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森重排反应

✍ dations ◷ 2025-04-26 16:46:00 #重排反应,人名反应

克莱森重排反应,又称作Claisen重排反应,其最初形式是一个烯丙基苯基醚在高温(> 200°C)下发生的一个重排反应,产物是邻位烯丙基苯酚。反应的机理是σ重排(是史上第一个发现的σ重排反应),产物4-烯酮因芳香性的需要互变异构为酚。



这个反应的特点是高度的区域选择性,产物大部分是邻位的。与弗赖斯重排的性质很相似。

而当苯环的两个邻位都被“堵”住的时候,反应产物是对位烯丙基取代物。这是因为中间产物发生了一个科普重排反应所致——“分子自有其道(molecules have a way of hanging on)”。



审视整个过程可以看到:克莱森重排的驱动力是生成热力学上最稳定的取代度最大的“烯烃”。

克莱森重排起初是在芳香化合物中发现的(1912年),这与当时(20世纪初期)合成化学家“玩”的范围局限在芳香烃上有关。到后来发现该反应可以拓展到非芳香化合物,而这种拓展非常重要,因为克莱森重排反应立刻变成了合成上一个非常有用的反应:反应生成了一个新的碳碳键,得到一个4-烯羰基化合物,而烯键可以继续往下做衍生,得到其他的化合物。



而现代有机合成在克莱森反应的启发下催生出众多“变体”:

贝勒斯(Bellus)变体:

埃申莫瑟(Eschenmoser)变体:

艾兰德(Ireland)变体:

强生(Johnson)变体:

在植物代谢的莽草酸途径中从分支酸到预苯酸的转换步骤就是一个克莱森重排;该反应受分支酸变位酶的催化。预苯酸是一个重要的前体化合物,生物体内含苯环的天然化合物有一大半是由预苯酸转换过来的。


相关

  • 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英文: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是中医学与中药学的合称,侧重反映中医与中药两者共同发展,密不可分。而中医药是中医与中药的合称。
  • 4f14 5d3 6s22, 8, 18, 32, 11, 2蒸气压第一:761 kJ·mol−1 第二:1500 kJ·mol体心立方四方主条目:钽的同位素钽(Tantalum,旧译作
  • 索普德特在埃及神话中,索普德特(Sopdet),另译:索普代特是神化的天狼星,是所有埃及古物学家都认定的星。在埃及一提到索普德特这个名字,就是特指夜空中最亮的天狼星。在画像上,她被描绘成一
  • 横隔膜在哺乳动物的解剖学中,横膈膜(英语:Thoracic diaphragm)是一层骨骼肌薄膜,延展及肋骨底部。横膈膜将胸腔与腹腔相分隔,并对呼吸执行重要功能。解剖学中的膈膜(英语:Diaphragm)也可以
  • 路易斯·弗洛伊斯路易斯·弗洛伊斯(葡萄牙语:Luís Fróis、1532年-1597年7月8日)是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年轻时已经离葡萄牙,主要在日本传教,是《日本史》及《日欧比较文化》的作者。在方济各·沙勿
  • 玛丽·瑞瑙特玛丽·瑞瑙特(英语:Mary Renault,/ˈrɛnoʊlt/;1905年9月4日-1983年12月13日),出生名为“艾琳·玛丽·查兰斯”(Eileen Mary Challans),是一名联合王国籍旅居在南非的女作家。她以撰
  • 内伯·卡里略·弗洛雷斯内伯·卡里略·弗洛雷斯(Nabor Carrillo Flores,1911年2月19日-1967年2月23日)是一位墨西哥原子能科学家及地质专家。他是墨西哥作曲家朱利安·卡里略·特鲁希略(Julián Carrill
  • 吴发祥吴发祥,号萝轩,南京人。明末出版家。天启六年(1626年),吴发祥曾刊行《萝轩变古笺谱》,为拱花木刻彩印笺谱,由颜继祖辑稿。是中国早期木版彩印的精品之作。
  • 杰克森·阿维利诺·科埃略杰克森·阿维利诺·科埃略(Jakson Avelino Coelho,1986年2月28日-),昵称贾贾·科埃略(Jajá Coelho)或贾贾(Jajá),是一名巴西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现在效力于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球
  • 第2太阳周期第2太阳周期是从1755年开始纪录太阳黑子活动以来的第2个太阳周期 。这个周期开始于1766年6月,结束于1775年6月,持续了9年。在这个周期内的最大平滑黑子数(超过12个月期间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