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奥多尔·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勃拉莫夫

✍ dations ◷ 2025-04-27 23:50:46 #1920年出生,1983年逝世,俄国作家,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友,苏联教育家,苏联作家协会成员,社会主义写实主义作家,阿尔汉格尔斯克州人

费奥多尔·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勃拉莫夫(俄语:Фёдо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Абрамов, 1920年2月29日-1983年5月),苏联作家。他的小说以自己农村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为基础,揭露了农业管理和人与人之间各种矛盾与弊端。

阿勃拉莫夫出生于俄罗斯北方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维尔科尔村的农民家庭,很早就成为孤儿。苏德战争爆发后,正在列宁格勒大学读书的他志愿入伍。1941年9月手臂受伤,经短暂治疗后重上前线,两个月后受重伤,死里逃生。身体恢复之后,他到反谍部门工作,1945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8年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毕业后,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工作。1952年他和研究蒲宁的学者柳德米拉·克鲁提考娃结婚。

阿勃拉莫夫对农村充满热爱,曾多次回到家乡体验生活。1954年,他发表《战后散文中的集体农庄的人们》,批评当时农村题材作品普遍存在粉饰现实、不重视对人的描写的倾向。1958年发表了已经完成很久的小说《兄弟姐妹》,他的小说继承了“奥维奇金派”揭露农村矛盾和肖洛霍夫的写实传统的传统,对农村的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注重写人,注重揭示人的心灵。1963年发表的特写《绕来绕去》批判了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遭到批斗。1968年阿勃拉莫夫完成了《两冬三夏》,因为谴责了战后初年苏联农村贫穷落后的现实和农村政策的失误,引起了争论,连同十年前写作的《兄弟姐妹》也被指责为有强调困难的自然主义倾向。《兄弟姐妹》《两冬三夏》和1973年出版的《十字路口》合称《普里亚斯林一家》三部曲,并于1975年获得苏联国家奖金。

1978年阿勃拉莫夫又写出续篇《屋子》,合称《普里亚斯林一家》四部曲。此外,他还发表了不少中短篇小说,其中《木马》 (1969)、 《彼拉盖雅》(1969)、《阿利卡》(1972)合称小三部曲。1975年被选为苏联作协理事。1981年当选苏联作协书记。


相关

  • 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对食物异常的反应。食物过敏的症状与征候可轻可重包括发痒、舌头肿大、呕吐、腹泻、荨麻疹、呼吸困难到低血压等等。轻微程度者会有嘴唇或面部肿胀、荨麻
  • 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又名认知学派,是一种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相对。认知学派学者认为学习者透过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把各种资料加以储存及组织,形成知识结构(cognitive str
  • 胆石症胆结石(英语:gallstones)是在胆囊内由胆汁化合物组成的结石。胆石症(choleliths)可以指胆囊中的结石,也可以指此一疾病。大多数胆结石患者(约80%)不曾有过症状。胆结石的患者中,有1-4
  • 普罗迪罗马诺·普罗迪(意大利语:Romano Prodi,1939年8月9日-),意大利政治家,曾经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曾经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从政前曾经在博洛尼亚大学担任教授多年。2011年11月16
  • 再造林林地复育或称迹地造林、人工造林、再造林等,通常是指森林或林地经人为砍伐殆尽之后,透过自然或人为的方式,使其再次成林的过程。林地复育的自然方式为天然下种、萌芽更新及萌蘗
  • 艾萨克·阿西莫夫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生名:伊萨克·尤多维奇·奥济莫夫,Исаáк Ю́дович Ази́мов,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出生于苏俄的美籍犹太人作家与生物化学教
  • 出旗为民汉军出旗是清朝中后期部分汉军旗人、下五旗旗鼓包衣、开户人、抱养民子、旗下家奴被统治者大规模强令脱离八旗组织的一系列举措。因出旗之人均以旗内汉姓人丁为主,故而统称为
  • 国名国号是一个国家的相关法定政权的正式官方名称。“国号”与该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通常称谓或名字是不同的概念,例如英国,可以说其现行的“国号”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德州扒鸡德州扒鸡为五香脱骨扒鸡的俗称,是山东省德州市特产之一.其口味鲜咸香嫩,造型别致美观,肉嫩骨酥,一抖之下骨脱肉烂,故名脱骨扒鸡。“德州扒鸡”在烧鸡的基础上,借鉴了扒肘子、扒牛肉
  • 睾丸附件睾丸附件(Appendix testis)是在人类泌尿生殖道,由穆勒氏管(英语:Müllerian duct)演化残存的痕迹器官。睾丸附件位于睾丸上半部,和鞘膜(英语:Tunica vaginalis)相接。90%的时间皆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