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筒座

✍ dations ◷ 2025-04-28 14:59:59 #唧筒座

唧筒座(英语:Antlia)是南天星座之一。拉丁语义“泵”;代表气泵。星座于18世纪经尼古拉·路易·拉卡伊创立,原名为“Antlia Pneumatica”,后由约翰·赫歇尔缩减成现在的名称。唧筒座所在位置靠近旧星座南船座,唧筒座在北纬49度线以南可视全貌。

唧筒座光芒黯淡,最亮的恒星是疑似变星的橘色巨星唧筒座α,视星等为4.22至4.29。唧筒座S属交食双星系统,其亮度会因其中一颗星在另一颗星前方通过而变化。两颗星的距离非常近,拥有共有包层,所以之后必将融合成一颗。唧筒座内已确知HD 93083和WASP-66存在系外行星,此外星座内还有螺旋星系NGC 2997和唧筒座矮星系。

法国天文学家尼古拉·路易·拉卡伊在1751年至52年间最早使用法语“la Machine Pneumatique”(气动泵)一词来描述这个星座,用意是纪念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潘所发明的气泵。拉卡伊于在好望角逗留的两年间观察了差不多一万颗南天恒星,并把它们分类,还为欧洲不能观察到的南半天球未开发区域创造了14个星座。除了一个以外他都用象征欧洲启蒙时代的各种仪器来命名。拉卡伊于1763年在他的星图上把星座的名字拉丁化成“Antlia pneumatica”。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于1844年提出将二字的拉丁文名称缩减成一字,并指出拉卡伊本人有时也会使用自己星座的简称。这项提议获得了普遍采用。国际天文联会于1922年正式通过唧筒座成为现代88星座之一。

古希腊人虽然因为唧筒座的恒星高于水平线而可以观察到它们,但是它们实在太黯淡了,因此并没有被归入任何的古代星座里。现时组成唧筒座的恒星位于由古代星座南船座所覆盖的区域,南船座所代表的是希腊神话中阿尔戈英雄的船阿尔戈号,但是由于南船座实在太巨大了,因此拉卡伊在1763年把它分割成数个较小的星座。伊恩·里德帕夫(英语:Ian Ridpath)在报告中指出由于唧筒座恒星的亮度都太低,因此它们不是南船座古典描述的一部分。

中国天文学家能够在他们的纬度观察到在现代属于唧筒座的恒星,并把它们归给两个不同的星宿。唧筒座南部的数颗恒星属于翼宿的星官“东瓯”,代表中国南方的古国。而唧筒座ε、η和θ则属于张宿的星官“天庙”,而天庙同时也包含现代罗盘座的恒星。

唧筒座的面积为238.9平方度,因此占全天球的0.59%,面积上在现代88星座中位列第62名。它在南天的位置使得北纬49度线以南的人都能观看整个星座。长蛇座占据整个唧筒座的北部边界,而罗盘座、船帆座和半人马座分别位于唧筒座的西、南、东边。由国际天文联会所采纳的唧筒座三字母缩写为Ant。正式的星座边界由比利时天文学家尤金·德尔波特于1930年制定,形状是十二边的多边形(见右上资料盒的附图)。这些边界位处赤道坐标系统的赤经坐标09h 26.5m至11h 05.6m之间,以及赤纬坐标−24.54°至−40.42°之间。

拉卡伊以拜耳命名法把α到θ分配了给9颗恒星,其中两颗邻近的恒星同时以ζ为名。本杰明·阿普索普·古尔德后来添加了以ι命名的第10颗恒星。唧筒座β和γ(今HR 4339(英语:HR 4339)和HD 90156(英语:HD 90156))于1930年边界勾划时被归入了一旁的长蛇座。在唧筒座的边界内共有42颗恒星的视星等亮于或等于6.5。唧筒座最亮的两颗星唧筒座α和ε的光芒中都带有少许红色。唧筒座α(中名近天纪增二)是一颗橘色的巨星,其恒星光谱分类为K4III,并疑似是一颗变星,亮度介乎4.22至4.29之间。离地球的距离为370±20光年。估计它的光度为太阳的480至555倍,它最有可能是一颗的正在衰老的恒星,现时在增亮的过程中,准备在所有核心燃料都转化成碳后变成一颗米拉变星。唧筒座ε离地球的距离为710±40光年,它的光谱型为K3IIIa,是一颗零龄主序后的橘色巨星,膨胀后的半径为太阳半径的69倍,光度相等于约1,279个太阳。它的亮度有着轻微的变化。唧筒座ι在唧筒座的另一端,它也是一颗橘色的巨星,光谱型为K1III。

