束。

等离子体是一种物质,其中电荷因为其他移动的电荷存在而被屏蔽;换句话说,库仑定律需被修改来产生一项和距离相依的电荷。在QGP中则是夸克与胶子的色荷被屏蔽。QGP则成为普通浆体(等离子体)的类比。此外尚有些不相似之处,肇因于色荷是非阿贝尔群的(non-Abelian),而电荷是阿贝尔群的。

这个差异的一个结果为色荷太大以致于无法进行摄动计算,而摄动计算却是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简称QED)的支柱。因此,探索QGP理论的主要理论工具是晶格规范场论(lattice gauge theory)以及AdS/CFT对应。大约为170MeV的转换温度(transition temperature)首先为晶格规范理论所预测。自此,晶格规范理论也被用来预测这类物质的其他性质。

QGP可以在一个170MeV的温度(能级)产生。此情况可以在实验室中以撞击两个大型原子核达到如此高的能量。在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BNL——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利用金和铅的原子核进行以上的撞击实验。碰撞所生成的极高温的区间被称为“火球”。这个火球迅速地在自身压力之下膨胀并冷却下来。通过对此过程的仔细研究,实验学家们希望能检验理论预测。

量子色动力学(QCD)是标准模型理论的一部分,此理论和弱电相互作用和中微子有关。在现时,量子电动力学和弱电相互作用已经被测试和证实了。量子色动力学的微扰部分可检验到百分之几的精度,与此相对应的是,其非微扰的部分却几乎未被检验过。对于QGP的研究是对这个粒子物理的宏大理论的部分检验。

对于QGP的研究也是对于有限温度场子场论的一种检验。这种理论试图了解在极高温度下基本粒子的行为。这对于了解早期宇宙的演化(宇宙大爆炸后几百微秒的时间)非常重要。虽然看上去距离实际生活非常遥远,但是这对于研发新一代的宇宙探测器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及其后继者是非常关键的研究。

2005年4月,夸克物质的成形已获试验性地证实,实验结果是由布鲁克哈芬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RHIC)获得。四个RHIC研究小组都造出夸克-胶子液体,带有相当低的黏滞性。然而,与一般的假设相违背,QCD“浆体”尤其是接近于转换温度,究竟是该表现得像气体或者液体,从理论上则不得而知。

相关

  • Archive.isarchive.is(又名为archive.today)是一个私人资助的网页存档网站, 数据中心位于欧洲法国的北部-加来海峡。 这个网站典藏(英语:Web archiving)档案馆使用Apache Hadoop与Apache Acc
  • 方阵 (军事)方阵(英语:phalanx),是一种长方形的大规模军事阵法,通常完全由重步兵手持矛、长柄枪、萨里沙长矛或类似的武器所构成。该词特别用来描述古希腊战争中所使用的这种阵法,虽然古希腊
  • 硝甲西泮口服 成瘾倾向:高硝甲西泮(Nimetazepam),又译硝甲氮平,其作用为中枢神经抑制剂。俗称一粒眠(Erimine),属中华民国三级管制性药品,又称“红豆”、“五仔”、“K它命5号”、“Give me
  • 加合物加合物(Adduct)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分子,通过互相加合得到的产物。典型的如三氟化硼与氨加合形成的H3N→BF3。电荷转移配合物也可被看作加合物。
  • 有颌类脊椎动物有颔下门(Gnathostomata)原为有颔总纲(Gnatha),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拥有颔的一群,与无颔总纲相对应,属于较高等的一类。有颔下门生物之下颌骨系于距今约四亿三千万年前开始发展形成,即
  • 刘完素刘完素(12世纪约1100年-1180年),字守真,自号通元处士,河间(今河北河间市)人,世称刘河间。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研究五运六气,为“寒凉派”的创始人。发挥《内经》理论,提倡火热论,并重视针
  • 陈华癸陈华癸(1914年1月11日-2002年11月19日),祖籍江苏昆山,出生于北京,土壤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主要贡献包括对土壤微生物区系、营养物质的生物循环、紫云英根瘤菌共生固氮等
  • 蚕蛹家蚕(学名:Bombyx mori)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家蚕的英文名为“silkworm”(意为“
  • 草铵膦草铵膦,固杀草, 英文名Glufosinate,其铵盐草丁膦(phosphinotricin)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其作用机理是干扰谷氨酸的生物合成及氨的解毒。
  • 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据宋《宣和画谱》所载为五代十国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现存此本摹于宋代,元代汤垕《画鉴》、清代孙承泽《庚子消夏记》、顾复《平生壮观》、《石渠宝笈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