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式蛋挞

✍ dations ◷ 2025-05-19 17:35:41 #葡萄牙食品,澳门小吃,蛋浆甜品,西方甜食

葡式蛋挞(葡萄牙语:pastel de nata,复数形式 pastéis de nata),又称葡式奶油挞、焦糖玛琪朵蛋挞,粤港澳地区称葡撻,是一种小型的奶油酥皮馅饼,属于蛋挞的一种,焦黑的表面(是糖过度受热后的焦糖)为其特征。广泛地存在于葡萄牙与葡萄牙语圈国家,以及有大量葡萄牙移民的国家(例:美国、澳洲、加拿大、卢森堡和法国)。葡式蛋挞的葡语名意思是奶油糕点。它的葡语别名叫 pastel de Belém(复数形式 pastéis de Belém),意思是“贝伦区糕点”。

葡式蛋挞最早由19世纪葡萄牙里斯本贝伦区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的修女发明,1820年代修道院关闭。自1837年开始,原来的蛋挞在世俗饼店 有售,因为店面位于里斯本贝伦区(Belém),那里卖的蛋挞称作贝伦挞()。今日,饼店已是贝伦区的旅游热点,时常游客排队购买葡式蛋挞。

1989年,英国人安德鲁·史斗(Andrew Stow)将葡式蛋挞带到澳门,改用英式奶黄馅并减少糖的用量之后,随即慕名而至者众,并成为澳门著名的小吃。1989年安德鲁在路环挞沙街一号开设安德鲁饼店,是葡式蛋挞的鼻祖。其后其分店开至两岸三地、日本、泰国、菲律宾及韩国,且仿制者不少。他与太太玛嘉烈1997年离婚后,太太则以玛嘉烈之名在澳门半岛经营一店,后来又和肯德基合作推出套餐。

葡式蛋挞可以热吃或冷吃。食用时可洒上肉桂、糖粉或生蛋等等。

1990年代末期,葡式蛋挞在台湾曾经是热门甜点,众多葡式蛋挞专卖店短时间大量开设,包括肯德基等均赶上此一热潮,葡式蛋挞顿时成为热门商品,甚至一度导致蛋价上扬,鸡蛋供应不足的地步,但也在短时间内热潮退去,甚至现今被认为是含有大量反式脂肪的不健康食物,很多饼店都不再供应葡式蛋挞。至于肯德基收掉葡式蛋挞专门店后,仍有在店面提供葡式蛋挞作为甜点。

葡式蛋挞过去在台湾暴起暴跌的历史,由此衍生出新词:“蛋挞效应”、“蛋挞现象”或“蛋挞化”等来形容这种短时间一窝蜂开店不久又迅速倒闭的现象。

相关

  • 伊努皮克语伊努皮克语(Inupiaq /ɪˈnuːpiæk/,Inupiat /ɪˈnuːpiæt/,Iñupiatun,Iñupiaq,Inyupiaq,Inyupiat,Inyupeat,Inyupik,Inupik,Inupiatun或Alaskan Inuit)主要由生活在美国阿拉斯加
  • 哥特小说哥特小说(英语:Gothic fiction或Gothic horror),十八世纪开始的英语文学流派。一般认为哥特小说的滥觞是霍勒斯·渥波尔所写的《奥托兰多城堡》。哥特小说可以说是西方人恐怖电
  • 能仁寺能仁寺可以指:
  • 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亦称扭力转换器,是在液力耦合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用来传递旋转动力。它将动力源(通常是发动机或电机)与工作机连接起来,可同液力耦合器一样起到离合器的作用,但不同的是
  • 十里冲站十里冲站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荷塘乡,是沪昆铁路上的火车站。车站由广州局集团株洲北车站管辖:197,仅办理专用线、专用铁路货运作业。车站主要服务中石化销售株洲石油分公司
  • 帆鳍鲉帆鳍鲉(学名:),又称背带长绒鲉,俗名钝顶鲉、济公,为辐鳍鱼纲鲉形目真裸皮鲉科的其中一种。本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安达曼海、斐济、台湾、日本、澳洲等海域。本鱼体延长,侧扁
  • 尤里·伊万诺维奇·德罗兹多夫尤里·伊万诺维奇·德罗兹多夫(俄语:Ю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Дроздов,1925年9月19日-2017年6月21日)是前苏联克格勃第一总局S局局长,信号旗特种部队创建者。1964年8月至
  • 杉田胜彦杉田胜彦(日语:杉田 勝彦/すぎた かつひこ ,1946年5月8日-),宫崎县出身,日本前男子篮球运动员,毕业于大阪商业大学。他曾代表日本国家队参加1972年夏季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获得第十四
  • 徐仁徐仁(1910年8月22日-1992年11月8日),安徽芜湖人,古植物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取得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46年取得印度勒克瑙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
  • 应用物理学杂志应用物理学杂志(),美国的一个学术期刊,由美国物理联合会发行,1931年创刊。该杂志最初为美国物理学会所有,前7卷刊名称作《物理学》。1937年,该期刊改由美国物理联合会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