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蛉

✍ dations ◷ 2025-04-03 12:13:00 #草蛉
草蛉科(学名: Chrysopidae)属脉翅目下一个大科,共有约85属,全球共有1300-2000种物种。草蛉的幼虫一般通称蚜狮,会将植物碎屑或猎物尸体等小碎物黏附在背上,以达到伪装的效果。蚜狮古称负版,一作蝜蝂,即是唐宋古文八大家当中柳宗元《蝜蝂传》里面描述的善负小虫。草蛉科的昆虫翼展从6毫米到超过65毫米,其中最大的昆虫在热带。它们的特点在于翅脉上的宽肋脉区域,上面有跨脉。身体通常为亮绿色到绿褐色,很多物种的复眼是显著的景色。翅膀通常为半透明,上面有淡淡的彩虹色.有些具有绿色的翅脉或亮褐色图案。草蛉属(Chrysopa)和其他属的物种能从前胸释放出气体。成虫的前翅基部有鼓膜器,使它们能听得更清楚。有些物种在听到蝙蝠的超声波时有逃避行为-在飞行时它们关闭翅膀并降落到地上。草蛉也采用底部或者身体振动的方式来互相沟通,尤其是在求偶时。几乎相同形态的草蛉有时更容易通过求偶信号来区别。比如,南欧的Chrysoperla mediterranea与北欧Chrysoperla carnea看起来几乎完全一样,但是它们求偶声音差别非常大,一个物种的生物不会对另一个物种的振动有反应。 幼虫的背部更细,胸部有显著的拱起,两侧有硬毛;另外,草蛉幼虫的背部长有许多瘤突,同时草蛉幼虫有将被吸干的猎物的尸体放到背上做伪装的习性。成虫在拂晓或夜间出没。它们吃花粉,花蜜和蜂蜜,并辅以螨虫,蚜虫和其他小型节肢动物。有些物种主要是掠食者,另一些只吃花蜜,在其消化道有帮助其分解食物为营养素的共生酵母菌。它们于夜间产卵,单独产或成小群公共产卵,搭起约1厘米长的细茎,一只雌性可产100-200枚卵。卵产于植物上,通常附近有大量蚜虫。在卵孵化后,幼虫立刻蜕化,开始觅食。它们是贪婪的掠食者,袭击大部分形状适合的昆虫,尤其是软体动物如蚜虫,毛毛虫和其他昆虫幼虫和卵,在密度高的时候甚至互相捕食。因此,幼虫又被称为“蚜狮”或者“蚜狼”。除了触觉敏感外,它们的其他感官没有发育。它们行动杂乱无章,头从一边摇到另一边,当它们发现合适的捕食对象,就抓住猎物。它们的上颌空心,可以使消化液注射到猎物上,蚜虫的器官可以在90秒内溶解。根据环境条件不同,幼虫需要1–3周时间化蛹,温带的物种通常以蛹的形式度过冬天。根据物种和环境的不同,有些草蛉科的生物一生只吃掉大约150只蚜虫,另一些一周就可以吃掉100只蚜虫。因此,在一些国家,养育了几百万只这样的昆虫用于农业和园艺上的生物害虫控制。它们以虫卵的形式销售,卵在田野里孵化。效果是多样化的,因此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来更好地使用它们。

相关

  • 自身抗体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自身抗体(autoantibody)是一种抗体类型,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目录中的药品
  • 痛苦痛苦(英语:Suffering),一种广泛的而复杂的人类感受,意指会让人经验性地感到不舒服、不快乐等负面情绪的任何事物,它通常与受伤,或会让人受到伤害的威胁连结在一起。因为肉体受到伤
  • 结膜病结膜炎(英语:Conjunctivitis,亦称Pink Eye),俗称红眼症,是一种发生在结膜的炎症,也会发生在眼睑内侧表面,会让眼睛泛红或带有粉红色,可能会很痒、疼痛、有灼热感或搔痒感,罹患结膜炎的
  • 味觉系统味觉系统是指感受味觉的感受器。对于哺乳类动物,其味觉系统是由口腔内的舌头以及连接舌头及大脑之间的神经系统组成。味觉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作为一个防卫机制,减少进食有问题的
  • 线粒体DNA线粒体DNA(英语:mitochondrial DNA,缩写作mtDNA)指一些位于线粒体内的DNA,与一般位于细胞核内的DNA有不同的演化起源,可能是源自早期细菌。虽然现存生物体中绝大多数作用于线粒体
  • 肽链延伸原核翻译(Prokaryotic translation)是指原核生物细胞中信使RNA被70S核糖体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可分为起始、延伸、终止与再循环四个主要步骤。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阶段
  • 毒物是对生物造成不适反应的物质的总称。毒物对生物体造成的影响因种类不同各异,不适反应的类型以及程度也各不相同。另外对于有的生物来说具有毒性而对于别的生物来说无毒的
  • 动质体锥体虫Trypanosomatida Bodonida动质体(Kinetoplastid)是一种附有鞭毛的原生动物,包含某些能使人类或其他动物发生严重疾病的寄生虫。这类生物具有许多不同型态,生活于水中或泥
  • 吖啶吖啶(英语:Acridine,汉语发音为“阿定”)是一种含氮的杂环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3H9N。吖啶的分子结构与蒽类似,可视作蒽的中间环系上的一个CH被氮取代后形成的物质,因此也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