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狮

✍ dations ◷ 2025-08-13 18:22:34 #古动物,狮,更新世哺乳类,欧洲史前哺乳动物,亚洲史前哺乳动物,北美洲史前哺乳动物


M. Boule & L. De Villeneuve, 1927

Baryshnikov & Boeskorov, 2001

穴狮(英语:)是一种已经灭绝的豹属物种,在第三次克罗默尔间冰期(英语:Cromerian interglacial)于欧洲出现,少于 600,000 年前。它们与现代狮子拥有同样的祖先,是住在洞里的肉食性猛兽,捕食大地獭、小型的啮齿动物、及其他草食动物等。穴狮在1万3千年前灭绝。

穴狮()本来被视为是现代狮的亚种,因此原被命名为 。然而,颅骨与齿式解剖学上的差异足以将穴狮独立为一新种系统发生树上的研究成果同样也支持这项理论。

穴狮在莎勒冰期(英语:Saalian glaciation)晚期或艾木间冰期(英语:Eemian)早期时演化自原始狮(原始狮则是出现于 700,000 年前的欧亚大陆)。在波兰发现的穴狮骨头碎片经放射性碳定年法判定年代大约于魏奇塞冰期(英语:Weichselian glaciation)的早期至晚期,大约是 109,000 至 57,000 年前。欧亚大陆上的穴狮大约于 14,900 至 14,100 年前绝种。白令陆桥上的穴狮则在 13,800 至 13,300 年前魏奇塞冰期结束时绝种。

由化石残骸上的线粒体DNA分析显示美洲拟狮为穴狮的旁系群,约由 340,000 年前被困在柯迪勒拉冰盖(英语:Cordilleran Ice Sheet)南方的穴狮族群分支演化而来。下面的支序分类表示了穴狮与其他豹属物种的关系:

孟加拉虎

†穴狮

穴狮时在旧石器时代常以石洞壁画、象牙雕刻、黏土塑像的形式呈现,这些遗物代表着穴狮也可能出现于旧石器时代的宗教仪式当中。在法国肖维岩洞(约 30,000 年前)描绘了一对走在一起的穴狮,其中一只的体型略小于另一只,而体型较大的个体则绘有阴囊,但不具有鬃毛。这代表穴狮和现代狮子不一样,它们可能不具有明显的鬃毛。

在被独立为一种时,穴狮曾是狮子所有亚种中体格最大的之一,1985 年在德国西格斯多夫市附近发现的一只成年雄性洞穴狮化石表明,其及肩身高约1.2米(3.9英尺),身长2.1米(6.9英尺)(不含尾巴),这大致相当于一头体型相当大的现代狮子。实际上,这只洞穴狮并不是同类中最大的,因此可以推断,洞穴狮要比现代狮子大5%到10%,但比较早期的原始狮()还有之后的美洲拟狮小。和现代狮子一样,雌狮的体型较雄狮小

穴狮生活在一些开阔的环境如猛犸草原(英语:mammoth steppe)或是北方针叶林。它们的骨骼多半与洞鬣狗、洞熊和旧石器时代文物一同在洞穴中发现。穴狮可能为独居性的掠食者。

从化石中胶原蛋白样本的同位素分析显示穴狮主要以洞熊幼崽、驯鹿与其他鹿科为主食,尤其是驯鹿。其他可能的猎物包括大角鹿、欧洲马鹿、麝牛、西伯利亚野牛、幼年披毛犀以及幼年猛犸象。

相关

  • 幽浮学幽浮学(Ufology)或飞碟学或UFO研究是指对不明飞行物体(UFO)报告、目击事件、物理现象与相关奇异现象的各种研究。尽管多年来,幽浮出没的报告都一直受到政府、独立团队及科学家等
  • 寡突胶质细胞寡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是一种神经胶质细胞,最早由西班牙医学家皮奥·戴尔·里奥·霍尔特加(英语:Pío del Río Hortega)于1921年报导。寡突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在中枢神
  • 记忆效应记忆效应(英语:memory effect)是一种发生在某些充电电池上(如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经过多次充电后导致电池容量减少的现象。当镍镉电池(NiCd)或镍氢电池(NiMH)在多次没有完全放电的情
  • 黄永刚Gustus L. Larson纪念奖 2003年 梅尔维尔奖章(英语:George W. Melville#Melville Medal) 2004年 工程科学学会青年学者奖 2006年
  • 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简称灾防科技中心、灾防中心)为中华民国科技部的行政法人型的研究机构,位于新北市新店区。负责结合上、中、下游研发能量,并强化提升灾害防救科技水准,以及
  •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英语: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是全球36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米埃特堡(Ch
  • 磺酸酯磺酸酯为磺酸的有机酯,都含有-SO2O−官能团。磺酸酯具有通式:SO2O。如基团为甲基,基团为三氟甲基,则化合物为三氟甲磺酸酯。由于SO2O−基团在SN1,SN2,E1和E2反应中是一个良好的离
  • 七氧化二锝七氧化二锝(Tc2O7),又称氧化锝、氧化锝(Ⅶ)或高锝(酸)酐。七氧化二锝是锝最常见的氧化物,呈黄色。七氧化二锝和一般的金属氧化物不同。一般的金属氧化物若能溶于水,会呈碱性。但七
  • 声闻声闻(巴利文:Sāvaka;梵文:Śrāvaka),佛教术语,是以佛陀为师,遵从佛陀的言传身教,持戒修行证得沙门果的人。原意是倾听者,或更广义地解释为“信徒”。根据巴利圣典《中部·基多山经》
  • 木曾郡木曾郡(日语:木曽郡/きそぐん  */?)为长野县的一郡。现辖有以下3町3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