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达磨

✍ dations ◷ 2025-08-13 04:24:23 #佛教术语,部派佛教,梵语词汇,巴利语词汇,毘昙部

阿毘达磨(梵语:Abhidharma,巴利语:Abhidhamma),旧译阿毘昙,简称毘昙,意译为“无比法”、“对法”、“大法”,佛教著作分类之一,为论书的一种,结集为论藏,收入三藏之中。它通常是针对修多罗中的观点,进行统整与探讨。

阿毘达磨被解释为“无比法”、“对法”,佛世时已有阿毘达磨这种用来解释、分别经藏的分析方法。。《摩诃僧祇律》称“阿毘昙者九部经”,九部经即九部法、九分教,无比是佛法相对于世间法而言。在《大毘婆沙论》等中,阿毘达磨为“分别诸法自相共相”之“依增上慧论道”,是与戒律和契经相对而言的专门著作,这个术语的含义众说纷纭。

上座部佛教认为论藏阿毘达磨是佛用更深入更仔细更精确的方法说明佛法,阿毘达磨中包含了四种究竟法(真实谛、胜义谛),即色法、心法、心所法与涅槃法,以及由心法和心所法想像定义出来的概念法。

上座部佛教《巴利律藏》小品五百〔结集〕犍度记载佛教第一次结集就有结集包含论藏阿毘达磨在内的巴利三藏,《巴利律藏》附随第3卷记载释迦牟尼佛宣说了包含论藏阿毘达磨在内的巴利三藏,本生经第1卷记载释迦牟尼佛前世还是菩萨时曾经追随憍陈如佛、弗沙佛、迦叶佛出家学习包含论藏阿毘达磨在内的三藏,菩萨成佛后第四七日后花了七天在菩提树之西北方的“宝之家”思考阿毘达磨的内容,《法句经‧故事集》记载佛将论藏阿毘达磨传给舍利弗并命令舍利弗将论藏阿毘达磨传给其他弟子。

以大迦叶尊者为首的五百阿罗汉第一次结集将论藏阿毗达摩的论母(Màtikà)放在《小部》。

第三次结集时论藏阿毗达摩七部论《法集论》(Dhamma-saṅganī)、《分别论》(Vibhaṅga)、《界论》(Dhātu-kathā)、《人施设论》(Puggala-paññatti)、《论事》(Kathā-vatthu)、《双论》(Yamaka)、《发趣论》(Paṭṭhāna)最后定型,以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一千阿罗汉长老共同认证包含上座部佛教论藏阿毗达摩七部论在内的巴利三藏内容全都正确没有错误。

第四次结集时五百阿罗汉长老共同认证包含上座部佛教论藏阿毗达摩七部论在内的巴利三藏内容全都正确没有错误之后写在贝叶上。


上座部佛教经藏注释记载释迦牟尼佛入灭后第三个千年的近代是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阿罗汉时代,一般而言在近代这个时代最高可以证得三明阿罗汉难以证得四无碍解智和六神通。


第五次结集时两千四百个精通三藏的阿罗汉长老共同认证包含论藏阿毗达摩七部论在内的所有巴利三藏全部内容都正确没有错误,第五次结集后包含论藏阿毗达摩七部论在内的所有巴利三藏内容被刻在七百二十九块大理石上放进缅甸曼德勒(Mandalay)的固都陶佛塔(Kuthodaw Pagoda)。

公元1954年第六次结集时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尼泊尔的两千五百个精通三藏的阿罗汉长老重新确认包含论藏阿毗达摩七部论在内的巴利三藏内容全都正确没有错误,并进行合诵。

汉传佛教《五分律》没有提及阿毘达磨藏,汉传佛教《四分律》提及的阿毘达磨藏对应《舍利弗阿毘昙论》,汉传佛教《十诵律》提及的阿毘达磨藏对应《法蕴论》,汉传佛教晚出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声称大迦叶尊者诵出本母形成阿毘达磨藏。

有些人认为在佛教第三次结集后开始出现阿毗达磨著作,论典属于菩萨阿罗汉对佛经的见解和注疏,通常将某些佛经的零散观点进行系统、完整地深入阐述,能帮助人们对佛法观点进行总体认识和系统修行。

