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

✍ dations ◷ 2025-11-24 05:18:46 #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
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意大利语:Accademia dei Lincei,意大利语发音:,英语:Lincean Academy),是于1603年设立于意大利罗马科西尼宫帕拉左柯西尼(Palazzo Corsini)的一个科技研究机构。学院曾一度消亡,现在是意大利国家级科技研究机构。学院创建人是Federico Cesi。该学院参与了早期阶段的欧洲科学革命。学院以“猞猁之眼”冠名,其敏锐的洞察力象征着人们对科技的不懈探索精神。学院在创始人Cesi死后,并没能够长久维持下去,最终在1651年消亡。19世纪70年代,意大利复兴该学院,并扩大范围和等级,将其提升为国家级文学和科技研究所。

相关

  • 坟场坟场(cemetery、graveyard)是死者遗体以及火葬遗物如骨灰所埋葬的地方。英文中的“cemetery”来源于希腊文κοιμητήριον,意为“睡觉的场所”。该词暗示此地块专用作
  • 裂解裂解(英语:pyrolysis,或称热解、热裂、热裂解、高温裂解)指有机物质于无氧气存在下的高温(英语:Thermal decomposition)分解反应。它涉及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相位的同时变化,并且是不可
  • 大平原区大平原(英语:Great Plains),多称北美大平原、北美大草原,是北美洲中部一块广袤的平原地区,大致位于密西西比河以西、落基山脉以东、格兰德河以北。自然植被以草为主。大平原东西长
  • Times Higher Education《泰晤士高等教育》(英文全称:Times Higher Education,英文简称:Times Higher或THE),原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英文全称: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英文简称:The Time
  • 相互理解性相互理解性(mutual intelligibility)指语言学上的互通程度(亦称互懂程度),为某种语言的使用者在从未接触另一种语言(包括听或学习)的情况下,能通过听力或(及)阅读理解另一种语言的程度
  • 约翰·斯特拉特,第三代瑞利男爵约翰·斯特拉特,第三代瑞利男爵,OM,FRS(英语:John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1842年11月12日-1919年6月30日),英国物理学家。他与威廉·拉姆齐合作发现氩元素,并因此获得1904年诺贝
  • 氰基丙烯酸酯万能胶,又称快干胶、三秒胶、瞬间胶、502胶,所含作为组合剂的成分为氰基丙烯酸酯(Cyanoacrylate)。氰基丙烯酸酯是一系列物质的合称,譬如 2-氰基丙烯酸甲酯(Methyl-2-cyanoacrylat
  • 茶黄素茶黄素(英语:Theaflavin)是存在于红茶中的一种金黄色色素,为茶叶发酵的产物。在生物化学上,茶黄素是一类多酚羟基具茶骈酚酮结构的物质。因红茶加工烘焙的方法不同,茶黄素的比例可
  • 纳豆纳豆是日本常见的传统发酵食品,由黄豆通过Bacillus subtilis natto(枯草杆菌亚种之一)借由菌种发酵所释放的酵素转化蒸煮过黄豆的营养成分所制成的豆制品,气味浓烈,有黏性,不仅保
  • 布尔萨布尔萨(土耳其语:Bursa),古称普鲁萨(古希腊语:Προῦσα),位于土耳其西北部,是该国第四大城市,也是布尔萨省的首府,人口超过200万。布尔萨以滑雪胜地、奥斯曼帝国苏丹陵墓和肥沃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