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级战列舰

✍ dations ◷ 2025-04-27 13:16:12 #纳尔逊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战列舰(英语:-class battleship)是英国在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下建造的一型35000吨级、装备16英寸主炮的战列舰。也是过去放弃的N3级战舰之缩小改良版,该型共有纳尔逊号、罗德尼号两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曾计划建造N3型战列舰,因《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定而夭折。1922年英国在条约规定的吨位内开始建造纳尔逊级战列舰。纳尔逊级采用平甲板船型,不再是以往英国战舰常用的艏楼船型。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着重提升装甲防护水准,首次采用倾斜布置水线装甲带,是当时舷侧装甲最厚的战舰。受条约规定35000吨的限制,纳尔逊级采用3座三联装主炮炮塔全部在舰桥之前,而动力机舱集中配置在舰体后部这种非常规的布局,目的是将有限的重装甲防护区最大限度集中在重点部位,但是这样的设计造成主炮存在后方死角的缺陷,且密集排列的主炮一旦下方弹药库失火,连锁反应也令人担忧。受条约规定排水量的限制,决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动力性能,航速较慢()。纳尔逊级安装16英寸口径主炮,全炮塔化的双联装6英寸口径高平两用副炮。但其高速轻弹在实战中被证明效率低下,其使用的Mark I 16寸炮弹在远距存速急剧下降导致炮弹贯穿力不足,远距离贯穿深度只相当于旧式的Mark I 15英寸舰炮和新式的Mark VII 14英寸舰炮,更无法和同期的美国Mark I 16英寸舰炮、日本三年式410毫米舰炮相比。并且该舰23节的最大速度在二战中不合适伴随高速部队如航母编队等行动,适航性、稳定性也不理想。因而在英国海军中地位不高,甚至低于一战前动工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同级舰:纳尔逊号(Nelson)、罗德尼号(Rodney)。

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1927年完工。纳尔逊级战列舰与日本的两艘长门级战列舰、美国的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等7艘拥有最大口径火炮的战列舰,被各国海军人士称为“七巨头”(Big Seven)。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除罗德尼号参加了围歼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海战外,该级舰大多是执行护航和为登陆行动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务。1944年纳尔逊号参加了诺曼底战役。1945年纳尔逊号开赴印度洋参加针对日本的作战行动,纳尔逊号见证了日军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受降行动。战后,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先后退役拆解。

相关

  • 意大利王国意大利王国可以指:
  •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是一类通过抑制原核生物内蛋白质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杀死病原体目的的抗生素。原核细胞合成蛋白质包括氨基酰-tRNA合成、肽链合成的起始、延伸及
  • 得克萨斯得克萨斯县(Texas County, Oklahoma)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西部的一个县,北邻堪萨斯州,南邻得克萨斯州。面积 5,306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0,640人。县治盖蒙。从18
  • 5′端帽5′端帽(Five-prime cap)是在真核生物中信使RNA(mRNA)的5′端经修改后形成的的双核苷酸端点。5′加帽的过程对建立成熟的mRNA作翻译非常重要。加帽确保了m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
  • 村上义雄村上 义雄(むらかみ よしお;1845年6月18日-1919年6月12日),旧姓平冢,日本九州熊本藩人(今熊本县),为日本明治至大正时代的内务省官员。村上义雄于1898年(明治31年)5月3日接替桥口文藏,于
  • 劳拉·巴斯劳拉·巴斯 (意大利语:Laura Bassi,1711年11月29日-1778年2月20日),18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她是欧洲第二位获得学术资格的女性, 同时也是欧洲第一位女教授。劳拉·巴斯出生在博洛尼亚的
  • 纳丁·戈迪默纳丁·戈迪默(英语:Nadine Gordimer,1923年11月20日-2014年7月13日),南非女作家,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2014年7月13日,戈迪默在约翰内斯堡的家中安详辞世,享寿90岁。戈迪默的双
  • 杨汝经杨汝经(?-1644年),字石夫,河南归德府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杨汝经原居林县,年幼孤贫移居睢州,依附许氏长大而改姓许。崇祯九年(1637年)他在乡试中亚魁,次年(1637年)成进士
  • 红花介属 (鱼形介科)红花介属(学名:)是甲壳亚门介形纲之下的一个属,旧属鱼形介科,现时独立出来成为Cytheromatidae(瑞典语:Cytheromatidae)科,是该科唯一的属。是这个属的模式种。本属包括下列各物种:
  • 东京都交通局东京都交通局(日语:東京都交通局/とうきょうとこうつうきょく  */?)是日本东京都的地方公营企业(日语:地方公営企業)之一,专责经营东京都及附近周边区域的公营交通(日语:公営交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