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二项建设
✍ dations ◷ 2025-10-19 19:08:44 #十二项建设
十二项建设指的是台湾在第七期经建计划期间除十大建设外展开的12项重大建设,建设期间涵盖1980年至1985年。十大建设与十二项建设都是以基本建设为主,但十大建设较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十二项建设则加入农业、文化、区域发展等方面的计划。十二大建设内容共有:十二项建设不能算是全面成功的计划。据李国鼎回忆:“十二项建设大部分只有项目,没有经过具体研究,也没有完成期限。而且,它与十大建设如出一辙,宣布时不知财源何在。”例如新市镇开发几乎完全失败(如林口新市镇与高雄市大坪顶特定区),横贯公路因环保及效益未能如计划开辟等。另外,1994年1月10日,行政院院长连战于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总理纪念月会宣示十二项建设计划。
相关
- 伊拉克战争伊拉克 (复兴党政权)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伊拉克地区 Supreme Command for Jihad and Liberation 纳克什班迪教团军 Tanzim Qaidat al-Jihad fi Bilad al-Rafidayn Islamic Sta
- 阿拉伯语阿拉伯语(اَلْعَرَبِيَّةُ al-ʻarabiyyah 或者 عربي/عربى ʻarabī ),中文也称阿拉伯文,是除了英语和法语之外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 乘务员乘务员是交通运输工具上的服务人员概称。一般交通运输工具的服务人员,可称为组员或机组人员(Crew),依其工作范围区分,大概可区分为前舱与后舱。前舱通常指驾驶舱,在前舱服务的人员
- 谬误谬误谬误论证(argument from fallacy)又称争论逻辑、诉诸逻辑(英语:argument to logic,拉丁语:argumentum ad logicam)、谬误谬误(fallacy fallacy)、谬误学家的谬误(fallacist's fallacy),
- 诉诸后果诉诸后果(英语:appeal to consequences;拉丁语:argumentum ad consequentiam)是一种非形式谬误,主张由于某结果是好的,因此它是对的;或某结果是坏的,因此是这件事是错的。此与一厢情
- 高鸿钧高鸿钧(1963年8月-),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县,中国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7年,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现合肥师范学院)物理系。1991年、1994年先后获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硕士
- 恩格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语:F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
- 压强梯度力压强梯度力事实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力”,它其实是由于气压不同而产生的空气加速度(即单位质量所受的力)。它是产生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的空气加速度的原因,产生风。在气象
- Trados塔多思(SDL Trados)是一款电脑辅助翻译软件,由德国Trados GmbH公司开发,现由语言服务供应商SDL国际发布。Trados GmbH公司由约亨·胡梅尔(Jochen Hummel)和希科·克尼普豪森(Iko Kn
- 罗伯特·罗森罗伯特·罗森(英语:Robert Rossen,1908年3月16日-1966年2月18日),美国编剧、电影导演和制片人,其电影生涯横跨了将近三十年。罗森在华纳的电影主要描述工人、歹徒和敲诈勒索者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