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蕨门

✍ dations ◷ 2024-07-05 09:25:04 #种子蕨门
种子蕨(学名:Pteridospermatophyta)是一类已灭绝的古代裸子植物,始见于晚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时极为兴盛,到侏罗纪逐渐衰退,于白垩纪末期灭绝。种子蕨的种株不大,多数为倚生或攀援的藤本植物,也有一部分呈灌木状或树蕨状,只有少部分是高可达10米的乔木。它们绝大部分有真蕨植物一样的大型羽状复叶和具有二歧分叉的主叶柄,但叶的表面角质层较真蕨类厚。根据种子蕨类的解剖结构,它们既有蕨类植物性状,又有裸子植物性状;茎和根有像真蕨一样的维管束,又有像苏铁一样的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等。在种子蕨的生殖叶上长有花粉囊和种子,以种子进行繁殖。种子有的长在叶的羽片顶端,有的则生在叶的裂片上。在种子蕨类植物中,至今仅发现两例种子中有胚,大多数种子实际上是胚珠。胚珠有离生珠被。研究发现它们还没有花,但已形成种子,这说明在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种子的出现比花和果实更早;同时在胚珠的花粉室中,只看到有花粉粒,而未发现花粉管,这也是原始的性状之一。由此可见,种子蕨是介于蕨类植物跟裸子植物之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植物类型,并成为许多现代裸子植物的起点。以下为种子植物演化树及种子蕨类在其中的位置,绿色框线标出的类群属于种子蕨。†Moresnetiopsida Doweld 2001†Lyginopteridopsida Novák 1961 emend. Anderson, Anderson & Cleal 2007†皱羊齿目 Pachytestopsida Doweld 2001†华丽木目 Callistophytales Rothwell 1981 emend. Anderson, Anderson & Cleal 2007†盾籽目 Peltaspermopsida Doweld 2001†Umkomasiales Doweld 2001†Phasmatocycadopsida Doweld 2001†Pentoxylopsida Pant ex Doweld 2001†Dictyopteridiopsida Doweld 2001†Cycadeoideopsida Scott 1923†开通目 Caytoniopsida Thomas ex Frenguelli 1946被子植物 Angiosperms苏铁门Cycadophyta银杏门 Ginkgophyta松柏门 Pinophyta

相关

  • 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法语:L'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Alimentation et l'Agriculture,缩写为ONUAA; 英语: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
  • 佝偻病佝偻病是一种会在儿童时期发生的人类疾病,原因是维生素D的摄取不足。常现于穷困地区,如非洲,起因多为营养不足。软骨症是类似的疾病,发生在成人。维生素D是产生促进钙质吸收的酶
  • 浊度本词条中浊度专指水质浊度(Turbidity),是指水样中因为大量肉眼可见悬浮物质而造成的混浊情形,类似空气中的烟。浊度量测是水污染的重要测试项目之一。其他浊度可能有尿液浊度。
  • 卵菌见内文卵菌门(学名:Oomycota)或卵菌纲(学名:Oomycetes),俗称水霉 (water mold),是一种与真菌很相似的真核微生物,不具叶绿素,不进行光合作用,需将养分在体外分解后,再进行吸收。但根据亲
  • CONORCONOR是斯洛文尼亚对COBISS系统中个人和公司名称的规范控制,该系统启动于2003年。CONOR记录作者的个人姓名及相关变量、标签、注释等信息,这些信息在整个系统中被唯一指定。目
  • 阿拉伯可以指现代国家:可以指地名:可以指人种、语言等:可以指历史上的国家或地区:可以指政治思想:
  • 教宗教宗(拉丁语:Papa),或译教皇(华语圈外国家如韩国、日本、越南与部分教外人士目前仍沿用之),是罗马主教,同时为普世天主教会领袖与梵蒂冈城国国家元首,传统上被认为是圣伯多禄宗徒之位
  • 粗球霉菌粗球霉菌(学名:Coccidioides immitis)又称粗球孢子菌,是一种生长在土壤中的致病真菌,可造成人类感染,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以及西半球一些其他的地区。此病原真菌在人体上
  • 黄素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维他命B2,维生素G。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1879年英
  • 各国人均酒精消费量列表这是一个各国年人均酒精消费量列表,单位为升,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