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胡斯战争
✍ dations ◷ 2025-10-29 05:08:50 #胡斯战争
胡斯战争(Hussite Wars)-亦称波希米亚战争 (Bohemian Wars),发生于1419年7月30日至1434年5月30日,起因于神圣罗马帝国领地波希米亚的宗教改革家扬·胡斯在康士坦斯大公会议中,被罗马天主教会判决为异端并以火刑处死,引起支持他的地方贵族及民众起兵对抗罗马天主教会以及支持天主教的神圣罗马帝国中央政府;在战争初期到中期,由于在扬·杰式卡的卓越领导以及波希米亚当地先进的兵器工业支援下,胡斯信徒屡次击败帝国军;然而在杰式卡染病去世以及组织内部发生分裂的情况下,胡斯信徒逐渐屈居劣势,继承杰式卡的塔博尔派统帅普洛科普也在1434年的利帕尼之战战死,1437年胡斯党人最终仍被神圣罗马帝国所镇压。1415年,神圣罗马帝国诸侯国波希米亚的宗教改革家扬·胡斯在康斯坦茨宗教会议中被罗马教廷判决为异端并以火刑处死后,引起支持胡斯的地方贵族及民众对教廷激烈抗议,最后教廷对波希米亚发布“禁行圣事”的处罚禁令。1419年,在神圣罗马君主(只当选罗马人民的国王,未就任帝位)兼波希米亚国王瓦茨拉夫四世斡旋下,终于让禁令解除,然而原本以胡斯信徒为主的布拉格市议会却遭到解散,还有人被逮捕,代之而起的是以天主教为主的新市议会。胡斯信徒非常愤怒,同年7月30日,部分激进的胡斯信徒在神父扬·柴利夫斯基的率领下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厅前的查理广场,要求释放被逮捕的胡斯信徒。随着游行群众情绪的高涨,也益发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满,突然有人由市政大厅的窗口向胡斯信徒丢掷石块,立刻引爆了一触即发的情势。狂怒的激进份子冲进新市政厅,在群众的鼓噪煽动下,将市长及市议员共7人自新市政厅抛出窗外向楼下一大群手持长矛的抗议者,七人全部死亡,此即为“第一次布拉格抛窗事件”。之后暴动更加激烈,开始攻击天主教教堂及相关人物,导致神圣罗马帝国出兵镇压,胡斯信徒也全面叛乱,长达15年的胡斯战争正式引爆。1419年,胡斯党人推举贵族扬·杰式卡领导布拉格起义,反对新任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及波希米亚国王西吉斯蒙德。战争前期杰式卡担任军事统帅,于1420年7月率部在布拉格城郊维科山粉碎西吉斯蒙德发动的第一次十字军征讨,此战称为维科山战役。1422年初杰式卡领导胡斯军,在库特纳霍拉和涅梅茨布罗德交战中,采用迂回包围战术,再次击败第二次十字军进攻。1424年10月11日,杰式卡在率军围攻普日比斯拉夫时死于瘟疫。普洛科普承继了他的统帅地位,继续对抗罗马天主教会以及支持天主教的神圣罗马帝国。1430年代初,胡斯党人分裂为圣杯派和塔博尔派,也称作温和派和激进派。经济和政治上较稳固的圣杯派开始与封建天主教阵营勾结。贫民革命军成了圣杯派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市民阶级和贵族公开背叛人民,其力量已占三倍优势。温和的圣杯派在长期斗争中,已掌握了波希米亚经济,基本实现了他们的主张,他们不能容忍激进的塔博尔派(由普洛科普领导)的继续发展威胁到自身的利益,就转而投向敌人来反对塔博尔派。1432年12月,在巴塞尔宗教会议上,天主教与圣杯派秘密谈判,圣杯派的基本要求得到一定的保证后,他们就背叛了塔博尔派。1432年5月,圣杯派在天主教会和皇帝的支持下,在利帕尼与塔博尔派进行了会战。圣杯派出动了步兵二万五千人,骑兵数千人,战车六百辆,而塔博尔派只得步兵一万,骑兵八百骑和战车三百六十辆迎敌。圣杯派以优势兵力佯作强攻,继而退却,普洛科普判断失误,把敌人伪装的撤退当作真正的溃逃,就向敌人猛烈地扑去,从而削弱和破坏了大车防御工事的防守。这时,敌军骑兵突然攻击塔博尔军的侧翼,并袭击了几乎毫无防御的营地,塔博尔骑兵将领恰克率领骑兵临阵脱逃,导致全军的溃败,普洛科普等阵亡。利帕尼之战标志着胡斯战争的基本结束。塔博尔派的残部一直坚持到了1437年,在西翁之战中才被歼灭,塔博尔城则维护了相对的独立,直到1452年才陷落。
相关
- 支气管肺炎肺炎(pneumonia),是指肺部出现发炎的症状,主要是肺泡受到影响。肺炎常见的症状包括有痰的咳嗽、胸痛、发热及呼吸困难。症状可能由轻微到严重不一。特别高龄的长者或新生儿可能
- 金刚乙胺金刚乙胺(Rimantadine)是一种抗病毒药,属于三环胺类,对A型流感病毒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作用强于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的中枢神经副作小于金刚烷胺。金刚乙胺通过抑制特异蛋白的释放
-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剂(英语:general anesthetics)是麻醉药中的一类。麻醉药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esthetics)和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
-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英语:Golgi apparatus)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属于细胞的一组膜,专门收集并包裹各种物质,例如酶和激素。这些膜形成像一堆平板的扁囊,部分扁囊常常脱离并移向质膜,一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简称BPPV)为一种内耳诱发的疾病,患者会有重复性短暂眩晕的症状,头部移动时会感到天旋地转,甚至连就寝翻身时都会有晕
- 麻腮风三联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英语: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vaccine, MMR),港澳台译为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大陆简称麻腮风疫苗,是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德国麻疹)的疫苗,由三种疾病病
- 布夏氏结节布夏氏结节(英语:Bouchard's nodes)是近端指骨关节(手指或脚趾中间的关节)上坚硬的骨头增生或胶状囊肿。常见于手部患有骨关节炎的患者,是由关节软骨钙化增生(英语:bone spur))的骨刺
- 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缩写为UW),一所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创建于1861年,是美国西岸最古老的大学,也是美国西北部最大的大学。在1990年的
- J01E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罗曼语国家罗马语族(又称罗曼语族、拉丁语族),属于印欧语系,是从意大利语族衍生出来的现代语族,主要包括从拉丁语演化而来的现代诸语言。操罗马语族语言的人主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欧洲拉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