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
✍ dations ◷ 2025-11-20 06:39:58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
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是一类通过抑制原核生物内蛋白质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杀死病原体目的的抗生素。原核细胞合成蛋白质包括氨基酰-tRNA合成、肽链合成的起始、延伸及终止等阶段,不同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可以作用在不同阶段。部分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能与氨基酰-tRNA合成酶特异性结合从而使该类酶失去催化氨基酸与tRNA结合的能力。例如,tRNA活化反应中吲哚霉素能与色氨酸竞争与色氨酸激活酶(色氨酸-tRNA合成酶)结合,抑制色氨酸-tRNA的形成。部分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这部分抗生素可主要分为四环素类抗生素、酰胺醇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能进进入70S核糖体A位点中位于30S核糖体亚基中的部分封闭A位点,使氨基酰-tRNA上的反密码子不再能在该位点内与mRNA结合,令肽链延伸受阻。这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氯四环素、氧四环素及吡甲四环素等。大多数抗四环素的菌株都是以改变其细胞膜的通透性或表达出可令这类抗生素失活的酶来形成抗药性。虽然真核细胞的80S核糖体也对这部分抗生素敏感,但由于这部分抗生素无法透过真核细胞膜,所以它们不能抑制活体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生。酰胺醇类抗生素能选择性他与原核细胞内70S核糖体的50S核糖体亚基或真核细胞线粒体核糖体39S核糖体亚基结合,抑制其中肽酰转移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肽键的形成。但这类抗生素不会抑制真核细胞线粒体外的蛋白质合成。这类抗生素包括氯霉素、叠氮氯霉素、甲砜霉素及氟甲砜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能与50S亚基结合,但它抑制的是翻译中的移位过程。这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及梭链孢酸等。环己亚胺作用于真核细胞内80S核糖体的60S核糖体亚基而抑制其肽酰转移酶活性,但不抑制原核细胞或线粒体内蛋白质合成。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荧光淬灭荧光淬灭(英语:Quenching)猝灭是当常温物质经射线照射(通常为紫外线或X射线)所发出会萤光强度降低的任何过程。淬灭受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很大,许多过程都可导致淬灭,例如激发态反应,能
- 瓦尔纳official_name Zabr 人瓦尔纳(保加利亚语:Варна)位于黑海西岸,是保加利亚第三大城市,人口351,552(2006年)。是该国重要的港口、保加利亚海军的基地,著名的海岸旅游城
- 生理学家生理学(英语:physiology/ˌfɪziˈɒlədʒi/; 来自古希腊语 φύσις (physis),意即:“nature, origin”,和 -λογία (-logia),意即:“study of” ) 是生物学的一门子领域,研
- 子宫肉瘤子宫肉瘤(英语:uterine sarcoma),是一类子宫的平滑肌或结缔组织病变引起的一种恶性转移性肿瘤。它的子类包括有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英语: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s)
- 飞扬草飞扬草(学名:Euphorbia hirta)为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分布于亚热带、台湾岛、热带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广西、贵州、福建、湖南、四川、广东、江西、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400米至
- 朊病毒朊毒体(英语:prion,发音为/ˈpriː.ɒn/;又译为普利昂、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感染性蛋白质、普恩蛋白等)是一种具感染性的致病因子,能引发人类及哺乳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朊
- 多不饱和脂肪酸多元不饱和脂肪是两类不饱和脂肪之一,分子中有多于一个双键,相比之下单元不饱和脂肪则只有一个双键,其余为单键。它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常见的这类脂肪包括亚麻油酸及次亚麻油酸
- 查尔菲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1947年1月5日-),美国科学家,因为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查尔菲在芝加哥长大,是吉他手伊莱·查尔菲(1910—1996)和服装店
- 复活节星期一复活节星期一(英语:Easter Monday)是复活节星期日后的第一天,一些主要的基督教文化都会庆祝这一节日,尤其是信仰罗马天主教会的文化。在罗马天主教圣人历中,复活节星期一位于复活
- 白匈奴嚈哒(Hephthalites)又作挹怛、挹阗,是晚古典时代西域的一支游牧民族,曾于中亚、南亚地区建立规模广大的嚈哒帝国。嚈哒人被东罗马帝国史学家称为“白匈奴”,其亦曾自号匈奴。嚈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