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参

✍ dations ◷ 2025-08-27 00:47:40 #阮文参

阮文参(越南语:Nguyễn Văn Sâm,1898年9月27日—1947年10月10日),越南新闻工作者和政治家。在1945年日本人推翻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后,阮文参曾出任陈仲金的越南帝国政府的南部钦差。1947年在堤岸遇刺身亡。

阮文参是朔庄省邦隆人,少时就读于朔庄省学校,成绩优异,后就读于河内公共工程学校(trường Công chánh Hà Nội)。

阮文参的名字在越南新闻界最早以他为阮富开的《国民演坛报》撰写的文章而广为人知,后来他又担任日报《南国火炬》(越南语:Đuốc Nhà Nam,法语:Le Flam beau d'Annam)的主任,并与裴光昭(越南语:Bùi Quang Chiêu)和他的印度支那立宪党(越南语:Đảng Lập hiến Đông Dương)合作。1937年,阮文参以南圻报业协会(法语:Amicale des Journalistes Annamites de Cochinchine,缩写:AJAC)会长的身份前往河内参加北圻报业会议。之后阮文参参与南圻管辖会议(越南语:Hội đồng Thuộc địa Nam Kỳ)竞选并成功当选。然而,1939年10月法国当局开始追捕搜查南圻报业协会总部并下令停止该协会活动,:57同年阮文参因为反法立场被软禁在朔庄。

1945年阮文参与陈文恩、吴廷斗、胡文牙等人一起成立了越南国家独立党,并曾一度以杨士奇(Dương Sĩ Kỳ)为化名进行活动。

1945年3月9日,日本人发动政变推翻了法属印度支那政府的统治。4月17日,越南帝国内阁总长陈仲金提名内阁成员。8月14日,越南帝国宣布正式接收南圻,根据1945年8月14日第108号谕令,阮文参被任命为南部钦差(Khâm sai Nam bộ)。8月16日,日本官员开始将工作场所移交给统一国家阵线(越南语:Mặt trận Quốc gia Thống nhất)。南圻统督蓑田不二夫等待钦差阮文参到来以向他交接。原定于8月19日抵达的阮文参由于途中遭到越盟干扰,直到8月22日下午才到达西贡。越南帝国政府下令8月23日举行国家统一的庆贺活动;南部钦差府向各工作单位和商人宣布放假,并组织游行、向国旗致敬和庆祝越南独立和统一的演讲。

8月25日,已经脱离统一国家阵线并加入越盟的前锋青年(Thanh niên Tiền phong)以陈文饶领导的南部临时行政委员会(Ủy ban Hành chính Lâm thời Nam Bộ)的名义在西贡发起了大规模的示威。26日,阮文参在得知保大皇帝在顺化退位,越南帝国政体结束后辞去钦差职位。

1946年,阮文参代表越南国家独立党参加4月20日在西贡郊区的婆䠏(Bà Quẹo)举行的会议,与南圻其他党派和宗教团体一起成立联合国家阵线(越南语:Mặt trận Quốc gia liên hiệp),继续反法抗战。

后来越南国家独立党解体,许多成员倒向了共产党,而阮文参则成为了1946年越南社会民主党(主要由和好教徒组成)的创始人之一,后担任党主席。

1947年10月1日,阮文春当选为南圻国首相后,:38邀请阮文参出任外交代表。

1947年10月10日,阮文参在堤岸的一辆公共汽车上遇刺身亡。。他的同事,南圻国通信总长陈文恩则在另一场刺杀中逃过一劫。

阮文参是建立全国统一阵线(Mặt trận Thống nhứt Toàn quốc)的领导者,支持将前皇帝保大请来统领非共产主义的部队以从法国人那里要求独立。:457虽然他参与了南圻国政府,但他和通讯总长陈文恩都希望将南圻与中圻和北圻统一,所以有人认为在堤岸梅树街暗杀他的人是法国人派来的。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是阮文镇(越南语:Nguyễn Văn Trấn)和高登占命令越盟部队将他杀死,因为两个阵营——法国人和越盟——都憎恨他。:176

陈仲金在回忆录《一阵尘风(越南语:Một cơn gió bụi)》写到阮文参是一个“温和安静、为人正直,全心全意为国家”的人。:178-179

作家王洪盛(越南语:Vương Hồng Sển)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将阮文参形容为一个清廉、善良的人:他“身为政治家却没有自己的房子,不得不寄居;穿衣节省,用着兄弟姐妹们救济他的钱。”提到阮文参之死,王写道:“(阮文)参死于善良,他永远相信别人就如同相信他自己。”

越南共和国时期西贡的一条道路(法属时期名为rue d'Ayot)被命名为阮文参路,1975年后被更名为阮太平路。

相关

  • 制冷剂制冷剂,又称冷媒、致冷剂、雪种,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变(如气-液相变)来增大功率。如蒸汽引擎中的蒸汽、制冷机中的雪种等等。一般
  • 色彩空间色彩空间(英语:Color space)是对色彩的组织方式。借助色彩空间和针对物理设备的测试,可以得到色彩的固定模拟和数字表示。色彩空间可以只通过任意挑选一些颜色来定义,比如像彩通
  • 遮光罩遮光罩是摄影时装在照相机镜头前,用以遮挡多余光线,防止发生镜头眩光的装置。多为金属、塑料等材质。形状多为花型和圆筒状。使用遮光罩能够有效防止镜头周围干扰光进入镜头,提
  • 法国内政部 政治主题法国内政部(法语:Ministre de l'Intérieur,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
  • 礼帽礼帽可以指:
  • 印加尔达语印加尔达语 (印加尔达语) 是一种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属于帕玛-努干语系下的卡尔图语族。印加尔达语中的“印加尔达语”一词Y有多种拼写方式。 有学者认为应拼写为'Yingkart
  • 凯莉·雷利凯莉·雷利(英语:Kelly Reilly,1977年7月18日-)是一位英国女演员。她在演出《朱丽小姐后》,成为伦敦舞台剧的明星,她赢得2003年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她是该奖项开颁以来,
  • 傅增淯傅增淯(?年-?年),字雨农,四川省江安县(今属宜宾市)人。清末官员、诗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二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江苏知府。傅
  • 来路不明的火车《来路不明的火车》(法语:Le Train de Nulle Part,英语:The Train from Nowhere)是一部在2004年出版,由法文写成的小说。此书共223页,最大的特点是全书没有动词,作者米歇尔.塔莱(Miche
  • 苏源泉苏源泉(1874年-1931年),字本如,甘肃会宁县老君坡乡宿家堡子村人。清末民国政治人物、学者、书法家。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与其兄苏耀泉同中举人,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考取末科进士,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