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农王

✍ dations ◷ 2025-05-16 22:19:29 #赫农王
希伦二世 (希腊语:Ἱέρων Β΄; 前307年 – 前215年),是西西里的希腊人。伊庇鲁斯联军统帅皮洛士远征西西里迦太基人时,担任他的部将。随着皮洛士离开西西里返国,希伦被叙拉古人推举为领导西西里希腊人的军事统帅,而后在前269年加冕为叙拉古国王。作为罗马的盟友,希伦二世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的扮演重要角色。另外,他与叙拉古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保持密切关系,曾经委托阿基米德鉴定金冠是否参杂质,成为浮体原理发现的契机。希伦的父亲希洛克利斯是私生子,他的家族宣称是前五世纪吉罗一世(Gelo)的后裔。当时叙拉古的前国王阿加托克利斯过世后,政局长期陷入不稳,加上迦太基人的攻势使叙拉古人节节败退,正好伊庇鲁斯摩罗西亚国王皮洛士应大希腊希腊城邦塔兰托所请求,来到意大利半岛与罗马人作战。于是叙拉古人就近于前278年请求皮洛士率军来援,并以来叙拉古王位以此回报,当皮洛士来到西西里率领叙拉古人对付迦太基人时,年纪轻轻的希伦已在皮洛士的帐下担任叙拉古部队的将领。也因为希伦的战争中突出的优异表现和才能,前275年皮洛士率军放弃西西里战线之后,群龙无首的叙拉古军自行推举年约30出头的希伦和另一位将军阿特米多鲁斯为叙拉古军统帅,希伦随后让自己家族人脉及党人进入叙拉古城中扩大势力,使他与反对派斗争时占了上风,尽管如此他行事仍相当温和且处置宽容得处,虽然叙拉古人自古对军头没有好感,但这次一致同意他掌握了叙拉古军政大权。希伦为了加强他的地位与力量,与叙拉古领导阶级的通婚,娶了勒普提涅斯(Leptines)的女儿菲里斯蒂丝(Philistis)为妻,倚靠亲家于国内的力量,希伦可以安心于国外亲自用兵。差不多同时,前国王阿加托克利斯的坎帕尼亚佣兵马麦丁人(Mamertines)很早前叛乱,还占领墨沙拿为其割据地四处掠夺,虽然在皮洛士讨伐下遭到重击而不敢造次,但随着皮洛士离开他们又开始到处肆虐。希伦观察到自己的军队中雇佣老兵并不可靠,存在哗变的可能性,因此他率领全军假意讨伐马麦丁人,在布阵中他让雇佣老兵组成第一战列,而自己率领叙拉古公民兵团在后方组成一个战列,他先让雇佣老兵先去与敌人作战送死,当凶猛的马麦丁人把佣兵打成溃不成军后,他赶紧率领公民兵团快速后撤,安然撤回叙拉古。在成功借由敌人之手铲除不安份的佣兵后,他重新招募听命于自己的佣兵巩固自己的地位安全。为了去除马麦丁人的威胁,希伦花了一段时间严格训练叙拉古公民兵团。希伦率领全军出发,并在米拉佐附近一场会战击败马麦丁人,俘虏了他们的领袖,马麦丁人元气大伤向罗马与迦太基请援,后在迦太基干涉下才幸免,根据地墨沙拿才未被希伦攻下。在这场胜利之后希伦被拥为“叙拉古及其盟友之国王”。在前264年,因马麦丁人向罗马人寻求帮助的缘故,罗马决定向西西里用兵。对此,希伦与迦太基人合作结盟,他与刚登陆西西里的迦太基将军汉诺合军围攻马麦丁人所占领的墨沙拿。罗马执政官克劳狄·考德克斯(Appius Claudius Caudex)所率的罗马军成功渡海进入墨沙拿,并出城分别与城外的联军进行墨沙拿战役,克劳狄·考德克斯决定先与希伦所率的叙拉古军作战。对于这场战斗,古希腊作家阿格里真托的腓里努斯(Philinus of Agrigentum)认为是罗马军大败退回城中,但另一位古希腊作家波利比乌斯则说当时是叙拉古军遭到击败,认为是腓里努斯记载错误。无论如何,战后希伦撤退回叙拉古,使罗马人最终赢得这场战役。克劳狄·考德克斯随后率军侵入叙拉古境内,直至叙拉古城下准备攻城。前263年,罗马元老院得知墨沙拿战役结果,决定把罗马两位执政官的军队都派往西西里对付叙拉古和迦太基,使当时西西里罗马军共约4万人以上。面对罗马庞大的军队与强大的军力,希伦二世决定与罗马讲和,而罗马也因为在西西里战场上补给问题大伤脑筋,希望叙拉古方面能提供帮助。双方很快缔结条约,条约中叙拉古需支付给罗马150塔兰同银币,双方结成盟约,明定叙拉古保留陶尔米纳以东的西南西西里岛的疆域。希伦透过这次外交,成功保存叙拉古城与自己的地位。直至前215年希伦二世逝世,叙拉古一直是罗马的盟友,经常在往后布匿战争中提供人员和物资帮助,他并保留一支有力的防御性舰队。古代作家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提到,希伦二世与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是亲友,两人保持良好关系,希伦二世资助阿基米德经费来进行研究,而阿基米德也经常用他的智慧帮忙解决希伦的疑难杂症。根据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De Architectura)的记述,希伦二世曾给金匠一个定额的黄金请他打造一顶金冠,准备来献给神明,金匠也完成这任委托,重量也相符先前契约中黄金的重量。然而之后吹哨者密控,金匠在金冠中以掺入等重的银来偷工减料,希伦二世相当愤怒,怀疑自己被骗了,就请阿基米德鉴定这事真伪。阿基米德一直在想鉴定的方法,就在他走进浴缸里洗澡的时候,看见满出去的水时,灵光一闪冲出门外,大叫:“尤里卡,尤里卡!”(希腊语:εύρηκα,意即“我发现了”),一时忘了自己是光着身体,原来阿基米德悟出利用浮力测量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方法,也就是阿基米德浮体原理。最后,判明金冠中确实含有银,阿基米德成功的揭穿了金匠的诡计。希伦二世与阿基米德私交甚密。当阿基米德醉心于几何与理论研究,认为机械的设计和发明非关紧要,一心只想把全副精力用于纯理论的学问,然而希伦鼓励阿基米德应该把理论付诸成,实际应用于工程上,来改善人民生活福祉。因此阿基米德在余兴之余设计许多精巧的机械,使他声名大噪,也使工程师的身份比学者身份更让当代人知名。有次,希伦二世委托阿基米德设计一艘长110米的超大型的三桅船“叙拉古号”(Syracusia),它能载1,600至1,800吨的货物,可乘载1,942人,据说甲板还可乘载200人士兵和许多投石机具。当巨大的叙拉古号建造完成后,就算用很大的人力也无法把船只拖出码头,阿基米德当时还设计另一项机具,让国王希伦二世一人轻轻拉了绳子,整艘船只就直直被拖出,这让希伦二世大为赞叹,直说“从今天起,阿基米德说什么,我们都该相信。”希伦二世还花了数年大规模重修整建叙拉古城的城防,依旧由阿基米德规划设计,城墙上还安装阿基米德设计的投石机与弩机。这套固若金汤的城防,前214年罗马舰队马克卢斯进行叙拉古围城战吃足大苦头,马克卢斯不得苦笑地承认:“这是一场罗马舰队与阿基米德一人的战争”。希伦与王后菲里斯蒂丝育有一子吉罗二世,希伦还让其子迎娶皮洛士的女儿涅柔斯(Nereis)。并在某一时间点让他登基与自己共治。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时,年迈的希伦二世仍一贯忠于罗马阵营,但在前216年坎尼会战战后罗马惨败,吉罗二世态度转变成迦太基支持者,古罗马史家李维认为吉罗二世有意发动政变,准备反抗其父的政策,但他突然去世使行动没有实行,吉罗二世祖急逝使人怀疑是希伦涉有重嫌。但波利比乌斯并没有提到这件事,反而说吉罗二世一生都谆从父亲的指导,认为服从父亲与亲情比什么都还重要。希伦活了相当长的时间,他长达约莫60年的统治时间,为叙拉古建设许多设施,如宙斯祭坛和扩建希腊戏院。波利比乌斯说在他任内没有依靠杀戮、放逐任一位叙拉古人来维持他的权位,也没有人想阴谋撼动他的地位,他也曾经想在公开场合引退,但都被叙拉古公民联合阻止。希伦留下美好的名声,于前215年逝世,王位由其孙希洛尼摩斯继承。

