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蛉

✍ dations ◷ 2025-08-08 18:06:57 #草蛉
草蛉科(学名: Chrysopidae)属脉翅目下一个大科,共有约85属,全球共有1300-2000种物种。草蛉的幼虫一般通称蚜狮,会将植物碎屑或猎物尸体等小碎物黏附在背上,以达到伪装的效果。蚜狮古称负版,一作蝜蝂,即是唐宋古文八大家当中柳宗元《蝜蝂传》里面描述的善负小虫。草蛉科的昆虫翼展从6毫米到超过65毫米,其中最大的昆虫在热带。它们的特点在于翅脉上的宽肋脉区域,上面有跨脉。身体通常为亮绿色到绿褐色,很多物种的复眼是显著的景色。翅膀通常为半透明,上面有淡淡的彩虹色.有些具有绿色的翅脉或亮褐色图案。草蛉属(Chrysopa)和其他属的物种能从前胸释放出气体。成虫的前翅基部有鼓膜器,使它们能听得更清楚。有些物种在听到蝙蝠的超声波时有逃避行为-在飞行时它们关闭翅膀并降落到地上。草蛉也采用底部或者身体振动的方式来互相沟通,尤其是在求偶时。几乎相同形态的草蛉有时更容易通过求偶信号来区别。比如,南欧的Chrysoperla mediterranea与北欧Chrysoperla carnea看起来几乎完全一样,但是它们求偶声音差别非常大,一个物种的生物不会对另一个物种的振动有反应。 幼虫的背部更细,胸部有显著的拱起,两侧有硬毛;另外,草蛉幼虫的背部长有许多瘤突,同时草蛉幼虫有将被吸干的猎物的尸体放到背上做伪装的习性。成虫在拂晓或夜间出没。它们吃花粉,花蜜和蜂蜜,并辅以螨虫,蚜虫和其他小型节肢动物。有些物种主要是掠食者,另一些只吃花蜜,在其消化道有帮助其分解食物为营养素的共生酵母菌。它们于夜间产卵,单独产或成小群公共产卵,搭起约1厘米长的细茎,一只雌性可产100-200枚卵。卵产于植物上,通常附近有大量蚜虫。在卵孵化后,幼虫立刻蜕化,开始觅食。它们是贪婪的掠食者,袭击大部分形状适合的昆虫,尤其是软体动物如蚜虫,毛毛虫和其他昆虫幼虫和卵,在密度高的时候甚至互相捕食。因此,幼虫又被称为“蚜狮”或者“蚜狼”。除了触觉敏感外,它们的其他感官没有发育。它们行动杂乱无章,头从一边摇到另一边,当它们发现合适的捕食对象,就抓住猎物。它们的上颌空心,可以使消化液注射到猎物上,蚜虫的器官可以在90秒内溶解。根据环境条件不同,幼虫需要1–3周时间化蛹,温带的物种通常以蛹的形式度过冬天。根据物种和环境的不同,有些草蛉科的生物一生只吃掉大约150只蚜虫,另一些一周就可以吃掉100只蚜虫。因此,在一些国家,养育了几百万只这样的昆虫用于农业和园艺上的生物害虫控制。它们以虫卵的形式销售,卵在田野里孵化。效果是多样化的,因此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来更好地使用它们。

相关

  • 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英语: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为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
  • 最高法报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报告(英语:United States Reports)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所审理过所有案件的官方报告。其标注方式一般会简写为:卷次+U.S.+起始页码+(年代)。比如说,著名的《纽约
  • 氟伏沙明氟伏沙明(Fluvoxamine)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型的抗抑郁药,其药物形态为马来酸氟伏沙明(Fluvoxamine Maleate),商品名为“兰释”(Luvox)。在临床上常用于抑郁症及相
  • 阿尔戈斯阿尔戈斯(希腊语:Άργος,英语:Argos),或译阿戈斯、阿哥斯、阿果斯,是希腊的一座城市,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北。阿尔戈斯有约5000年的历史,在它的历史上,古希腊人、罗马人、法兰
  • 发育自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胚胎学(英语:Embryology)是研究活着的有
  • 加速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英语:Accelerated phase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加速期。在此阶段中,人体骨髓和血液中的细胞中有6%至30%是原始血细胞(b
  • 世界经济论坛世界经济论坛(英语: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是一个以基金会形式成立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71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州科洛尼。它根据“瑞士东道国法”于2015年1月获得正式地
  • 可动遗传因子可动遗传因子(英语: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是指能在基因组内转移的一类DNA,包括:一个基因组中的所有可动遗传因子统称为mobilome(英语:mobilome)。巴巴拉·麦克林托克因其“发
  • 南特敕令南特敕令(法语:Édit de Nantes),又称为南特诏令、南特诏书、南特诏谕,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在1598年4月13日签署颁布的一条敕令。这条敕令承认了法国国内结盟宗(又称胡格诺派、雨格诺
  • 二磷酸尿苷二磷酸尿苷(Uridine diphosphate,缩写UDP)是一种核苷酸,是由焦磷酸(pyrophosphate)官能基加上五碳核糖及碱基尿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