汉传佛教印顺法师认为在大众部与化地部、铜鍱部律藏中,都没有“结集”论藏的明文,而经量部师认为没有对法藏,对法只是契经解说慧学的部分,弟子所作的论只是经疏,不算作藏。大众部律中,称阿毘达磨为九分教。在推崇阿毘达磨的上座部中,如说一切有部、铜鍱部等,则主张自宗所传的阿毘达磨论藏为佛陀所说

最早传入汉地阿毘达磨为东汉安世高译《阿毘昙五法行经》、曹魏时代译《阿毘昙甘露味论》;有系统的传译始于东晋与十六国时期,苻秦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毘昙八犍度论》,苻秦僧伽跋澄译《鞞婆沙论》(14卷),姚秦昙摩耶舍等译《舍利弗阿毘昙论》,北凉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阿毘昙毘婆沙论》(存60卷),东晋僧伽提婆共慧远译《阿毘昙心论》;后来南北朝时期,刘宋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众事分阿毘昙论》,刘宋僧伽跋摩等译《杂阿毘昙心论》,高齐那连提耶舍译《阿毘昙心论经》。南北朝时,僧侣学习说一切有部的论典,在当时极为兴盛,被称为毗昙宗。

唐朝玄奘重新翻译了《发智论》、《大毗婆沙论》(200卷)和《品类论》,并翻译了重要的早期基础论著《法蕴论》、《集异门论》、《界身论》和《识身论》。说一切有部的阿毘达磨体系完整的保存在汉传佛教三藏中。

汉传佛教中,阿毘达磨有声闻乘阿毘达磨和大乘阿毘达磨。

声闻乘阿毘达磨有:上座部六分阿毘达磨,即《品类论》、《法蕴论》、《施设论》、《集异门论》、《界身论》、《识身论》;说一切有部,身义阿毘达磨即《发智论》(六分阿毘达磨和发智论合称“六足发智”),发智论的注释书《大毘婆沙论》;分别论者某部之《舍利弗阿毘昙论》。对阿毘达磨的总结综述阿毘达磨主要有:《甘露味论》、《心论》、《杂心论》和《显宗论》。研究探讨阿毘达磨有《俱舍论》和《顺正理论》。

大乘阿毘达磨有:阿毘达磨大乘经、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瑜伽师地论。

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源于分别说部的《巴利文大藏经》中阿毘达磨为七论:《法集论》、《分别论》、《界论》、《双论》、《发趣论》、《人施设论》、《论事》。

相关

  • 提拉斯提拉斯(Tyras)为古希腊城邦米利都的殖民地,于公元前600年左右在德涅斯特河河口附近成立。在公元前2世纪被纳入附近王国的统治之下,接着在公元前50年前后被盖塔人(Getae)所毁灭
  • 氰化物氰化物是特指带有氰离子(CN−)或氰基(-CN)的化合物,其中的碳原子和氮原子通过叁键相连接。这一叁键给予氰基以相当高的稳定性,使之在通常的化学反应中都以一个整体存在。因该基团
  • 植物学作者引证植物学作者引证是指第一次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确定植物的拉丁种名的作者的名称缩写引证。缩写则依据ICBN推荐的46A, Note 1执行.作者缩写放到植物的拉丁名后面,不用
  • 变态发育生物学上的变态(英文:Metamorphosis)是指一种生物在出生或者孵化后,通过细胞繁殖和分化,产生显著相对的形态或结构上的急剧变化的过程。一些昆虫、两栖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
  • 登陆月球登陆月球是指人类控制无人太空船或者直接驾驶太空船降落在月球上。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前苏联和中国成功把探测器送到月球表面,只有美国成功派出宇航员登陆月球表面。当中,美
  • 金门县市区公车金门县市区公车,系指由金门县政府作为主管机关,以金门县辖区为营运范围,按一定路线以公共汽车运输旅客的运输服务。金门县市区公车皆由金门县县营事业机构“金门县公共车船管理
  • F10-F19ICD-10 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英语:ICD-10 Chapter V: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F10–F19)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ICD-10规定的
  • 马蒂厄·克雷库马蒂厄·克雷库(法语:Mathieu Kérékou,1933年9月2日-2015年10月14日)为非洲国家贝宁军事强人。他于塞内加尔接受军事训练后,于1972年10月26日,以少校身份发动武装政变,并获得贝宁
  • 提前授衔计划提前授衔计划(英语:Early Commissioning Program,简称ECP)始于1966年,为美国陆军预备军官训练团(英语:Army Reserve Officers' Training Corps)(ROTC)的一部分。与一般军官课程四年的
  • 市场-法兰克福线.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