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勒菲卡尔主战坦克

✍ dations ◷ 2025-10-22 14:44:46 #主战坦克,现代坦克,伊朗坦克

佐勒菲卡尔是伊朗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自行研制的一型主战坦克,1994年首次对外发布研制消息。该坦克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士公司负责研发,于1999年投入批量生产。还有Zulfiqar- 2和Zulfiqar-3变型车。

两伊战争后,伊朗陆军损失了不少坦克,加之与西方关系闹得很僵,在巴列维王朝时代留下的武器多半已经损失。坦克方面,两伊战争后伊朗陆军和革命卫队共装备各型坦克约1400辆,其中英式、美式坦克占总数的30%左右(主要是酋长式战车和M48、M60) ,但这些坦克由于零部件取得不易,战斗力已大幅下降。

1990年代初伊朗开始加紧陆军坦克装备的更新,主要途径有外购和自制两个。在外购方面,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军事禁运,伊朗只能向俄罗斯、东欧、南非以及巴基斯坦等少数国家购买,但这些卖主多半不稳定。东欧军购伙伴如波兰、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均积极争取加入北约,不大可能军售。原先较积极的南斯拉夫由于内部因素对伊朗的帮助仅限于技术支援,而南非和巴基斯坦的坦克工业刚起步,所生产的产品根本无法满足伊朗的需求,加之伊朗卷入南斯拉夫内战,出于反对共同敌人,伊朗和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国建立了事实上的军事同盟,得益于这种隐性军事同盟,包括SKDIC在内的伊朗军工企业与上述三国的军工企业形成了紧密关联。SDKIC与斯洛文尼亚的丰塔纳公司、克罗地亚杜罗达科维奇公司合作过程中,伊朗在爆炸反应装甲、坦克火控系统、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等方面获得了相关技术(上述两个公司与以色列军工企业存在合作,均引进了以色列爆炸反应装甲、坦克火控系统、穿甲弹)。利用得到的相关技术,伊朗在1995年推出了T-72Z(萨菲尔-74),但该型坦克是以T-54/55坦克为基础利用得到的技术所改装而来的。因此,伊朗装甲装备的最大供应国仍是俄罗斯。据联合国资料显示,伊朗在1992~2000年间从白俄罗斯(8辆)、波兰(104辆)、俄罗斯(125辆)等国陆续采购了共237辆的T-72。1997年,伊朗与俄罗斯达成协议,从俄国的乌拉尔机械车辆厂引进T-72S坦克的生产线,并将自产的T-72S坦克命名为“希尔登”。通过合作,伊朗的坦克工业大幅成长,经过十余年的积累,伊朗认为独立研制国产坦克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已经大致成熟。1990年代开始,伊朗开始研制新型主战坦克—佐勒菲卡尔-1型。

佐勒菲卡尔-3为目前佐勒菲卡尔主战坦克家族中的最新型号,以下为佐勒菲卡尔系列坦克的3种变形:

2003年9月23日佐勒菲卡尔-1在纪念两伊战争爆发23周年的阅兵式上首次亮相。但西方媒体讥讽其为:(M48+T-72+酋长)÷3=佐勒菲卡尔。确实,佐勒菲卡尔-1仿制甚至有可能是直接使用了上述坦克的相关零件和技术所成。佐勒菲卡尔-1长6.88米,宽3.63米,高约2.5米,战斗全重约40吨,底盘由M48坦克底盘改进而咙,采用6对中直径铝制双缘负重轮(尺寸、托带轮数量和布置位置也和M48坦克相同,更进一步证明佐勒菲卡尔-1的底盘是由M48底盘改进而来)。佐勒菲卡尔-1型采用焊接式炮塔,炮塔前部装甲采用了类似于M1坦克的带小角度倾角装甲,据悉,量产型采用了简单结构的间隙复合装甲,防护能力大约等于T-72S。炮塔使用俄制2A46M型滑膛炮,与2A46型相比,2A46M型的有效射程和设计精度均有所提高,可发射射程达5000千米的“芦笛”炮射反坦克导弹。次要武器为1挺7.62毫米机枪和1挺12.7毫米机枪,可用于对付空中和近距离目标。伊朗当局未公布佐勒菲卡尔-1使用何种火控系统但以伊朗公布坦克照片和伊朗坦克工业水平来看,主流观点认为是综合了酋长式战车和T-72坦克的设备,安装了模拟式弹道计算机、火炮双向稳定系统和激光测距仪,但应不具备动对动射击能力,安装了主动红外探照灯具有限的夜战能力,在复杂环境下的夜战能力极其有限。