唧筒座δ是一组联星,位于唧筒座α附近,距地球430±30光年。主星是一颗蓝白色的主序星,光谱型为B9.5V,视星等为5.6;而伴星则是一颗光谱型为F9Ve恒星,视星等为9.6黄白色的主序星,。唧筒座ζ是一组远距光学双星。其中较亮的唧筒座ζ1距地球410±40光年,视星等为5.74,是货真价实的一组联星,由两颗白色主序星所组成,它们的视星等分别为6.20和7.01,两者相隔8.042角秒。较暗的唧筒座ζ2(英语:Zeta2 Antliae)则距地球380±20光年,视星等为5.9。唧筒座ε也是一组双星,主星为一颗黄白色恒星,光谱型为F1V、视星等为5.31,而伴星的视星等则为11.3。唧筒座θ同样也是一组双星,最有可能是由一颗A型主序星和一颗黄色巨星组成。唧筒座S是一个互食双星系统,它的视星等变化范围为6.27至6.83,变化周期为15.6小时。这个系统被归类为大熊座W型变星,其中主星的温度比伴星高,而视星等的下降是由后者在前者前方通过所引起的。从轨道周期可以计算出成分恒星的性质,计算结果指出主星的质量为太阳的1.94倍,直径则为2.026倍,而伴星的质量为太阳的0.76倍,直径则为1.322倍。由于系统两颗恒星间存在共有包层,能够分享恒星材料,因此两者的光度与光谱类型都相近。天文学家认为这个系统的年龄在50至60亿岁之间。这两颗恒星最终会合而为一,形成一颗高速自转的恒星。

唧筒座T(英语:T Antliae)是一颗黄白色的超巨星,光谱型为F6Iab,它也是一颗经典造父变星,视星等变化范围为8.88至9.82,变化周期为5.9天。唧筒座U是一颗红色的C型碳星,它也是一颗不规则变星,视星等变化范围为5.27至6.04。它距地球约900光年,光度约为太阳的5,819倍。唧筒座BF是一颗矮造父变星,它的视星等变化只有0.01。唧筒座AG是一颗不寻常的热变星,它的光谱型为B9.5Ib-II。它正在经历激烈的质量流失,它是一颗独一无二的变星,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变星分类,视星等变化范围由5.29至5.83,变化周期为429天。唧筒座UX(英语:UX Antliae)是一颗北冕座R型变星,视星等的基准线在11.85左右,它会不规则地变暗,最暗能到18.0以下。它是一颗既光亮又遥远的超巨星,光谱跟黄白色的F型主序星相似,但是它几乎没有氢。

HD 93083是一颗橘色的矮恒星,光谱型为K3V,它比太阳小,温度也比太阳低。它有一颗行星,是由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以径向速度法于2005年发现。行星的大小与土星相若,环绕恒星一周需时137天,轨道平均半径0.477天文单位。WASP-66是一颗像太阳的恒星,光谱型为F4V。它有一颗质量为木星2.3倍的行星,每4天围着它走一圈,这颗行星是在2012年用凌日法发现的。DEN 1048-3956是一颗棕矮星,光谱种类为M8,距地球约13光年。由于视星等17的它实在太黯淡,所以肉眼不能看见。它的表面温度在2,500开尔文左右。天文学家于2002年侦测到两个持续4至5分钟的耀斑2MASS 0939-2448(英语:2MASS 0939-2448)是一个拥有两颗既冷且暗的矮星的系统,有可能它们的有效温度分别约为500和700开尔文,质量约为木星的25和40倍,也有可能它们的温度都在600开尔文,质量都是木星的30倍。

