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K 293

✍ dations ◷ 2025-09-14 09:19:47 #HEK 293

HEK 293细胞(人胚胎肾细胞293(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s 293)),又名HEK-293细胞(HEK-293)、293细胞(293 cells),是一个衍生自人胚胎肾细胞的细胞系。293细胞因为转染效率高(因此,293细胞也常常用于病毒载体的包装)、易于培养而深受生命科学研究者的喜爱。

HEK 293细胞系建立于1973年。当时,一名女性在荷兰接受了合法的堕胎手术。这个胎儿很明显是健康的胚胎,但妇女的名字以及她堕胎的理由已无从查证。随后,荷兰生物学家Alex van der Eb在他的实验室里对这个胎儿的肾细胞进行了培养,并使用经剪切的5型腺病毒DNA片段对这些肾细胞进行了转化,生成了293细胞系。具体的实验是由当时在Alex van der Eb的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的弗兰克·格雷厄姆(Frank Graham)施行的,他在1977年前往麦马士达大学后发表了这一成果。分析表明,293细胞的19号染色体插入了大约4.5kb的腺病毒DNA片段。293细胞的核型处于不正常状态,而且不同的293细胞核型极有可能不同。不过,293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通常是64条(正常人类的染色体数目是46条),其X染色体、17号染色体、21号染色体的拷贝数一般为3。

有研究表明,HEK 293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与神经系细胞较为相似。这很可能是因为腺病毒更倾向于感染神经系的细胞,因此在最初制作293细胞时,被转化的细胞也基本上是肾脏中的神经系细胞(即肾上腺细胞) 。

相关

  • 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瘤(英语:germ cell tumor,缩写GCT),是一个病发于生殖细胞的肿瘤。生殖细胞瘤可能是恶性或良性肿瘤,它通常病发于生殖腺(卵巢或睾丸),是因为胚胎在发育时期的天生缺陷所导致的
  • 软木塞软木塞指的是用含有软木脂而不渗水、柔软而有浮力的木质制成的木塞。常用作葡萄酒瓶塞,而选材主要是西班牙栓皮栎。葡萄牙的牧场(Dehesa)每年出产全球一半的软木塞,而该国的Cort
  • 美童公学美童公学(英语:Shanghai American School),又名上海美国学校,是1912年至1949年上海一间主要面向美国侨民子女开设的国际学校。原校址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10号,现为七〇四研究所
  • 塞格德塞格德(匈牙利语:Szeged;塞尔维亚语:Сегедин;德语:Szegedin;波兰语:Segedyn;罗马尼亚语:Seghedin;斯洛伐克语:Segedín)是匈牙利的第四大城市,琼格拉德州首府,匈牙利东南部的中心城
  • 南马庄乡南马庄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南马庄乡下辖以下地区:马庄村、向阳会村、小关城村、望天岭村、桑树堰村、黄柏寺村、桦木沟村、谢台
  • 伊斯拉姆普尔伊斯拉姆普尔(Islampur),是印度比哈尔邦Naland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985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9855人,其中男性15708人,女性14147人;0—6岁人口5528人,其中男2955人,女2573人;
  • 第70届戛纳电影节第70届戛纳电影节于2017年5月17日至5月28日在法国戛纳节庆宫举办。 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尔担任评判团主席。法国导演阿诺·戴普勒尚执导的《当旧爱回来过(英语:Ismael's Ghosts)》获选为电影节开幕片。该届金棕榈奖颁给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的《自由广场》,并列为电影节闭幕片。竞赛片于4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4月28日再追加一部(《自由广场》);以下依首映日期排序,可角逐最高荣誉金棕榈奖:
  • 海翁海翁,又称海鳅、海䲡,是台湾民间传说中的海怪,不仅身形巨大,还可以吐火、吞食船只。传说中海翁是一只巨大的鱼,身长百里(50公里以上)、能从嘴里吐出火焰、大到能够吞噬船只,当它沉睡时,能够在海面上停留百年以上,鱼背上甚至会长出树木,让人误以为是岛屿,甚至还在上面建立市街,直到其醒来之后,全部跟着海翁一起沉入水中。此外,据说只要它现身,就会引起大风。台湾各地都有流传不同的海翁故事,如传说中海翁曾在海中跟海龙缠斗并被妈祖所救,所以每到妈祖圣诞,海翁便会前来朝拜、而澎湖也流传着海翁向娇小的丁香鱼提亲的故事和歌谣。
  • 罗金玲罗金玲(1979年-),云南景东人,彝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云南地区代表。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公路工程与管理方向。2013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 大程书院大程书院位于河南扶沟城内书院街,由程颢在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任扶沟知县时创建。明景泰四年(1453年),移建县衙内。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县陈辂改建于南街西巷,易名明道书院。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吴溶倡捐修复,继任知县杨烛改名大程书院。2000年10月,“大程书院”被河南省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