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交换

✍ dations ◷ 2025-10-23 07:51:52 #分组交换
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中,分组交换(英语:Packet switching)是一种相对于电路交换的通信范例,分组(又称消息、或消息碎片)在节点间单独路由,不需要在传输前先建立通信路径。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中一种新的且重要的概念,现在是世界上互联网通讯、数据和语音通信中最重要的基础。在此之前,数据通信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想法,就像在传统的电话电路一样,在通话前先建立专有线路,通信双方要在电路的两端。分组交换技术是在1960年代末出现的,当时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简称ARPA)为实现远程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资助建设一个试验性的网络,该网络被称为ARPANET。ARPANET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就是开发一种新的网络协议,在ARPANET网络上对话必须使用这种网络协议。该协议采用一种新的网络信息传输技术,这就是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由Donald Davies和保罗·巴兰在1960年代早期发明。有人认为伦纳德·克兰罗克也是分组交换的发明者,但是Davies在去世之前争辩这一点并指出,克兰罗克的研究实际上是关于排队论,也就是分组交换的关键理论基础。克兰罗克出版的著作中未显著提到过把用户消息分割成段,并通过网络分别发送他们,这是巴兰和Davies最重要的创新。分组是由一块用户数据和必要的地址和管理信息组成,保证网络能够将数据传递到目标。类似于从邮局发送的包裹上注明的地址一样,只有提供给网络这些信息,网络(邮局)才能把分组(包裹)往正确的地址传送。分组通过最佳路径(取决于 路由算法)路由到目标。但并不是所有在相同两个主机之间传送的分组(即使是来自同一消息的那些分组)一定要沿着相同的路径传送。一个数据连接通常传送数据的分组流,它们将不必全部以相同的方式路由过物理网络。目的计算机把收到的所有报文按照适当的顺序重新排列,就能合并恢复出原来的内容。分组交换模型最著名的使用是互联网,它是一个分组交换网络,在多种网络技术上运行网络层互联网协议。以太网,X.25和帧中继都是分组交换网的数据链路层国际标准。新的移动电话技术像GPRS和 i-mode也是使用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也可分为连接导向(Connection oriented)和无连接(Connectionless)传输,如互联网就是分组交换、无连接的(PS/CO)传输。其所应用的是虚拟连接(Virtual Path)。应当指出,从本质上讲,这种断续分配传输带宽的储存转发原理并非是完全新的概念。自古代就有的邮政通信,就其本质来说也是属于储存转发方式。而在20世纪40年代,电报通信也采用了基于储存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虽然也采用储存转发原理,但由于使用了计算机进行处理,这就使分组的转发非常迅速。这样,分组交换虽然采用了某些古老的交换原理,但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崭新的交换技术。在分组交换中,一个系统可以将数据组装到报文中使用一条通信链路与多台机器通信。不仅链路是可以共享的,而且每个报文可以独立于其他报文进行路由。这是分组交换最主要的优势。

相关

  • 肝功能试验肝功能测试是为了解病患肝脏的状态,设计而成的临床生化学实验室血液检测方法的总称。相关测试参数包括:PT/IN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aPTT、白蛋白、胆红素(直接和间接)、
  • 1986年莱茵河污染事件1986年莱茵河污染事件(也称为山德士化学泄漏事件)是指1986年11月1日因为化工厂仓库发生爆炸起火,导致大量由磷化物、汞等制成的杀虫剂、除草剂、杀真菌剂的有害物质随着灭火用
  • 蛇根木蛇根木(学名:Rauvolfia serpentina)为夹竹桃科萝芙木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大洋洲、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斯里兰卡、印度以及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等地,目前已
  • 苯六甲酸苯六甲酸,又名蜜石酸,是一种有机酸。由德国化学家马丁·海因里希·克拉普罗特于1799年从矿物蜜石中发现。纤维状的细小针状结晶,溶于水和酒精。非常稳定的化合物,不与氯,浓硝酸、
  • 华伦天奴华伦天奴(Valentino S.p.A.),或译范伦铁诺,是创立于1960年的一家意大利服装公司,除去服装外也生产香水和手表等其他时尚品。2012年它被卡塔尔的一家投资公司收购。自2008年10月以
  • 死谷死亡谷(英语:Death Valley),为位于美国加州的沙漠谷地。属于莫哈韦沙漠的一部分,亦为北美洲最低、最干旱以及最热的地区,死亡谷曾经拥有地球上最高气温的观测纪录56.7 °C(134.1 °
  • 传染性貂脑病传染性貂脑病(英语: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alopathy,缩写为TME),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一种,由普利昂蛋白引起,会侵袭由人类饲养长大的貂,破坏它的中枢神经系统。目前已知只有成年的
  • 释迦佛释迦牟尼(梵语: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公元前623/563/480年—公元前543/483/400年,巴利语:Siddhāttha Gotama;梵语:सिद्धा
  • 间充质间充质(英语:Mesenchyme)是一种未分化的结缔组织。间充质指出自胚层来的结缔组织。间充质也包括一小部分的从别的胚胎层的组织,包括内胚层的神经脊部分。间充质的细胞在成年后
  • 麦芽糖醇麦芽糖醇(英语:Maltitol)是一种糖醇,它具有蔗糖甜味的75-90%,其它性质也类似,但因为它的生热值是蔗糖的一半,不大会引发龋齿,对血糖、血脂的影响也小。常作为糖类的替代品。它被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