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科恩伯格

✍ dations ◷ 2025-08-28 14:58:03 #阿瑟·科恩伯格
阿瑟·科恩伯格(英语:Arthur Kornberg,1918年3月3日-2007年10月26日),生于美国纽约,美国生物化学家。因在酶化学方面的工作,1959年他与西班牙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塞韦罗·奥乔亚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阿瑟·科恩伯格用实验证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并成功地从大肠杆菌提取液中分离出DNA聚合酶。2006年,阿瑟·科恩伯格的长子罗杰·科恩伯格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第六对父子(母女)双双获奖的案例。他的第二个儿子托马斯·比尔·科恩伯格是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教授。小儿子肯尼思·安德鲁·科恩伯格是一名建筑师。1901年:贝林  1902年:罗斯  1903年:芬森  1904年:巴甫洛夫  1905年:科赫  1906年:高尔基、拉蒙-卡哈尔  1907年:拉韦朗  1908年:梅契尼可夫、埃尔利希  1909年:科赫尔  1910年:科塞尔  1911年:古尔斯特兰德  1912年:卡雷尔  1913年:里歇  1914年:巴拉尼  1919年:博尔代  1920年:克罗  1922年:希尔、迈尔霍夫  1923年:班廷、麦克劳德  1924年:埃因托芬1926年:菲比格  1927年:瓦格纳-尧雷格  1928年:尼科勒  1929年:艾克曼、霍普金斯  1930年:兰德施泰纳  1931年:瓦尔堡  1932年:谢灵顿、阿德里安  1933年:摩尔根  1934年:惠普尔、迈诺特、莫菲  1935年:斯佩曼  1936年:戴尔、勒维  1937年:圣捷尔吉  1938年:海门斯  1939年:多马克  1943年:达姆、多伊西  1944年:厄尔兰格、加塞  1945年:弗莱明、柴恩、弗洛里  1946年:马勒  1947年:科里、G·科里、奥赛  1948年:穆勒  1949年:赫斯、莫尼斯  1950年:肯德尔、赖希施泰因、亨奇1951年:泰累尔  1952年:瓦克斯曼  1953年:克雷布斯、李普曼  1954年:恩德斯、韦勒、罗宾斯  1955年:特奥雷尔  1956年:考南德、福斯曼、理查兹  1957年:博韦  1958年:比德尔、塔特姆、莱德伯格  1959年:奥乔亚、科恩伯格  1960年:伯内特、梅达沃  1961年:贝凯希  1962年:克里克、沃森、威尔金斯  1963年:埃克尔斯、霍奇金、赫胥黎  1964年:布洛赫、吕嫩  1965年:贾克柏、利沃夫、莫诺  1966年:劳斯、哈金斯  1967年:格拉尼特、哈特兰、沃尔德  1968年:霍利、科拉纳、尼伦伯格  1969年:德尔布吕克、赫希、卢瑞亚  1970年:卡茨、奥伊勒、阿克塞尔罗德  1971年:萨瑟兰  1972年:埃德尔曼、波特  1973年:弗里希、洛伦兹、廷贝亨  1974年:克劳德、迪夫、帕拉德  1975年:巴尔的摩、杜尔贝科、特明1976年:布隆伯格、盖杜谢克  1977年:吉耶曼、沙利、耶洛  1978年:亚伯、内森斯、史密斯  1979年:科马克、豪斯费尔德  1980年:贝纳塞拉夫、多塞、斯内尔  1981年:斯佩里、休伯尔、威泽尔  1982年:伯格斯特龙、萨米尔松、范恩  1983年:麦克林托克  1984年:杰尼、克勒、米尔斯坦  1985年:布朗、戈尔茨坦  1986年:科恩、列维-蒙塔尔奇尼  1987年:利根川进  1988年:布拉克、埃利恩、希钦斯  1989年:毕晓普、瓦慕斯  1990年:默里、托马斯  1991年:内尔、萨克曼  1992年:费希尔、克雷布斯  1993年:罗伯茨、夏普  1994年:吉尔曼、罗德贝尔  1995年:路易斯、纽斯林-沃尔哈德、威斯乔斯  1996年:杜赫提、辛克纳吉  1997年:布鲁希纳  1998年:佛契哥特、伊格纳罗、慕拉德  1999年:布洛伯尔  2000年:卡尔森、格林加德、坎德尔2001年:哈特韦尔、亨特、纳斯  2002年:布伦纳、霍维茨、苏尔斯顿  2003年:劳特伯、曼斯菲尔德  2004年:阿克塞尔、巴克  2005年:马歇尔、沃伦  2006年:法厄、梅洛  2007年:卡佩奇、埃文斯、史密斯  2008年:豪森、巴尔-西诺西、蒙塔尼耶  2009年:布莱克本、格雷德、绍斯塔克  2010年:爱德华兹  2011年:博伊特勒、奥夫曼、斯坦曼  2012年:格登、山中伸弥  2013年:罗思曼、谢克曼、聚德霍夫  2014年:奥基夫、莫泽夫人、莫泽  2015年:威廉·塞西尔·坎贝尔、大村智、屠呦呦  2016年:大隅良典  2017年:霍尔、罗斯巴什、扬  2018年:艾利森、本庶佑  2019年:凯林、拉特克利夫、塞门扎#invoke: Navbox#invoke:Authority control

相关

  •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
  • 哥伦布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班牙语: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 Colombo),(1451年-1506年5月20日)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今意大利西北部)。在西班
  • 全能悖论对宗教的批评 · 自由思想反教权主义 · 反宗教虚构宗教全能悖论(omnipotence paradox)是一组关于“全能”概念在语义学上的悖论,它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一个全能的个体在逻
  • 杓会厌肌杓会厌肌(aryepiglottic muscle、aryepiglotticus)是一种在从杓状软骨到会厌之杓状会厌襞中运行的喉部肌肉。杓会厌肌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本的《格雷氏解剖学》之内
  • 语素构词学语素构词学(英语:Morpheme-based morphology)是一种具有如下三个基本公理的构词学观点:语素构词学有两种主要的学理,一个是布鲁费尔德的,而另一个是霍克特的。对布鲁费尔德来说,“
  • 苏美尔人苏美尔(阿卡德语:Šumeru;苏美尔语:
  • 威廉·詹姆斯威廉·詹姆斯(英语:William James,1842年1月11日-1910年8月26日),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他的弟弟亨利·詹姆斯是著名作家。他和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一起建立了实用主义。威廉
  • GABAsubB/sub受体γ-氨基丁酸β受体(又名GABABR)是代谢型γ-氨基丁酸(GABA)跨膜受体,其通过G蛋白与钾通道连接。在动作电位结束时,钾浓度的变化使细胞超极化。GABAB介导的IPSP的翻转电位为-100mV,其
  • 生长层骨膜是附着在除长骨关节外所有骨骼外层的薄膜。所有骨骼内侧都有骨内膜(英语:endosteum)。骨膜内含有致密不规则结缔组织(英语:dense irregular connective tissue)。骨膜从外至内
  • 方解石方解石(英语:calcite)是碳酸钙(化学式:CaCO3)的稳定形态,呈现菱面体或偏三角面体,聚形呈钉头或犬牙状。其中,菱面体有双折射性。方解石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在地球的表面广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