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索尔·阿伦·克里普克
✍ dations ◷ 2025-04-03 10:48:08 #索尔·阿伦·克里普克
索尔·阿伦·克里普克(英语:Saul Aaron Kripke,/ˈkrɪpki/,音“克里普基”,1940年11月13日-),美国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模态逻辑语义学创始人之一,指称因果-历史论(英语:Causal-historical theory of reference)首倡者之一。索尔·克里普克1940年11月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犹太人家庭,父亲迈尔·塞缪尔·克里普克是当地圣会领袖,母亲是儿童读物作家。克里普克是三个子女中的长子,从小便被冠以神童之名。克里普克六岁时开始自学古希伯来语;九岁通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小学毕业前他就已经相当了解笛卡尔的理论,且展现了极高的数学天赋。16时克里普克写了模态逻辑语义学方面的论文,被一些重要的逻辑学家认为是一篇有创见的可能是来自普林斯顿的博士论文。1958年高中毕业后,克里普克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后获数学学士学位。哲学史上向来认为,凡先验的即是必然的,凡后验的均为偶然的。克里普克则指出,先验之于必然一如认识论之于形而上学,不仅有后验必然的知识,同样有先验偶然的知识。这就是作者向传统理论提出严重挑战的先验偶然和后验必然的理论。克里普克的一个特点是他几乎从不动笔著文,已出版的著作包括《命名与必然性(英语:Naming and Necessity)》、《同一性与必然性》、《真理论概要》等。2001年,克里普克获得肖克奖(逻辑和哲学奖)。克里普克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1977年任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后升任麦科什讲座哲学教授,现任职于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克里普克主要贡献有:&
∨
¬
~
→
⊃
≡
|
∀
∃
⊤
⊥
⊢
⊨
∴
∵
相关
- 药物的副作用在医学中,副作用(英语:side effect)是指药品往往有多种作用,作用于不同身体部位受体,治疗时利用其一种或一部分受体作用,其他作用或是受体产生作用即变成为副作用。虽然副作用一词
-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空气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约占0.04%。二氧化碳略溶于水中,形成碳酸
- 丹贝丹贝(tempeh)是一种发源于印尼爪哇的发酵食品,又名天培、天贝等。传统丹贝是接种根霉属(Rhizopus spp.)真菌至煮过的脱皮大豆,再以香蕉叶包覆接种过的大豆,经过一至两天发酵,所得到
- 二联性精神病二联性精神病(法文:Folie à deux),意思是“二人共享的疯狂”: 形容一个有精神病症状的人,将妄想的信念传送到另一个人。同样的症状可传达至三人,四人,甚至更多。虽然研究文献主要
- 嗜中性白细胞低下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Neutropenia 或 Neutropaenia),亦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血液中的一种中性粒细胞(一种白血球细胞)浓度异常低的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弥补大多数的循环白血球,
-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英语:Regression Analysis)是一种统计学上分析数据的方法,目的在于了解两个或多个变量间是否相关、相关方向与强度,并建立数学模型以便观察特定变量来预测研究者感兴趣
- Oxybutynin奥昔布宁(Oxybutynin),商品名Ditropan、Lyrinel XL、Lenditro (ZA)、Driptane (RU)、Uripan (Middle East),为一种抗胆碱剂,可以缓解膀胱排尿困难,包含频尿及尿失禁等症状,可以降低
- 苏糖苏糖(英语:Threose,C4H8O4)在分类上属于丁糖与醛糖,从费希尔式的角度看,中间两个碳原子上的羟基在碳骨架的异侧。有机化学的习惯命名法中,使用“苏”或“苏式”("threo")表示相邻两碳
- 阿扎尔自治共和国阿扎尔自治共和国(格鲁吉亚语:აჭარის ავტონომიური რესპუბლიკა 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拉丁字母转译为:Atscharis Awtonomiuri Respublika Sakartwelo
- 田纳西河谷管理局田纳西河谷管理局(英语: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简称TVA,成立于1933年5月,总部位于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是大萧条时代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所推动的新政中专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