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涅德吉布

✍ dations ◷ 2025-11-18 23:48:03 #阿涅德吉布
阿涅德吉布(Anedjib)(也被称为厄涅吉布、阿德吉布或阿德吉耶布,意为“拥有勇敢之心的人”或“其心即安宁”)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五位法老。自远古流传下来的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相当模糊,其身份未经确证。他统治埃及逾十年。在公元前三世纪的埃及祭司曼涅托的记载中,阿涅德吉布共统治了埃及26年。但是几乎所有的埃及学研究学者均对此数据持怀疑态度,因为史料中关于这位法老的记载十分稀少,学者通常认为其统治期远短于26年。托比·威尔金森对巴勒莫石碑进行的复原工作显示阿涅德吉布的统治时长只有“10年整,或者多一点”。阿涅德吉布统治期的倒数第二年和最后一年记载于开罗的铭文残片中。亦有记载表明阿涅德吉布曾经“庆祝过赛德节,这个节日只有在一位国王统治了相当长时间之后才举办”,这可能是因为“阿涅德吉布继承登的王位时年岁已大,举办赛德节的目的是为这位已过盛年的法老获得权力而增添喜庆。”阿涅德吉布的前任法老是登,人们猜测登即是阿涅德吉布的父亲。登统治埃及长达30余年,这意味着阿涅德吉布上台之时,已经年龄匪小。当时的文献记载显示他统治时期正值埃及政局动荡之时,上下埃及之间的矛盾亦十分激烈。人们推测阿涅德吉布本人即来自于上埃及的阿拜多斯城,因为在叙尼瑞墓中出土的萨卡拉王表中,他也被称为“Merbiapen”,意即提尼斯城之王。在其统治期间,阿涅德吉布不得不数次镇压了下埃及的暴动。在其继任者瑟莫赫特统治期间,诸多石花瓶上刻有的阿涅德吉布的王名都被抹去,这表明瑟莫赫特是阿涅德吉布的反对者。阿涅德吉布的陵墓——10号陵墓发现于阿拜多斯城的乌姆·卡伯地区。这一发现加深了人们关于其短暂统治期内充满了政治危机的印象。该陵墓是“阿拜多斯地区众多皇家陵墓中最为简陋和规模最小的陵墓之一,大小仅为53.75×29.5英尺(16.4×9米)”,其建筑基本上为木结构,且建筑质量低劣,而“其四周环绕的64个家臣的陵墓也同样简陋”。

相关

  • 支序分类学支序分类学(英语:Cladistics)又称亲缘分支分类学,是一种生物分类的哲学,其指只依据演化树分支的顺序,而不参考形态上的相似性来排列物种。此一学派的主要贡献者一般认为是德国昆虫
  • L-多巴L-多巴(英语:L-DOPA,全称3,4-二羟苯丙氨酸)是酪氨酸经酪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羟化产生的一种氧化产物,具有儿茶酚羟基,可进一步生成另外一些有生物活性的物质:L-多巴在酪氨酸酶的作用
  • 大陆洲,或大洲,指地球上的大块陆地地区,人类将现今的地球分为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欧洲(全称欧罗巴洲)、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大洋洲、北美洲(全称北亚美利加洲)、南美洲 (全称南亚美利加
  • 肚脐肚脐、脐,俗称肚脐眼,中医称之为“神阙”,从本质上来说是胎儿出生后,脐带脱落后留下的疤痕。肚脐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直径约为1.0至2.0公分。它通常可以是一个小凹陷
  • 坩埚坩埚(英语:Crucible)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杯状器皿,最早使用于炼金术实验。用途是盛液体或固体进行高温加热。另外,冶金学中用来融化金属的容器也被称作坩埚。坩埚的材料要求耐热
  • 维利·亨尼希埃米尔·汉斯·维利·亨尼希(Emil Hans Willi Hennig,1913年4月20日-1976年11月5日)是德国生物学家,亲缘分支分类法(种系发生学的系统分类学)的创始人,他在进化论和系统分类学方面的
  • 福音派新教福音主义(英语:evangelicalism),为新教神学影响层面最为广阔的神学主张之一,起源于1870年代的英国。在不同的时期中,福音神学一词经常会被立场更为开放的新神学主张作为比较的对象
  • 世界大桥列表世界大桥列表列出世界各国长度超过3,000米(9,800英尺)的桥梁。列表中收录的,尤其是很多排名靠前的桥梁属于高架桥的范畴。目前并没有一种统一的方法来测量桥梁的全长,列表中的数
  • 鹿类鹿科,是偶蹄目反刍亚目下的一科,目前全世界约有34种。其中包括白尾鹿、骡鹿、加拿大马鹿、驼鹿、红鹿、驯鹿、黇鹿、西方狍等。所有的公鹿(除了獐外)及母驯鹿头上长有角并每年更
  • 有舵雪橇有舵雪橇(英语:Bobsleigh)又称为“雪车”或“长雪橇”,是一种以舵和方向盘控制的集体冬季运动项目,它的平均滑行速度可达145公里至150公里,最高可达至251公里,而其雪橇是由金属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