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察使

✍ dations ◷ 2025-04-25 10:18:22 #按察使
按察使,是中国、日本、朝鲜官职,明清时为正三品。“按察使”一名始见于唐朝。原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近于御史,后逐渐偏向司法官。唐朝初年仿汉朝刺史制度设立,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近于御史。景云二年分置十道按察使,成为常设官员。开元二十年(732年)改称采访使,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称观察处置使,实为各州刺史的上级,权力仅次于节度使,凡有节度使之处亦兼带观察处置使衔。宋朝不设节度使,转运使初亦兼领提刑,后乃别设提点刑狱司(四监司之一),遂为后世按察使之前身,与唐朝的观察使性质不同,为路一级司法官员。元朝改按察使为肃政廉访使,简称廉访使,因此按察使俗称“廉访”,为道一级司法官员兼监察。明朝省级(其实明朝并不置行省,“省”只是民间对三司辖区继续使用的俗称)之权力一分为三,由三司分掌,分别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挥使则管“军事”。清朝布政使不再是一省长官,是隶属于总督或(及)巡抚的首席省级官员,主管民政赋税;按察使职掌司法依旧不变;都指挥使废置不设。《尚书》:“汝陈时臬。” 孔颖达《五经正义》:“汝当布陈是法。”后因称张布刑法为“陈臬”。亦借指司法官。故又称按察使为“臬台”、“臬司”。日本奈良时代元正天皇养老三年(719年)始设,是负责地方行政监督的令外官。平安时代以后只剩下陆奥国、出羽国有按察使,其他地区则由纳言(大纳言、中纳言、少纳言)和参议兼任地方官。明治维新又再设按察使监督地方政治,明治二年起实行,翌年废除。朝鲜半岛高丽时代始设。

相关

  • 雅利安人种雅利安人种或译为亚利安人种,是在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中期划分出的一个人种,属高加索人种,该人种身材较高大,淡色皮肤,面长多毛,鼻骨高窄,瞳孔颜色浅,虹膜多成浅灰至蓝色,发色多变
  • 鼎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〇六个(十三划的则为第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鼎部归于十三划部首。鼎部只以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英文:cell engineering)是指在细胞水平上,基于现代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所进行的的遗传操作。这些操作用于重组细胞的结构和内含物
  • 艺术与语言艺术与语言(英语:Art & Language)是英国的一个观念艺术家团体。 于1968年由特里·阿特金森(Terry Atkinson(英语:Terry Atkinson))、迈克尔·鲍德温(Michael Baldwin(英语:Michael Bald
  • 丁基在有机化学中,丁基是一种含四个碳的烷基自由基或官能团,具有通用化学式-C4H9,从两个丁烷异构体中的任意一个衍生而来。异构体正丁烷(即直链烷烃)中的两个端基碳原子或中间的两个
  • Gdsub2/subOsub3/sub氧化钆,化学式Gd2O3。白色无味无定形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酸。露置于空气中时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而变质。以独居石或混合稀土矿为原料,经萃取等纯化步骤,制得钐钆混合稀
  • 严可均严可均(1762年-1843年),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现浙江湖州)人,清代学者。嘉庆五年(1800年)以宛平籍举人,曾替姚文田、孙星衍校书,辑校《平津馆金石萃编》。道光二年(1822年)官建德县教谕,“
  • 巴勒维穆罕默德-礼萨沙·巴列维(波斯语:محمد رضا شاه پهلوی‎;1919年10月26日-1980年7月27日)是伊朗的沙阿,1941年9月16日即位,1979年2月11日被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他是
  • The Singularity Is Near《奇点临近》(英语:The Singularity Is Near: When Humans Transcend Biology)是美国作家、发明家和未来学家雷蒙德·库茨魏尔的关于未来学的著作,于2005年出版;奇点指的是技术奇
  • 银坑陨石坑银坑陨石坑(英语:Silverpit crater)又音译为西尔弗皮特陨石坑,是英国北海外海的海底地形,埋藏在北海海床之下,距英格兰约克郡东岸约130公里,是以银坑(Silver pit,北海海床的一处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