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音多频

✍ dations ◷ 2025-10-22 04:08:09 #电话,电话信令

双音多频信号(Dual-Tone Multi-Frequency, DTMF),电话系统中电话机与交换机之间的一种用户信令,最常用于发拨号时送被叫号码。不过双音多频的发明,除了缩短拨号时间,也扩展了拨号之外的功能,例如自动总机、交互式语音应答。

在双音多频信号普及之前,电话系统中使用一连串的断续脉冲来传送被叫号码,称为脉冲拨号。脉冲拨号需要电信局中的操作员手工完成长途接续。由脉冲拨号到双音复频这几年转换期当中,新设计的电话机为了能兼容于两种系统,大都设计为复频/脉冲(TONE / PULSE)两用。

双音多频信号是贝尔实验室发明的,其目的是为了自动完成长途调用。因为传统的脉冲拨号,只能把信号送到电话接上的这一台电信交换机,但长距通话时,往往必须经由多台电信交换机才能完成,双音多频信号可以克服这个障碍,利用本来就用来发送声音的电话线发送用户的按键信号。

因为双音多频的发明,让自动总机与交互式语音应答得以发展,此类设备可以在接听电话后自动宣读预录的语音,再依据发话端的按键信号做相对回应。

双音多频的拨号键盘是4×4的矩阵,每一行代表一个频,每一列代表一个频。每按一个键就发送一个频和频的正弦信号组合,比如'1'相当于697和1209赫兹(Hz)。交换机可以解码这些频率组合并确定所对应的按键。

注意:ABCD四个字母并不使用于拨号键盘,但常做为机器对机器的控制信号,例如DTMF格式的来话显示。

欧式音调:

相关

  • 冬季奥运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季奥运会、冬奥,每隔4年举行一届,赛事的主要特征是在冰上和雪地举行的冬季运动,如滑冰、滑雪等适合在冬季举行的项目。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
  • 塞擦音塞擦音(affricate consonant),或破裂摩擦音,辅音发音方法的一种。由塞音及同一器官产生的摩擦音(经常是同一器官发出的辅音)构成。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
  • 诗蔻蒂诗寇蒂(Skuld),又译斯库尔德,是北欧神话中掌管命运的诺伦三女神其中之一(排行老幺),同时她也是女武神(valkyries)其中的一位,她的名字意谓著“必要性”。在诺伦三女神当中,诗蔻蒂掌管的
  • 保罗·布鲁斯保罗·布鲁斯(Paul Brousse 1844年1月23日-1912年4月1日)法国社会主义者,可能派领导人,在瑞士西北和洛林积极参与第一国际支部汝拉联盟,与无政府主义者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克鲁
  • 沙布莱山沙布莱山(英语:Chablais Alps;法语:Massif du Chablais)是欧洲的山脉,是西阿尔卑斯山脉的一部分,横跨法国上萨瓦省和瑞士瓦莱州,最高点海拔高度3,257米,山体由沉积岩组成。
  • 靶恩靶恩(符号为b,也简称为靶)是一种面积单位,原先用于核物理中描述原子核及核反应的截面,今天则用于所有高能物理学领域中描述任何散射过程的截面,并通常能代表细小粒子发生相互作用
  • 阿诺·阿图尔·瓦赫曼阿诺·阿瑟·瓦赫曼(德语:Arthur Arno Wachmann,1902年3月8日-1990年7月24日),德国天文学家,汉堡人。瓦赫曼在基尔大学学习天文学,1926年以恒星自行的博士论文获得学位。自1927年起
  • 阿兰·加西亚·佩雷斯阿兰·加夫列尔·路德维格·加西亚·佩雷斯(西班牙语:Alan Gabriel Ludwig García Pérez,1949年5月23日-2019年4月17日),生于利马,秘鲁政治家,秘鲁阿普拉党总书记,1985年至1990年和
  • 葡式三明治葡式三明治(葡萄牙语:francesinha)是起源于葡萄牙北部波尔图地区的一种特色三明治。以两片烘烤吐司夹入火腿、牛排、熏肠等各种肉类,表面盖上荷包蛋和奶酪,最后淋上酒和番茄底的
  • 李崇德李崇德(?-?),祖籍赵郡柏人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唐朝官员。李义府地位显赫之后,自称家族出自赵郡,与赵郡李氏叙辈份,那些品行不端的人无原则附合李义府,想着李义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