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语假名

✍ dations ◷ 2025-02-23 10:30:53 #台湾语假名
台湾语假名(タイヲァヌギイカナ,日语:台湾語仮名〔臺灣語假名〕/たいわんごかな,白话字:.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Tâi-oân-gí khá-nah,台罗拼音:Tâi-uân-gí khá-nah,闽南拼音:Dáiwánggî Kǎlnāh,英语:Taiwanese Kana),是台湾日治时期时,日本官方单位以日语假名拼读台湾话的假名系统,功用类似日文之振假名或中文之注音符号。台湾语假名主要以三部分构成,即假名、符号假名、符号。由于当时日语书面文都是使用片假名,台湾语假名之书写印刷亦皆以片假名为主。台湾语假名设计及编纂时,考量台湾各地腔调之不同,采厦门话为标准,所以出现泉州腔特有的母音,但其他腔并不使用。即日文中原有之假名,但台湾语不使用ヤ、ユ、ヨ、ワ、ヰ、ヱ以及拗音:符号假名即另行新造之假名:即喉头摩擦音,为一点“.”。直书时加注假名之下、横书时于右;仅有其中四行假名有送气音,其作用类似白话字及台罗拼音之“h”:※原句来自台湾总督府《台湾教科用书国民读本一》第七课

相关

  • 南京十年黄金十年,又称十年建设、十年建国、南京十年,是指国民政府从1927年4月18日定都南京,到1937年11月20日迁都重庆期间的中国1930年代。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结束后,中国国民党领导
  • 吴子宋代的《武经七书》本。 明吴勉学刊《二十子》本。 明翁氏刊《武学经传三种》本。 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所收的影宋本《孙吴司马法》。 清《四库全书》本。 1935年中华学
  • 阿穆尔州阿穆尔州(俄语:Аму́рс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Amurskaya oblast),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是远东联邦管区的一个州。面积36.37万平方公里,人口88.1
  • 四词谬误四词谬误(英语:fallacy of four terms;拉丁语:quaternio terminorum)是一种形式谬误,系因三段论含有四个以上的词项,导致论证无效。传统的三段论只牵涉三个词项,如以下论证包含了三
  • 美丽奈茨美丽奈茨(Merneith)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第一王朝摄政。哲尔死后,她曾摄政。她的陵墓已在阿比多斯被发现,是按照国王规格建造的。
  • 台湾高雄地方法院高雄市前金区河东路188号 高雄简易庭 :高雄市前金区河东路188号 凤山简易庭 :台湾高雄地方法院,简称高雄地方法院、高雄地院或雄院,是中华民国的地方法院之一,位于台湾高雄市,属
  • 位温位温是指流体从气压为 P {\displaystyle P} 、温度为 T {\displaystyle T} (单位
  • 类似色色环(Color Wheel),又称色轮、色圈,是将可见光区域的颜色以圆环来表示,为色彩学的一个工具,一个基本色环通常包括12种不同的颜色。基础的十二色环由瑞士设计师约翰·伊登所提出,其
  • 切尔克斯人切尔克斯人是一个西北高加索民族,阿迪格人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以及阿迪格共和国的四个村子:Khodz、Blechepsin、Koshekhabl和Ulyap。他们说卡巴尔
  • 混合语克里奥尔语(英语:Creole Language或Creole)是一种稳定的自然语言,由皮钦语进一步发展而成。其特征为混合多种不同语言词汇,有时也掺杂一些其他语言文法的一种语言,也称为混成语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