相关

  • 智能手表智能手表(英文:Smartwatch)是安装有嵌入式系统、用于增强基于报时等功能的腕部手表,其功能相似于一台个人数码助理。早期智能手表既可以执行计算(英语:Calculator watch)、翻译或者
  • 城邦城邦(古希腊语:πολις,古希腊语:,英语:Polis,复数形为πόλεις,,poleis),希腊文的字面意思是城市。它也代表了公民以及公民组成的群体。是古希腊一种政治共同体,以城市为单位形
  • 弗雷德·桑格诺贝尔化学奖(1958年) 皇家奖章(1969年) 盖尔德纳国际奖(1971年) 科普利奖章(1977年)弗雷德里克·桑格,OM,CH,CBE,FRS(英语:Frederick Sanger,1918年8月13日-2013年11月19日),英国生物化学家,曾
  • 乱码乱码指的是电脑系统不能显示正确的字符,而显示其他无意义的字符或空白,如一堆ASCII代码。这样所显示出来的文字统称为乱码。乱码是因为“所使用的字符的源码在本地计算机上使
  • 莨菪碱天仙子胺(Hyoscyamine)是一种托烷类生物碱,作为次级代谢产物存在于天仙子,曼德拉草,曼陀罗花,番茄和颠茄等茄科植物。药物阿托品就是天仙子胺经提取处理后得到的消旋产物,因此天仙
  • 苯乙醚苯乙醚,又称为乙氧基苯,是一种醚类有机化合物,具有醚类的化学性质(如易挥发、易爆、可以形成过氧化物);它同时也是一种苯的衍生物。用于有机合成中。无色油状有芳香气味的液体。难
  • 超导超导现象是指材料在低于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而这一温度称为超导转变温度(Tc)。超导现象的特征是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超导现象是指材料在低于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以目
  • 伊凡四世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俄语: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俄语:Иван Грозный),俄罗斯沙皇国的开创者。留里克王朝
  • 引脚引脚,或称接脚或管脚,是指电子元件的末端露出部分(导线或焊接垫)。用于连接其他元件或进行探测和分析。如CPU等元件微小的引脚也称为针脚,通常下弯而成“丁”字形,便于同面包板等
  • 普通命名法IUPAC命名法(英语: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chemical nomenclature)包括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一系列的命名法,它规定从有机到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