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涅希·霍夫曼

✍ dations ◷ 2025-10-22 14:43:37 #1906年出生,卒年不详,20世纪物理学家,英国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家,相对论学者,牛津大学校友,普林斯顿大学教师

巴纳希·霍夫曼(英语:Banesh Hoffmann,1906年9月6日-1986年8月5日)是一名英国数学工作者和物理工作者。他主要是因他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关系及著作《量子奇趣故事》()而出名。

1906年9月6日,巴纳希·霍夫曼出生于英国里士满。他在牛津大学学习数学与理论物理学,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来,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期间,霍夫曼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及利奥波德·英费尔德合作完成了论文《重力方程与运动问题》("Gravitational Equations and the Problem of Motion")。爱因斯坦原来的广义相对论基于2个点子:其一指出粒子的运动将会沿着四位时空中的最短路径;其二指出物质将如何影响时空的几何性质。3人写的这篇论文则指出物体运动方程能直接从描述空间几何性质的场方程得到。

1937年,霍夫曼加入了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数学系,直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才离开。他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正式退休,但仍在学校教授春季的一门相对论课与秋季的一门经典与量子力学课。

1986年8月5日,他离开了人世。皇后学院有一个青年研究生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

1972年,霍夫曼与爱因斯坦的女助手海伦·杜卡斯(Helen Dukas)一起完成了传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创作者和反叛者》()。2014年,普朗克特出版社(Plunkett Lake Press)发布了该书的电子版。这对搭档后来又编辑出版了文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常人的一面》(),其中收集整理了不少爱因斯坦及相关人物的语录。

霍夫曼也是《量子奇趣故事》()、《聊聊矢量》()、《相对论及其根基》()及《试验的霸权》()等书的作者。他还是“贝克街异常人士”(The Baker Street Irregulars)的协会成员,并写过短篇小说《夏洛克、莎士比亚和原子弹》("Sherlock, Shakespeare, and the Bomb",发表于1966年2月的《埃勒瑞皇后神秘杂志》())。

《量子奇趣故事》(中国大陆的汉语翻译版本名为《量子史话》)后成为曹天元的科技普及著作《量子物理史话》的参考蓝本。

他的妻子桃瑞丝(Doris)晚年患上了阿兹海默症。女儿黛博拉(Deborah Hoffmann)为此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一位孝女的诉说》()。

相关

  • Prsub2/subOsub3/sub三氧化二镨(化学式:Pr2O3),又称氧化镨(Ⅲ),是稀土元素镨的倍半氧化物。它是黄绿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碱液,但可溶于强无机酸溶液中。固体属六方晶系,金属离子配位数为7,有6个氧原子占据八
  • 华盛顿时报《华盛顿时报》(The Washington Times),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一份日报,2005年3月31日发行量为103,017份,约为其主要地区竞争对手《华盛顿邮报》同期发行量的七分之一。该报
  • 勲一等旭日大绶章勋一等旭日大绶章为日本国之勋章。依据1875年(明治8年)4月10日勋章制定文件(明治8年太政官布告第54号)为基础而制定。大绶从右肩到左胁披垂,副章(勋二等旭日重光章之正章相同)佩带
  • 史多美·丹尼尔史蒂芬妮·格里高利·克利弗德(英语:Stephanie Gregory Clifford,1979年3月17日-)是一名美国女性色情演员、脱衣舞娘、编剧以及电影导演,艺名是史多美·丹尼尔斯、暴风女丹尼尔斯
  • 司马相司马相(?-?),字邦柱,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儒籍,明朝政治人物。浙江乡试第五十四名。正德十六年,登进士第二甲第八十三名。官至按察使司佥事。曾祖父司马敬;祖父司马坛;父亲司马公�。母张氏
  • 亚历山大·舒尔金亚历山大·“萨沙”·西奥多·舒尔金(英语:Alexander "Sasha" Theodore Shulgin;1925年6月17日-2014年6月2日)美国药物化学家、生物化学家、药理学家、精神药理学家、作家,曾于20
  • 冯天有冯天有(1942年2月-2020年9月16日),天津人,中国新医正骨专家。空军总医院副院长,全军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196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历任空军第一
  • 梁嘉欣梁嘉欣 (英语:Janet Liang)美国华人社会运动,鼓励少数族裔加入国家骨髓捐赠1987年出生于檀香山,1998年搬迁至加利福尼亚州,2005年毕业于阿马多尔谷高中,2009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
  • 恶人 (小说)《恶人》(あくにん、Akunin、Villain)是日本作家吉田修一所作的长篇小说。吉田修一向善于描写年轻人的心绪与生态,《恶人》延续了这一特色。不仅如此,以杀人案为切入口、聚焦底
  • 女魔脸形饰在古希腊,女魔脸形饰(希腊语:Γοργόνειον)最初是展示戈耳工之首来制造恐惧的驱邪垂饰。它与希腊之神宙斯和雅典娜有关,据说他们都佩戴它作为垂饰。它也因作为王室的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