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镇 (马鞍山市)

✍ dations ◷ 2025-11-26 04:38:23 #博望区,马鞍山市乡镇

坐标:31°33′N 118°50′E / 31.550°N 118.833°E / 31.550; 118.833

博望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原属当涂县)下辖乡镇之一,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北方大家士族南迁,于扬州郡侨居,仍以原籍郡县称呼其新居之地,形成一大批侨置郡县,其中来自河南南阳郡的侨民在横山脚下建立了博望县及湖阳县。乃为博望此名存在之始,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博望话属于吴语宣州片的太高小片。

古代最初居住在当涂县境内的应是古越人。据《史记》记载,周夷王时楚国熊绎之玄孙熊渠曾兴兵伐扬粤,并将此地封给自己的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后来因害怕周厉王的讨伐,又去王号而称麋侯。据今人蒙文通考证,越章王的国都丹阳就在今当涂境内,疑即现在的丹阳镇。执疵后来做了楚王,即熊延。后来越人又夺回了这块土地,《越绝书》载越有麋王,当即故楚麋侯所居之地后入于越,越以封其子弟,沿其旧名称麋王。楚怀王时,楚国又乘越国内讧灭掉了麋王之国,楚考烈王时将它封给了春申君黄歇。秦灭楚后,秦始皇徙越人于此,置鄣郡。鄣者,章也,是鄣郡为古越章王地无疑也。汉武帝更名为丹阳郡,是仍其旧名也。据上可知,当涂境内先后反复为越人楚人之地,吴越同族,越人之语及古之吴语,是一种为楚人所不通语言,有《越人歌》为证(见《说苑.善说》)。因此在先秦,处于“吴头楚尾”的当涂显然为越楚两个民族的杂居之地,越人是土著,楚人是外来的,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是肯定是存在着的。当涂境内的越人一直到三国孙权时还存在,当时被称为“山越”。可以说,在晋代以前,当涂方言虽然经历了楚语的冲击,但基本上还是以吴(越)语为主。

在《当涂方言的分区》(方言学会2005年苏州年会提交论文)一文中,作者把当涂县境内的方言划分为沿江、官圩、薛津、博望、湖阳5个区,其实这5个小区可以合并为3个大区,即将薛津并入官圩,将博望、湖阳合并为滨湖区。这样,沿江区包括城关在内的濒临长江的6个乡镇(西河乡是无为县移民的方言岛),官圩区的范围最大,包括大官圩的全部以及周边地区总共22个乡镇,滨湖区濒临石臼湖,包括3乡镇。

滨湖区是吴语色彩最明显的一个区,与本县其他地方的人语言交流十分困难,民俗也与别处不同。这个区位于石臼湖沿岸,东邻江苏溧水,南接江苏高淳。从语音上看,本区共同点即入声分阴阳;古日母字有文白读,白读声母是n,例如“揉”,文读音zəɯ,白读音niø;韵母鼻化音不明显,有时变成纯口音韵母,如博望“官”koⁿ / ko、“关”kueⁿ / kue,湖阳“班”pie、“关”tɕye、“权”hʑø;从词汇上看,本区“外祖父”说成“家公”,“外祖母”说成“家婆”,而不像其他地方说成“家爷爷”、“家奶奶”;“昨天”说成“上家”、“上日”,而不像其他地方说成“昨家”、“昨朝”。此外,本区的湖阳古微母字今白读声母是m。例如“晚”mie,“望”mɑŋ;“鱼”、“女”、“米”、“二”都读n,“五”读ŋ;“男的”、“红的”的“的”音“佬”lɔ。本区的博望“雷”读音同“楼”ləɯ,“推”读音同“偷”tʻəɯ。博望是著名的“刃具之乡”,从事铁工和锡工的工匠比较多,过去在当地工匠中还通行一种“黑话”,在《当涂博望地区铁业社群行话初探》(方言学会1989年湖南大庸年会提交论文)一文中有具体阐述。

博望是有名的“刃具之乡”,在改革开放之前,博望人多从事铁业,以“博望三刀”(菜刀、剪刀、镰刀)而闻名。

另外博望的各种小吃也很多,最为人所知的是博望的香菜。

相关

  • 伊本·路世德阿布·瓦利德·穆罕默德·伊本·阿马德·伊本·鲁世德(阿拉伯语:أبو الوليد محمد ابن احمد ابن رشد‎,1126年-1198年12月10日),又译为阿威罗伊、亚维侯
  • 贵霜帝国贵霜帝国(梵语:कुषाण राजवंश;巴克特里亚语:.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EB Garamond","EB Garamond 12","Foulis Greek",C
  • 火灾旋风火灾暴风(英语:Firestorm),又称火风暴或火灾风暴,是大范围火灾本身所创造和维持的风力系统,是严重野火或山火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也会用来描述一般的巨型火灾 ,火灾风暴的确定特征必
  • 岩佐英治岩佐英治(日语:岩佐 英治/いわさ えいじ ,1964年6月7日-)是日本NHK福冈广播局所属的播音员。神奈川县出身。就读过神奈川县立横滨绿丘高中,毕业于东京大学。1988年进入NHK电视台。
  • 跨语检索跨语检索,或称“跨语资讯检索”(Cross-Language Information Retrieval,CLIR),其定义采用 Oard, D. W.在1997年发表的文章《Cross-Language Information Retrieval Defined》。
  • 台北十二景《台北十二景》,为在台日本人乡原古统的名所绘。作画时间约为台湾日治时代中后期的1927~1930年。作品为日治时期台北的12个名所以及城市生活。每幅作品上面有用行书标明各幅
  • 汪凤藻汪凤藻(1851年10月16日-1918年),字云章,号芝房,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人。清朝政治人物。汪凤藻早年就读于上海外国语言文字学馆英文班、京师同文馆,光绪九年(1883年)中癸未科进士,同年五
  • 伦斯特府伦斯特府(英语:Leinster House,爱尔兰语:Teach Laighean)是爱尔兰国会参众两院所在地,也是爱尔兰政治活动的转喻。 伦斯特府原为伦斯特公爵(英语:Duke of Leinster)的府邸。1922年成
  • 傅博 (足球教练)傅博(1965年2月28日-),已退役中国足球运动员,现任足球教练。傅博选手时期在辽宁队担任中场或前锋位置。在辽宁队教练李应发率领下,从1984年至1993年,傅博与马林、傅玉斌、董礼强、
  • 约瑟夫·瓦拉奇约瑟夫·瓦拉奇(Joseph Michael Valachi,1903年9月22日-1971年4月3日)是一名吉诺维斯犯罪家族(英语:Genovese crime family)的美国黑帮,他是第一个公开承认黑手党存在的意大利裔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