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凯惜纳-黄鸣龙还原反应

✍ dations ◷ 2025-05-16 01:34:26 #沃尔夫-凯惜纳-黄鸣龙还原反应
沃尔夫-凯惜纳-黄鸣龙还原反应(Wolff-Kishner-Huang还原反应)是一个有机还原反应,羰基化合物(醛或酮)在高沸点溶剂如一缩二乙二醇中与肼和氢氧化钾一起加热反应,羰基还原为亚甲基。原来的反应过程是用醛酮、肼与金属钠或钾在高温加压或封管中进行,而后黄鸣龙将方法作了改进,用高沸点溶剂代替封管,碱金属单质也被其他碱(如甲醇钠)所替代,使得反应的操作变得更加方便。该反应的综述参见:。反应的可能机理如下:首先肼与羰基缩合生成腙,然后碱作用下氮上的质子脱去,双键位移,氮气离去,生成的碳负离子从水中夺取质子。氮气离去一步在热力学上推动了反应进行。哈佛大学化学系Fieser教授在Topics in Organic Chemistry书中提到过此改进方法的发现经过,现翻译如此。此改进纯属偶然。黄鸣龙当时从中央研究院跑美国做访问学者。跟随费塞(Louise Fieser)做研究。费塞让黄做一个Wolff-Kishner实验, 黄开始反应后临时有事去纽约,临行前让隔壁一个黎巴嫩籍的同学帮忙照看反应。黄走后数日,处在回流中的烧瓶软木塞逐渐松动,开了个口子。黎巴嫩同学因为只答应照看反应,从而没有帮忙把软木塞扶正。其结果是反应物中的肼和生成的水全跑光了。黄回来一看非常意外,但很快他发现产率很高。在他给费塞的实验报告上写道:反应未正常完成,但产率很好。于是黄鸣龙改进法就这样被发现了。这个改进的意义在于使所需时间从50个小时缩短至3小时,产率从40%提高到90%,论文发表以后迅速成为标准方法。黄的改进之处在于令水和过剩的肼蒸发掉,然后反应混合物可以顺利地升温到所需的温度。而反应使用的乙二醇并不是黄的独创,而是Soffer的发明的。

相关

  • 绿藻绿藻可以指:
  • 量子相干在物理学里,相干性(coherence)指的是,为了产生显著的干涉现象,波所需具备的性质。更广义地说,相干性描述波与自己、波与其它波之间对于某种内秉物理量的相关性质。当两个波彼此相
  • 胆酸胆汁酸,英文是bile acids,缩写为BA,为胆汁的主要有机成分,是几种结构类似的类固醇酸的统称。在人类的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是主要的存在形式,在胆汁的pH环境下,几乎均以钠盐或钾盐的
  •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定义至今仍有争议,一般是指能够长期或周期性在水中或水分饱和土壤中正常生长的植物,如苔藓、蕨类、大型藻类及部分种子植物等;于园艺与水族造景,常见的种类大多为种子
  • 肉冻肉冻 (aspic) 是一种菜肴,做法是将清汤加工为类似果冻的形状,并在其中镶入肉块、蔬菜、水果等食物。肉冻和中餐水晶肴肉的做法相似。肉冻的详细配方在中世纪时就已经出现。20
  • 弗朗西斯·西蒙弗朗西斯·西蒙 CBE(英语:Francis Simon,1893年7月2日-1956年10月31日)是德国、英国物理化学家、物理学家。他设计了气体扩散法并证实了其用于分离同位素铀-235的可行性,对核武器
  • 禹(前2123年-前2055年),姒姓,夏后氏,传说名文命,后世尊称为大禹,五帝之一,也是三官大帝之一。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是黄帝轩辕氏玄孙,因在大禹治水中成功治理洪水之患的故事而广为人知
  • 张伯伦亚瑟·内维尔·张伯伦,FRS(英语: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年3月18日-1940年11月9日),英国保守党政治人物,1937年5月至1940年5月担任英国首相,以其绥靖主义外交政策闻名,并于193
  • PMP22WUT, 3NR3, 4A1H, 4A1Y, 4A8Z· fatty acid binding髓鞘蛋白P2(英语:Myelin P2 protein)是一个由人类基因 PMP2 编码的蛋白质。
  • 简水生简水生(1929年10月25日-),中国光纤通信和电磁兼容专家。生于江西萍乡。1953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光波技术研究所所长、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