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湾族神灵信仰

✍ dations ◷ 2025-09-14 09:08:28 #排湾族神灵信仰

排湾族为多神信仰,他们把低阶的神祇或鬼灵统称为泽骂斯(Cemas/Tsemas),具有善与恶、有神力与无神力的分别(但多意旨向活人作祟的恶灵);更高阶的神祇则有各自的称呼,但疑似因为外来宗教进入,与日治时期因为对其传统信仰不理解或为了让族人放弃传统信仰,而将神祇统称为泽骂斯并被沿用至今,事实上这对高阶神祇或创世神而言是相当不敬的说法,族人主要祭祀善良且有神力的神祇。

纳婀马第(Na qemati)分批创造了世界上所有一切的万物,第一次创造了大地和天体、第二次创造了大地上的景物,如草原和森林等、第三次创造了动物,第四次创造了人类,在创造出万物后,祂又创造出其他神祇,派遣祂们各自掌管部分事务。

创世时,太阳神阿道(Qadaw)在“茶卡包根”山顶,降下红、白色二颗卵,命令百步蛇“保龙”保护。不久孵出男女二神,男神名普阿保龙,女神叫查尔姆姬儿,这二神的后代变成了排湾族人之贵族的祖先。而平民的祖先,名叫“丽莱”是由青蛇所孵出来的。经过古时代,太阳神重新又下凡,在大地上生下了二卵,孵出叫“那马塔乌”的男神和叫“那马宇得”的女神,这二神长大后,特别赐他们神力,只要男神叫一声“生牛”,女神就会生牛,叫一声“生树”,就会生下树木,如此这般,大地万物、日夜星辰就如此诞生了。因此族人会在衣饰艺术、雕刻品、器具中自然设计,使用蛇纹图腾缘故。

创生时期,世界混沌黑暗,太阳之母萨迦万降临卡帕代南之地(Kapadainan)创造万物;起初,她坐阴阳壶(Vinalingaljavan)的百步蛇古瓮,头顶太阳双手掩面,嘴角微微颤抖吟唱这空荡的北大武山(Kavulungan),她吟唱太阳光所触及之地出现生机和希望,她唱说:

ulja ulja ulja ulja saljavan i Padain 《呜拉 呜拉 呜拉 呜拉 太阳之母在Padain》

a ku kinisenayan 《这里就是我给赐福始兴起万物的地方》

a ku kinirauravan 《这里就是我洗涤心灵创造生命的地方》

e e e e e e 《额 额 额 额 额 额》

她用吟唱命名她所创生的地方称为巴达茵(Padain),她希望出现土地(Kadjunangan),壮丽的山脉从她的脚底延伸排列而出;她希望有极广的天空(Kalevelevan),从她的头上就出现无穷天空的宽广;她吟唱希望出现地上爬行的动物(Qemuzimuzip),各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猪鹿羊等;她吟唱着希望出现飞禽(Qayaqayam),鸟类物种纷纷出现在这个世界。

最后她照着她的模样造人,她抓起了一把地上的泥土(Djemelj)捏成人的形状,为了稳固和支撑体态,她使用附近的箭竹(Cekes)用土包覆,在她吟唱歌咏的同时隐隐作痛,最后她分出她的气息在这泥人的头顶太阳发穴哈气(Qasen),泥土就成了人。

人类是由太阳生下的蛋所孵化而成的。此版本的传说最早来自箕模族。

此则版本的神话认为人类祖先是由神祇将其他神祇或人杀害后,从被杀死的神祇尸体中诞生的,其中从各个部位出生的神各自成为不同的阶级。此种版本主要存在于旧高燕部落(Padain,北排湾群)体系中。

排湾族有布曹尔-筏湾(Vuculj sepaiwan)、布曹尔-古楼(Vuculj Kuljaljau)与拉瓦尔(Ravar )三套不同的宇宙观体系,且各自互不冲突,同样的对于宇宙观又可分为:

1、四界:神灵领域(Tjucemas) 魔界领域(Puakuman) 大武山(Tjagaraus) 深谷涧(Djeljur)

2、五界:人间(Kauljadan)、祖灵阴界(Selem)、恶灵地狱(Sakam)、阴暗界(Tariteku)、光明界(Tjarivavav)

3、六界:神界(I pidi)、上界(I tjari vavau)、人界(I katsauan)、中界(I tjemakaziang)、冥界(I makarizeng)、下界(I tjarhi teku)


歌唱创世 ∗

相关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英语: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它是一种由复杂
  • 日尔曼语族日耳曼语族是印欧语系的一支,是居住在北部欧洲日耳曼民族的语族。这一族语言有鲜明的特征,最著名的有关于辅音演变的格里姆定律。一些早期(约公元2世纪)的日耳曼语言发展出自己
  • 索马里板块索马里板块是正在形成中的一个板块。它是非洲板块的一部分,因为裂谷作用,正在向东移动。由这一裂谷作用形成的东非大裂谷即是索马里板块和它西边非洲板块的另一部分努比亚板块
  • 那不勒斯湾那不勒斯湾是位于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大区那不勒斯省,其西侧向地中海敞开,北面有那不勒斯和波佐利等城市,东面是维苏威火山,南面是索伦托半岛及其主要城镇索伦托,以此与萨莱诺湾隔
  • 阿兰·佩雷菲特阿兰·佩雷菲特(法语:Alain Peyrefitte,1925年8月26日-1999年11月27日),是法国的一位学者、政治家,曾先后担任新闻部长、政府改革与计划部长、文化与环境部长、司法部长,和法国总统
  • 凯文·毕晓普凯文·毕晓普(英语:Kevin Bishop,1980年6月18日-)是英国的一名演员和喜剧演员。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英国第四台的喜剧节目凯文·毕晓普秀(The Kevin Bishop Show)。
  • 加尔希-马尔哈拉加尔希-马尔哈拉(Garhi-Malhara),是印度中央邦Chhatar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2962(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2962人,其中男性6896人,女性6066人;0—6岁人口2100人,其中男1144人,女
  • 江世禄江世禄(1982年12月16日—)为台湾足球选手,隶属台电足球队,司职前锋,同时也是中华台北足球代表队的成员。江世禄身材高大,速度快,有“台电快腿”的称号。攻击力旺盛,代表台电足球队参
  • 迪特·黑金迪特·黑金(德语:Dieter Hecking,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
  • 加尔·阿尔佩罗维茨加尔·阿尔佩罗维茨(英语:Gar Alperovitz,1936年5月5日-),是美国的历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