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尼尔龙属

✍ dations ◷ 2025-04-25 14:17:50 #可疑的恐龙,鸟臀目,侏罗纪恐龙,北美洲恐龙

奥斯尼尔龙(属名:)意为“奥塞内尔的”,是一种鸟臀目恐龙,是以最初的命名者-19世纪的美国古生物学家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为名。马什原本在1877年命名它们为雷克斯侏儒龙(),彼得·加尔东(Peter Galton)在1977年将它们重新命名为雷克斯奥斯尼尔龙(),而状态为疑名。

奥斯尼尔龙的化石已在怀俄明州、犹他州、科罗拉多州的莫里逊组发现,年代为晚侏罗纪的牛津阶到提通阶,但根据加尔东在2006年对于莫里逊组鸟臀目恐龙的重新研究,奥斯尼尔龙的唯一可确定化石是正模标本的股骨(编号YPM 1875),可能还有其他相关的颅后身体部位。但加尔东认为该股骨是无法用来鉴定的,并利用其中两个部分骨骸建立一个新属,奥斯尼尔洛龙()。这个新属仍等待者被广泛地接受,但这种分类状况已经有先例(例如马拉鳄龙与兔鳄)。奥斯尼尔龙的化石被划分到奥斯尼尔洛龙()后,奥斯尼尔龙成为疑名,只有在概要性叙述中出现。

自从部分化石被独立成新属后,奥斯尼尔龙成为疑名,从剩下的化石,可看出奥斯尼尔龙是种小型、敏捷、二足草食性动物,可能拥有比例较小的手臂与长后肢,身长为1.5到2米,体重接近10公斤。奥斯尼尔龙出现在科幻小说《侏罗纪公园》()中,并被描绘成在树上攀爬的小型恐龙,但没有证据可支持这个说法。

在加尔东的2006年研究中,奥斯尼尔龙只有正模标本与两个部分骨骸是可供鉴定的,而其他的标本则无法归类。在这些无法归类的标本中,包含一个存放在瑞士Aathal恐龙博物馆的接近完整化石,昵称为“芭芭拉”,一个幼年的部分骨骸(编号DMNH 21716)、一个齿骨(编号MWC 5822),后两者曾被归类于奥斯尼尔龙。丹佛自然科技博物馆也有被归类于奥斯尼尔龙的化石。

在2001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等人宣称,在科罗拉多州花园公园的莫里逊组地层,发现一个幼年鸟脚类化石(编号DMNH 21716),可能属于奥斯尼尔龙。这个化石位于五个砂岩块中。根据骨头大小与长度、未愈合的神经弓、以及骨头组织等特征,这个化石被推测是个未成年体。如果这个标本属于奥斯尼尔龙,体型相当于成年个体的1/3大小。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奥斯尼尔龙的刚孵化幼体、蛋化石,因此无法推测这个标本的实际年龄。

相关

  • 麻醉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外科、牙医学)中,麻醉(英语:anesthesia或anaesthesia)是一种临时失去意识和感觉的状态。它可能包括疼痛减轻、瘫痪(指肌肉放松)、失去记忆和无意识。
  • 蜕皮动物蜕皮动物总门(拉丁语:Ecdysozoa)是一大类原口动物,包括节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和几个小门。最初由Auinaldo等人于1997年定义,主要根据是18S 核糖体RNA树。而这个分类同时也被一系
  • 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一种化学元素构成,而结构形态却不相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上也有差异。同素异形体这一术语针对的是单质,而非化合物,更一般的
  • 威斯康辛冰期末次冰期(英语:Last glacial period)是距今时间最近的一次冰期,发生于第四纪的更新世晚期,始于约11万年前,终于1.2万年前。末次冰期内,各地冰盖亦曾出现数次的进退。冰退称为间冰段
  • 病毒种类列表本列表为根据ICTV2014年所列出的病毒的种类,并根据字母顺序排列。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征药物(抗DNA, 抗R
  • 婆罗多母亲婆罗多母亲(印地语:Bhārat Mata,来自梵语Bhāratambaभारताम्बा;Bharat意为印度,Mata意为母亲。英语有时写成Mother India),是印度的国家拟人化身。通常描绘成穿藏红色纱
  • 聚焦聚焦可以指:
  • 少数族群少数民族,是实行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区别对待政策的国家的差别用语,是民族主义国家中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群体,人口比例占少数。少数民族可以是原住民族,也可以是外来民族,来源真实
  • 尤金·R·布莱克小尤金·罗伯特·布莱克(Eugene Robert Black, Jr.,1898年5月1日-1992年),美国银行家、商人、经济学家,曾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1933年-1934年)。
  • 威尔士阿根廷人威尔士人在阿根廷的定居点被叫作Y Wladfa,即“殖民地”之意。它更完整的称呼是Y Wladfa Gymreig,即“威尔士人的殖民地”之意。此外,在历史上,它还有两个偶尔使用的名字:Y Wlad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