唧筒座内有不少黯淡的星系,其中最亮的是视星等为10.6的NGC 2997。它是一个正面朝向地球且旋臂宽松的螺旋星系,星系分类为Sc。尽管大部分业余的天文望远镜中都难以区分,但是它在照片上呈现出由年轻恒星组成的明亮星团和不少昏暗的尘埃带。视星等为14.8的唧筒座矮星系于1997年被发现,是一个属于本星系群的矮椭球星系。

唧筒座星系团(英语:Antlia Cluster)(又名阿贝尔S0636)是一个位于长蛇-半人马座超星系团的星系团。它是继室女座星系团和天炉座星系团第三接近本星系群的星系团。这星系团离地球的距离为40.5至40.9百万秒差距(132.1至133.4百万光年)。它位于唧筒座的东南角,星系团中最显著的是两个巨大的椭圆星系NGC 3268和NGC 3258(英语:NGC 3258),两者分别是南部子团和北部子团的主要星系,而整个星系团共有星系234个。

天球赤道座标:星图 10h 00m 00s,−30° 00′ 00″

相关

  • 脚趾是人或一些动物的脚上的指头。人的脚趾的背部受指甲的保护,其他动物则演变成爪。人类脚趾在生理学上扮演的意义不亚于双手,在演化学的研究中相当重要。现代人的双脚绝大多
  • 2005年 因斯布鲁克第二十二届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05年1月12日至1月22日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与塞费尔德举行。这是因斯布鲁克第二次主办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主办国家/地区(奥地利
  • 华东行政区 (1949–1954)华东行政委员会是1953年至1954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华东地区的代表机关。1953年1月1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改变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军政委员会)机构与任务的决定》,华
  • 硫酸钆硫酸钆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Gd2(SO4)3,存在无水物和八水合物。用硫酸溶解氧化钆,可以得到硫酸钆。 Gd2O3 · GdCl3 · Gd2(SO4)3 · Gd2(SeO4)3 · Gd2(CO3)3 · Gd(NO
  • 李科克李科克,FRSC,全名斯蒂芬·利科克,又译斯蒂芬·里柯克(英语:Stephen Leacock,1869年12月30日-1944年3月28日),加拿大幽默作家、麦吉尔大学政治经济系主任,经济学家。李科克生于英格兰汉
  • 圣方济各·沙雷氏圣方济各·沙雷氏(法语:François de Sales,圣公会译作圣法兰西斯·沙里士;1567年8月21日-1622年12月28日),最小兄弟会(英语:Minim (religious order))会士及方济嘉布遣会会士,是一名罗
  • 糖霜谱《糖霜谱》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糖的专著,中国宋代王灼著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全文共七篇。其中仅首篇有标题“原委第一”,叙述糖霜概况及源由。自第二篇以后均无标题,其主要内容
  • 相家漾相家漾是一个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县的湖泊,面积约为1.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为2米。
  • 湖北利川事件湖北利川事件或称冉建新事件,发生在2011年6月9日,湖北利川市数千民众因反贪局长冉建新在双规时突然死亡而围攻市政府大楼。利川市前反贪局局长冉建新于2010年11月被市委书记以
  • 安德烈·卡普莱安德烈·卡普莱(法语:André Caplet,1878年11月23日-1925年4月22日)是一位法国作曲家。出生于从勒阿弗尔到翁弗勒尔的一艘船上,是一名音乐神童。1901年他获得罗马大奖,名列拉威尔之前。后来他成为德彪西的好友和助手,为德彪西的许多乐曲做了配器工作(如《塞巴斯蒂安的殉难》,《儿童园地》等)。1910年到波士顿歌剧院任职,一战爆发后参军入伍,在战斗中受到毒气攻击,留下后遗症,1925年死于胸膜炎。卡普莱的作品是典型的印象主义风格,受德彪西影响很大。他最出色的作品是艺术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