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醛

✍ dations ◷ 2025-08-29 20:37:31 #肉桂醛
肉桂醛(英语:Cinnamaldehyde),亦作桂皮醛,是一种醛类有机化合物,为黄色黏稠状液体,大量存在于肉桂等植物体内。肉桂的树皮(即桂皮)的特殊香味就是来源于这种化合物。 除肉桂外,樟树的树皮中也含有肉桂醛,使之具有防虫蛀功效。肉桂树皮中所含有的挥发油中90%都是肉桂醛。该化合物最早在1834年由让-巴蒂斯特·杜马与Eugène-Melchior Péligot(英语:Eugène-Melchior Péligot)从肉桂挥发油中提取,并在1854年由路易·基奥贾实验室合成。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肉桂醛均为反式结构,该分子为一个丙烯醛上连接上一个苯基,因此可被认为是一种丙烯醛衍生物。肉桂醛颜色是因为π→π*跃迁而产生的,而共轭结构的存在使得肉桂醛的吸收光谱进入可见光波段。肉桂醛有多种实验室合成方法,但一般采用分馏肉桂树皮所含有的挥发油的方法获取,因为这一方法最简便经济。化学合成肉桂醛的方法有许多种,如可以通过氧化肉桂醇获得。更常见的一种合成是用苯甲醛和乙醛在催化剂(如稀碱或聚乙二醇)作用下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后再通过加热或用酸酐脱去一分子水生成。这种羟醛缩合后再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醛(酮)的方法也被称作肉桂醛缩合。在生物体内,肉桂醛的生成与木质素密切相关。肉桂醛的最初原料是苯丙氨酸,经过一系列变化后生成肉桂酰辅酶A,即肉桂醛的前体。由于其特殊气味,肉桂醛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应用。肉桂醛常被作为香料,用作口香糖、冰淇淋、糖果与饮料中的食品添加剂,含量从9到4900ppm不等(即不超过0.5%)。肉桂醛也常常作为香水的成分。通过混合肉桂醛与其它化合物,可以散发出扁桃、杏与其它香气。也有人将肉桂醛用于掺假食品的生产,掺有肉桂醛的山毛榉实粉常假冒成桂皮粉出售。农业上,肉桂醛常被用于杀灭真菌。肉桂醛对超过40种农作物的根系是有效的。肉桂醛的低毒性与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其很适合用作农药。肉桂醛也是一种有效的杀虫剂,其气味甚至能驱走猫与狗。肉桂醛对杀灭蚊子幼虫有奇效 。一个研究表明,浓度仅为29ppm的肉桂醛可在24小时内杀死50%的埃及伊蚊幼虫。肉桂醛也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剂。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由箭牌公司资助的研究表明,Big Red口香糖中含有的肉桂醛成分能抑制口腔中超过50%的细菌的生长 。肉桂醛对生长在舌头背面的细菌效果相对更有效,使厌氧细菌数目减少了43%。研究表明在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中肉桂醛表现出了抗癌效果。在小鼠实验中,肉桂醛可以抑制人黑色素瘤A375型细胞的扩散、增值与肿瘤的生长。在腐蚀性环境中,肉桂醛也可作为钢铁与其它有色金属合金的防锈剂。与其它药品混合后,肉桂醛也可以用作分散剂、溶剂与表面活性剂。肉桂醛的许多衍生物有重要的工业用途。肉桂醛氢化生成的3-苯丙醇(CAS登录号:122-97-4)常被用于为香水增加风信子或紫丁香的香味。肉桂醇(CAS登录号104-54-1)同样有紫丁香香味。苯丙醛(CAS登录号104-53-0) 由肉桂醛通过选择性还原双键得到。 肉桂醛的α-戊基与α-己基衍生物物也是重要的工业芳香剂,但并不是以肉桂醛为原料生产。肉桂醛由于其低毒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但肉桂醛对皮肤具有刺激性。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对其在肉桂浸膏与桂皮粉中的含量水平表示关切。

相关

  • 人类菌群人类微生物群系(Human microbiome)又称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是某些微生物与宿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共生关系,对生物体无害的一类细菌。它们包括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虽然
  • 异烟肼异烟肼(肼,汉语拼音:jǐng)(英文名:Isoniazid, Laniazid, Nydrazid, INH,全名为isonicotinic acid hydrazide),又称4-吡啶甲酰肼、雷米封(Rimifon),是异烟酸的酰肼。异烟肼为无色结晶或
  • X射线X射线(英语:X-ray),又被称为爱克斯射线、艾克斯射线、伦琴射线或X光,是一种波长范围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对应频率范围30 PHz到30EHz)的电磁辐射形式。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
  • 图书馆馆员图书馆员是负责图书馆运营的专业人员,其工作包括对馆藏资源的采购、加工、描述、流通(借还)、分析报导、点算书籍、盘点书本、检查书籍、把书本排列好次序、上书、帮忙读者寻找
  • 北京人北京人(学名:拉丁语:Homo erectus pekinensis)又称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
  • 甲羟戊酸途径甲羟戊酸途径(Mevalonate pathway)甲羟戊酸途径,也被称为异戊二烯途径(Isoprenoid pathway)或HMG-CoA还原酶(HMG-CoA reductase pathway)途径,是存在于真核生物,古菌和一些细菌中
  • 不育症不孕(英语:Infertility)又称不育,是指人类、动物或植物无法透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的情形。对于大部分健康的成熟动植物个体而言,会在生命中的特定时期内有生育能力,不过真社会性物
  • 瓢虫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学名:Coccinellidae)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别称为胖小、红娘、花大姐、金龟、金龟子(但金龟子实际上是指另一种
  • Lasub2/subOsub3/sub氧化镧是镧(III)的氧化物,分子式为La2O3,室温下为白色粉末。氧化镧可溶于酸生成镧盐。氧化镧通常利用草酸镧或者碳酸镧的热分解制备。实验室可以用可溶性的镧盐和碱反应制备氢氧
  • 邵 峰邵峰(1973年-)是一位中国免疫学家。1973年生于江苏淮安,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99年获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硕士,2003年获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博士。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