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P-17b

✍ dations ◷ 2025-04-05 01:03:37 #2009年发现的系外行星,太阳系外行星,类木行星,热木星,天蝎座

WASP-17b是一个位于天蝎座,环绕恒星WASP-17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发现于2009年8月11日。该行星是首颗被发现的逆行轨道的行星,即行星公转方向和所属恒星自转方向相反。这个发现也因此改变了行星系的理论。WASP-17b可能是目前发现半径最大的系外行星,但质量只有木星的一半,是一颗蓬松行星

由英国斯塔福德郡基理大学(Keele University)大卫·安德森(David Anderson)的团队使用凌日法观测到该行星对WASP-17凌日,而发现了这颗距离地球1000 光年(300 秒差距)的气体巨行星。并且其测光观测也确认了体积。该行星是以位于南非天文台,由多个大学操作的超广角寻找行星(Super Wide Angle Search for Planets, SuperWASP)望远镜阵列发现。该行星是由SuperWASP发现的第17个行星,并依该计划命名。

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接着观测该行星所属恒星的光谱内红移和蓝移以确认其径向速度在行星运转时的变化确认行星的质量和轨道离心率。在行星凌日期间精确测定的多普勒变化允许颗学家测定行星的公转方向,并经由罗斯特-麦克劳克林效应确认行星公转方向和所属恒星自转方向相反。

WASP-17b半径是木星的1.5–2倍,但质量却只有木星的一半;因此密度只有0.08到0.19 g/cm3,而木星的密度是1.326 g/cm3、地球密度则是5.515 g/cm3(水的密度是1 g/cm3)。如此异常低的密度被认为是因为行星的轨道离心率和它与母星的距离(比水星和太阳之间距离更短)造成了该行星内部强大的潮汐加热和潮汐变形。同样的机制也在木星卫星木卫一上发生,造成该卫星活跃的火山活动。

WASP-17b被认为是逆行轨道的行星(轨道倾角高达149°;请勿和行星轨道面与观测者夹角混淆,对于所有太阳系外行星而言该夹角都是接近90°),也是首颗被发现如此公转的行星。这种运行方式是以行星凌日时的多普勒效应产生的罗斯特-麦克劳克林效应所得知,当行星的某一半球接近或远离地球时,地球将会观测到被凌日的行星减弱的红移或蓝移。科学家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该行星会逆向公转。其理论包含来自其它几乎要和其撞击的其他行星的重力弹弓,或者是一个较小的行星体的扰动使WASP-17b的轨道逐渐因为古在机制而改变其倾角。

维基共享资源中与WASP-17b相关的分类

相关

  • 中子截面中子截面(英语:Neutron cross-section)常用于核物理学与粒子物理学中,表示入射中子与靶核交互作用的一种带有几率意义的常数。单位以barn表示,等于10−24cm2。中子截面与中子通量
  • 消化系统的息肉消化系统的息肉指的是初期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息肉,种类包含:医学导航: 肿瘤基因/标志肿瘤/同名/附瘤药物 (L1i/1e/V03)
  • 穆德穆德(John Raleigh Mott,1865年5月25日-1955年1月31日),美国的基督教领袖及社会工作者。他曾长期领导基督教青年会(YMCA)和学生志愿宣教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组织国内外
  •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英语: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简称 IAS ),是世界著名理论研究中心,是一个供各领域的科学家做最纯粹的尖端研究的科研机构,能够保障所辖科研人员不受任何
  • 大陆基大陆基,或称“大陆隆”、“陆基”,是大陆坡与洋盆之间的大陆坡坡麓各种碎屑堆积联合体的总称,呈几百公里宽的带状。位于海底峡谷尾部的大陆基可形成巨大的海底扇(英语:submarine
  • 重明鸟重明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鸟,状似鸡,叫声如凤凰,重瞳,力大无穷。
  • 史蒂文森安德鲁·史蒂文森(Andrew Stephenson,1981年2月17日-)是一位英格兰政治人物,他的党籍是保守党。他在16岁时就加入保守党。自2010年开始,他担任彭德尔选区选出的英国下议院议员。他
  • 黄杉黄杉(学名:Pseudotsuga sinensis)属于针叶树林种。常绿乔木,枝侧有极细毛。叶子线性两列,扁平,落叶后枝上留有椭圆形叶痕;雌雄同株;椭圆状卵形的球果单生侧枝顶端,扇状斜方形种鳞,基部
  • 前庭襞1 舌骨2 会厌3 前庭襞,假声带/声索,(Plica vestibularis)4 声带,真声带(Plica vocalis)5 喉室肌6 喉室(Ventriculus laryngis)7 声带肌8 喉结(甲状软骨)9 软骨环(环状软骨)10
  • 夜光藻夜光藻(学名:),属于甲藻门单细胞生物(英语:dinoflagellate),俗称海耀,又称夜光虫,在马来西亚和台湾也被称作蓝眼泪,为一种在海中生存的非寄生甲藻,能作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这种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