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杰克逊·胡克

✍ dations ◷ 2025-02-23 14:54:52 #威廉·杰克逊·胡克
威廉·杰克逊·胡克(英语:William Jackson Hooker,1785年7月6日-1865年8月12日)是英国植物学家。胡克出生于诺里奇。父亲是一位神学家,精通德国文学,尤其喜好种植稀奇的植物。他在诺里奇中学毕业后,学习了鸟类学和昆虫学,后来开始对植物感兴趣。1809年夏季,他到冰岛考察,搜集了许多标本,但回程时发生了火灾,差点丧命,标本几乎都被毁,但他凭记忆写出了《冰岛记游》,记录了冰岛的植物和居民生活。1814年,他用了9个月时间到法国、瑞士和意大利考察植物,1816年,出版了第一部学术著作《英国叶苔属》,1820年,他受聘担任格拉斯哥大学的植物学教授,第二年,出版了《苏格兰植物》,发起成立了格拉斯哥皇家植物学会和格拉斯哥植物园。1841年,他被任命为皇家植物园首任园长,在他的主持下,皇家植物园从4公顷扩大到30公顷,种植面积达1.1平方千米,建立了许多新温室和一个经济植物博物馆。他的园长职务后来由他的儿子,同样著名的植物学家约瑟夫·道尔顿·胡克接替了。

相关

  • 类鼻疽类鼻疽(Melioidosis),又称惠特莫尔氏病(Whitmore disease),奈特克里夫园丁病(Nightcliff gardener's disease),由类鼻疽伯克氏菌造成的人畜共通传染病,但是人传人的例子很少。病原体可
  • 烧伤灼伤是指皮肤或其他组织因热力、电力、化学物质、摩擦力或辐射所造成的创伤。大部分的灼伤是因接触滚烫液体、固体或火焰的高温。暴露在烹饪的火焰或不安全的煮食器具的危险
  • NP核蛋白是指与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或者核糖核酸,RNA)有关的任何蛋白质。譬如,组织蛋白类型的蛋白-染色质。端粒酶,核糖核蛋白和精蛋白都是核蛋白。典型的核蛋白包括核糖体,核小体和
  • 甲癣(onychomycosis),俗称臭甲、灰指甲,泛指受到真菌感染的指甲,通常影响脚趾,但手指甲也有可能出现。两成指甲病是由甲癣所引起。甲癣的成因是真菌感染,主要细为分酵母菌感染、霉
  • 临高语临高语,又称临高话,是海南岛北部临高人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属于侗台语系,使用人数约60万。尽管临高人被认为是汉族人,但临高话并非汉语的一种。临高语一般分成东西两种方言:15-17个
  • 二律背反二律背反是康德的哲学概念。意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二律背反是康德在其代表作《
  • 头部穿孔头部穿孔(Trepanation),又称颅骨穿孔术或环锯术,是一种外科手术干预法,在头皮与头盖骨上钻或挖一个孔,令到头颅的硬膜外露,以处理颅内疾病或其他相关的健康问题。人们相信这种方法
  • 1970年代
  • 聚酯纤维聚酯(英语:Polyester)是一类在其主链上含有酯基官能团的聚合物。虽然聚酯有很多种,但是“聚酯”一词通常指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酯纤维是由饱和的二元酸与二元醇通过缩
  • 宣统退位《宣统帝退位诏书》是由清朝最后一位君主、同时也是中国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被承认的皇帝宣统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所颁布的退位诏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