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尔西特

✍ dations ◷ 2025-10-22 12:29:12 #提尔西特
蒂尔西特条约是指1807年6月,拿破仑在弗里德兰击败俄普联军后于蒂尔西特签署的两个条约。7月7日,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与法国的拿破仑在尼曼河中央的竹筏会面后,签订了第一个。7月9日又与普鲁士签订了第二个。蒂尔西特条约结束了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战争,两国结成同盟,同时也开始执行几乎无效的大陆封锁。这两个国家在争论中秘密地同意互相援助:法国承诺帮助俄罗斯对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而俄罗斯则同意加入大陆封锁以对抗大英帝国。拿破仑也说服亚历山大开启英俄战争,再向瑞典发动芬兰战争,以迫使其参加大陆系统。更具体来讲,沙皇同意从俄土战争时占领的瓦拉几亚和摩达维亚撤走。原先被俄国将领乌沙科夫及森亚文占领的爱奥尼亚群岛和卡塔罗,也将移交法国。为了补偿沙皇的损失,拿破仑答应让沙皇的德国亲戚统治奥尔登堡公国和其他一些小国。与普鲁士签订的条约则剥夺了她大半的领土:科特布斯割让给萨克森,易北河左岸则分封给新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比亚韦斯托克则割给俄罗斯(此举让俄罗斯建立了贝洛斯托克州),而普鲁士在第二次及第三次瓜分波兰时所占的领土,则转交给半独立的华沙大公国。此外,普鲁士还被迫削减军力至四万人,并罚款一亿法郎。塔列兰曾建议拿破仑应签订温和的条款,但遭拒绝;该条约也标志着一个重要阶段:他开始疏远皇帝。许多普鲁士和俄罗斯的观察家都认为,该条约不但不平等,同时也是污辱。俄军拒绝遵从拿破仑的指令,尤其是在里斯本事件中,他们更向全欧洲表达此意见。俄国皇室阻挡了拿破仑欲与沙皇的姊妹结婚的计划。由于沙皇开始允许中立国在俄国港口停靠,两国的合作在1810年急转直下。1812年,拿破仑横越尼曼河,开启俄法战争,终结了同盟的最后希望。蒂尔西特条约的规定下,普鲁士损失了近半的领土。原先统治的一千万人,不足五百万人居住在普鲁士新的国界内。原先每年达四千万的税收,亦下降了极大的比例;因为割让出去的省份,正是那些是最富有和最肥沃的部分,且占原先总税收极大比例。另外,普鲁士在瓜分波兰时所得到的领土也几乎全被夺走。普鲁士前盟友萨克森则接收了这些领土;以及东方有力的盟邦俄罗斯更是得到包含二十万人人口的领土。以下是蒂尔西特条约强迫普鲁士割让的领土:

相关

  • 沙利度胺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又名反应停、酞咪脉啶酮、沙利窦迈、赛得(Thado),是研制抗菌药物过程中发现的一种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曾经作为抗妊娠呕吐反应药物在欧洲和日本广泛使用
  • 艾宾浩斯赫尔曼·艾宾豪斯(德语:Hermann Ebbinghaus 1850年1月24日-1909年2月26日),是德国心理学家。他是第一个描述学习曲线的人,他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并以发现遗忘曲线和间距效应而闻
  • 安布罗斯圣盎博罗削(拉丁语:Sanctus Ambrosius,意大利语:Sant'Ambrogio,英文中常作 Ambrose,约340年-397年4月4日),罗马公教(天主教)神职人员,任米兰主教,4世纪基督教著名的拉丁教父之一。他也是
  • 中性理论中性演化理论全称为分子演化的中性理论(英语:Neut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简称为中性理论。是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在1968年早期所提出的一种演化理论。这个理论认
  • 卡马尔格坐标:43°32′N 04°30′E / 43.533°N 4.500°E / 43.533; 4.500卡马尔格(法语:Camargue)是一个位于法国南部阿尔勒附近,罗讷河注入地中海处的三角洲地带的传统地区,也是法国少见
  • 托德亚历山大·罗伯图斯·托德,托德男爵,OM,FRS(苏格兰盖尔语:Alexander Robertus Todd, Baron Todd,1907年10月2日-1997年1月10日),出生于格拉斯哥,苏格兰化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
  • 郁金香革命郁金香革命(亦作“黄色革命”,“柠檬革命”,或称第一次吉尔吉斯革命),指2005年2月27日和3月13日的议会选举之后,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阿斯卡·阿卡耶夫及其政府的倒台。
  • 微处理器印刷电路板通过:微处理器(英语:Microprocessor,缩写:µP或uP)是可编程特殊集成电路。一种处理器,其所有组件小型化至一块或数块集成电路内。一种集成电路,可在其一端或多端接受编码
  • 1184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壬午壬午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9个。前一位是辛巳,后一位是癸未。论阴阳五行,天干之壬属阳之水,地支之午属阳之火,是水克火相克。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19年称“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