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缢痕

✍ dations ◷ 2025-04-04 07:37:16 #次缢痕
次缢痕,可见于染色体中,是指除了主缢痕即丝以外的缢痕。在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只能在主缢痕位点弯曲。 次缢痕对于鉴定细胞核内单个染色体很有用。在细胞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有0-4个次缢痕位点。这些缢痕的某些部分意味着核仁形成位点,称为核仁组织区。" 核仁的形成发生在NOR区域。次缢痕也包含合成18S,5.8S,28S等rRNA的基因。核仁组织区出现在随体染色体(或称为卫星染色体)上。在人的细胞核中,随体染色体有:13,14,15,21,22。

相关

  • 表皮系统外皮系统包覆在生物体的表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的分界,并且保护生物体免受外来物的侵犯。以单细胞生物而言,外皮即是细胞膜及黏附在胞膜外的分泌物,然而,细菌则有细胞壁来维持细
  • Pliny the Elder盖乌斯·普林尼·塞孔杜斯(拉丁语:Gaius Plinius Secundus,23年-79年8月24日),常称为老普林尼或大普林尼,古罗马作家、博物学者、军人、政治家,以《自然史》(一译《博物志》)一书留名
  • Hymenolepis diminuta缩小膜壳绦虫(学名:Hymenolepis diminuta)是一种食源性(英语:Foodborne parasites)寄生虫, 属于绦虫纲圆叶目,可引致膜壳绦虫病(hymenolepiasis)。这种线虫以昆虫作中间宿主,最终会感
  • 代词代名词'在语言学和语法学中是指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词(是否附加限定词各个语言不同),如中文的“你”、“我”、“他”,英文的 “pronoun”法语的“nous”、“elle”等。问
  • 巴登大公国巴登大公国(德语:Großherzogtum Baden)是德国西南部莱茵河东岸曾经存在的一个大公国,国祚由1806年至1918年。巴登地区原为士瓦本地区的一部分,于12世纪开始以巴登藩侯国的名称出
  • 伊藤正男伊藤正男(日语:伊藤 正男/いとう まさお Itō Masao,1928年12月4日-2018年12月18日),日本神经科学家,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研究所主任。他曾获得2006年格鲁伯神经科学奖和1996年日本
  • 阎锡蕴阎锡蕴(1957年2月-),中国纳米生物学家。河南开封人,1983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今郑州大学医学部),1993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蛋白质
  • span class=nowrapNdsub2/sub(SOsub4/sub)sub&g硫酸钕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d2(SO4)3。用硫酸溶解氧化钕,可以得到硫酸钕;金属钕、碳酸钕、氢氧化钕和硫酸的反应也能得到硫酸钕:反应之后,溶液蒸发,即可得到硫酸钕的水合物
  • 伊朗伊朗宗教 (2011)伊朗是一个伊斯兰共和国,什叶派穆斯林占伊朗人口的 90-95%,逊尼派和苏菲派穆斯林约占5-10%。其他宗教约占0.6%。包括巴哈伊教、曼达安教、琐罗亚斯德教(祆教)、犹太
  • 对白对白(英语:Dialogue),又称台词,是戏剧脚色的对话言词。在剧本写作中,占有重要构成部分。独自一个人的对白称为独白,尤其是表露自己所感所思的独白则称为内心独白。传统戏剧歌唱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