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按察使
✍ dations ◷ 2025-08-10 23:10:05 #按察使
按察使,是中国、日本、朝鲜官职,明清时为正三品。“按察使”一名始见于唐朝。原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近于御史,后逐渐偏向司法官。唐朝初年仿汉朝刺史制度设立,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近于御史。景云二年分置十道按察使,成为常设官员。开元二十年(732年)改称采访使,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称观察处置使,实为各州刺史的上级,权力仅次于节度使,凡有节度使之处亦兼带观察处置使衔。宋朝不设节度使,转运使初亦兼领提刑,后乃别设提点刑狱司(四监司之一),遂为后世按察使之前身,与唐朝的观察使性质不同,为路一级司法官员。元朝改按察使为肃政廉访使,简称廉访使,因此按察使俗称“廉访”,为道一级司法官员兼监察。明朝省级(其实明朝并不置行省,“省”只是民间对三司辖区继续使用的俗称)之权力一分为三,由三司分掌,分别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挥使则管“军事”。清朝布政使不再是一省长官,是隶属于总督或(及)巡抚的首席省级官员,主管民政赋税;按察使职掌司法依旧不变;都指挥使废置不设。《尚书》:“汝陈时臬。” 孔颖达《五经正义》:“汝当布陈是法。”后因称张布刑法为“陈臬”。亦借指司法官。故又称按察使为“臬台”、“臬司”。日本奈良时代元正天皇养老三年(719年)始设,是负责地方行政监督的令外官。平安时代以后只剩下陆奥国、出羽国有按察使,其他地区则由纳言(大纳言、中纳言、少纳言)和参议兼任地方官。明治维新又再设按察使监督地方政治,明治二年起实行,翌年废除。朝鲜半岛高丽时代始设。
相关
- 更新世更新世(英语:Pleistocene,发音: /ˈplaɪs.təˌsiːn, -toʊ-/ PLYSE-tə-seen, -toh-),亦称洪积世,时间自2,588,000年前到11,700年前,为地质时代中新生代第四纪的早期。这一时期
- 种子蕨门种子蕨(学名:Pteridospermatophyta)是一类已灭绝的古代裸子植物,始见于晚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时极为兴盛,到侏罗纪逐渐衰退,于白垩纪末期灭绝。种子蕨的种株不大,多数为倚
- 查尔斯·惠斯通皇家奖章 (1840, 1843) 阿尔伯特奖章(1867)查尔斯·惠斯登爵士(英语:Sir Charles Wheatstone,1802年2月6日-1875年10月19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家、发明家。他发明了英格兰
- 萨尔浒之战抚清之战 · 萨尔浒之战 · 开铁之战 · 辽沈之战 · 镇江之战 · 林畔之战 · 广宁之战 · 辽南之战 · 亮马佃大捷 · 牛毛大捷 · 乌鸡关大捷 · 横
- 乌洛托品乌洛托品,也称作六亚甲基四胺,是一个与金刚烷结构类似的多环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N4。乌洛托品是白色的晶体,可由甲醛与氨反应制备,分子中含有四个相互稠合的三氮杂环己烷环
- 邮邮件是指经传递方式处理的文件。邮件传递的过程称为“邮递”,而从事邮递服务的机构或系统,则称为邮政。常见的邮件种类包括书信、邮简、明信片、单据(如月结单、电费单、水费单
- 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葡糖胺(GlcNAc;NAG)是葡糖胺的N-乙酰衍生物,分子式C8H15NO6。NAG与NAM为组成细菌细胞壁的单体,与葡糖醛酸为透明质酸的单体。NAG也是甲壳素的聚合单体。细菌疾病 · 科莱
- 海蚀洞海蚀洞是受海水的侵蚀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洞穴。在岩岸地区,波浪拍击岸边的强劲压力,每平方米可以高达数万公斤重,再加上水中夹带的沙砾,其侵蚀作用是相当惊人的。海流与波浪一样挖
- 桐油树桐油树(学名:Jatropha curcas),又名麻风树、痳疯树、南洋油桐、黄肿树、假白榄等,为大戟科落叶灌木。其发源地在加勒比海的岛上,但葡萄牙商人把它引进了非洲和亚洲各地,现已分布在
- 孟买郊区铁路孟买市郊铁路(马拉地语: मुंबई उपनगरीय रेल्वे)系统是孟买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2个邦立印度铁路——西部铁路和中央铁路经营。该系统每日运送超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