采用传统的坦克总体布置方案,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居中,动力室在后。战斗全重42吨,车长(炮向前)为10.2米,车宽为3.63米,车高(至炮塔顶部)为2.45米。由于有自动装弹机,所以乘员仅3人。此外,佐勒菲卡尔-3装有较先进的火控系统,对移动目标的反应时间不超过6秒,对2500米外移动目标的命中率为70%(首发)。车长周视瞄准镜的方向视界为360度,高低视界为-20度~+20度。佐勒菲卡尔-3安装有西方化的热成像仪,夜战能力较先前的佐勒菲卡尔-1大幅提高,可于黑夜中用主炮命中3000米外仅有汽油桶大小的目标。

Zulfiqar 1

Zulfiqar 1

Zulfiqar 1

后部


相关

  • 拌,粤语称捞(音:lou1),是一种准备食物的方法,做法是把酱料与其他食物材料拌匀。拌这种方法常用于淀粉质食物身上,例如面、檬粉、饭等,亦有用于凉菜和非熟食如沙拉、凉拌、鱼生等。
  • 戴克里先迫害戴克里先迫害或称作大迫害,是罗马帝国最后一次和最严重的一次对基督徒的迫害。303年时,罗马皇帝戴克里先、马克西米安、伽列里乌斯和君士坦提乌斯一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废除基
  • 长征二号F型长征二号F火箭,简称长二F,别称“神箭”,缩写:CZ-2F 或 LM-2F,是长征二号家族中的最新改进型号,主要用于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自1992年开始研制,1999年11月19日首次发射
  • 美利坚治世美利坚治世(拉丁文:Pax Americana,亦被翻译为“美利坚和平”)是指在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延续至今的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的相对和平,以及由此美国享有全球权力优势的时期。尽管
  • Seyferth–Gilbert增碳反应Seyferth–Gilbert增碳反应(Seyferth-Gilbert homologation),又称Seyferth-Gilbert同系化反应芳酮(或醛)与重氮甲基膦酸二甲酯(Seyferth-Gilbert试剂)在叔丁醇钾存在下反应生成取代
  • 喜玛拉雅棕熊喜玛拉雅棕熊(学名:)是棕熊的一个亚种。它们一般都是沙色或红褐色。它们栖息在喜玛拉雅山山脚及巴基斯坦,但不会超越丹希冈国家公园及克什米尔。它们的实际数量不明,只知很稀少。
  • 清醒 (凯蒂·佩里歌曲)《清醒》(英语:),是美国女歌手凯蒂·佩里的一首歌曲,收录于她的录音室专辑《花漾年华:甜心全记录》()中。歌曲由佩里、卢卡博士、马克斯·马丁、亨利·沃尔特和邦妮·麦琪 共同创作,
  • 卡特琳娜·格兰厄姆凯特琳娜·亚历山大·哈特福德·格雷厄姆(英语:Katerina Alexandre Hartford Graham,1989年9月5日-),生于瑞士日内瓦的美国演员、歌手、舞者及模特,父母亲分别为美国黑人裔和犹太裔
  • 阿斯特子爵夫人南茜·阿斯特南茜·威彻·阿斯特,阿斯特子爵夫人,CH(Nancy Witcher Astor, Viscountess Astor,1879年5月19日-1964年5月2日),英国下议院首位女议员沃尔道夫·阿斯特,第二代阿斯特子爵(Waldorf Ast
  •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沙塔洛夫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沙塔洛夫 (俄语: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Шаталов,1927年12月8日-),是前苏联执行过联盟计划中联盟4、联盟8、和联盟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