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析语
✍ dations ◷ 2025-05-16 19:32:21 #分析语
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是与综合语相对的概念。分析语与综合语的关键差别有二:首先,在分析语大多数的每一单词所含的不自由语素较少,而综合语每一单词所含的不自由语素较多。换言之,分析语无、或较少“合成词”(Compound Word,又称“复合词”),而综合语中有大量的“合成词”。语素是能表示意思的最低单位,语素和词不同,有许多的语素不能够单独地构成词。依据是否可单独成词,语素可分为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例如在属于屈折语的英语中,unbreakable该词由三个语素组成,分别是:un-(不自由语素)、break(自由语素)、-able(不自由语素)。也就是说,unbreakable是一“合成词”。而属于分析语的现代汉语中,不易破损该词由四个语素组成,分别是:皆为自由语素的“不”、“易”、“破”、“损”。第二,相对于综合语(其中又分为黏着语、屈折语、多式综合语),分析语并不对语素进行变化,而是以语序表示文法关系。换言之,分析语较无词形变化,即语素基本只有一种词形。而提到分析语时,经常会提及孤立语此一相关的概念。依照语言学家的定义与分类标准不同,孤立语与分析语之间的关系可能会产生三种情况:必须了解的是,在实际状况中,绝大多数语言都并不能单纯地被分类至综合语、分析语或孤立语其一分类。也就是说,将分析语视作一种性质会更加适当。例如,英语比俄语更具分析语性质。也因此,一门纯粹的孤立语肯定是具分析语之性质,因其并无词形变化的语素,但反过来并不一定成立。现代汉语为分析语,但汉语可能本来为综合语。有音韵学学者于分析推测上古汉语之发音时发现有词根与词缀之迹象。如表示被动的s-前缀:登 上古汉语(推测)*təəŋ,增 上古汉语(推测)*s-təəŋ,前者表示自己上升,后者表示使上升。用词缀修饰字义乃综合语之常有特征。当今的现代汉语为分析语,完全无词形变化(Inflection),字义用虚词修饰。名词的主格、受格、与格、呼格完全相同,属格以“的”字连接主词及名词表示。动词本身无人称、时态、语态及语气;如过去时态可以用“了”表示、进行式可以用“着”、“正在”表示;未来时态可以用“会”、“将会”表示;被动语态以“被”加动词表示之类。副词与形容词加上“地”、“的”后接动词表示。名词和动词之间,全无分别的也为数极多。简单地说,现代汉语之语法功能是以额外文字来表示,每个单词均带有语法功能,在句子中同样重要。而词序则在语义上带有绝对性,改动词序必须同时改变语法,否则会连带将句子意义也改变了。由于没有词形变化,一些不具词义的象声词和标点符号在书写上,特别是转述对话时,也具备语法功能。例如:转述对话时,将简单直述句“是你。”改为修词性疑问句“是你?”,表示惊讶;改作另一修词性疑问句“哼!是你?”则表达了轻蔑等等。基本上这些变化都不具有可观察的规律,需要凭意会去理解。除了汉语族下的语言外,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高棉语、泰语、缅甸语、巴布亚皮钦语、桑戈语、南非语、保加利亚语等都是分析语的例子;而现代英语的语法则朝向分析语的方向发展(见下面的英语词汇例子)。在英语中,猫尾可以写作cat tail或tail of a cat,而一般不写作cat's tail。这里的猫cat直接用了词原形(或者说主格),而属格形式cat's一般是不使用的,除非是拟人化的用法。英语名词的属格形式仅限于指称人类的名词,并不具备普遍意义,考虑到名词也没有宾格,可以认为,英语的名词的格系统已经消亡。另外,一些欧洲语言如法语、意大利语等,语法中格的变化已大为简化。以修饰语顺序
相关
- 传染病感染是指由病原体物种在身为宿主的个体内进行有害的复制、繁殖过程。具传染性的生物体会寻找并且利用宿主体内资源,以利自身生存,但这个过程一旦干扰了宿主正常的生理运作,可能
- 专性厌氧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s)是一类仅能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法在正常大气(氧含量21%)等富氧环境下存活的微生物。这类生物对氧气的耐受力不同,部分专性厌氧菌可以在氧含量达8%的
- 胃癌胃癌(Stomach cancer、gastric cancer)是发生在胃部黏膜的癌症。 早期的症状包括胃灼热,上腹疼痛,恶心及食欲不振。 症状与消化性溃疡类似,是导致延误就医与高死亡率的原因,但其痛
- 阿糖胞苷阿糖胞苷(英语:Cytarabine或Cytosine arabinoside)是一种化学疗法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英语:Hematological malignancy),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阿糖胞苷
- 抗病毒药抗病毒药物(antiviral drug)是一类用于特异性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就像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一样,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对特定的病毒起作用;但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不同的是,后者消灭细菌
- 疲劳疲倦或疲劳,是生理信号的一种。是生物其中一种的不舒服感觉。大致可分为精神上和肉体上。短期的疲倦通常是由于过度活动并且缺乏休息所致,严重疲倦或可致命。一般认为疲倦的人
- 雅司病热带肉芽肿(Yaws)也称为雅司病,是发生在皮肤、骨骼及关节的热带感染病,病原是螺旋体门的细菌梅毒螺旋体(英语:Treponema pallidum)。热带肉芽肿一开始会在皮肤产生圆形的硬肿,直径约
- 内酯内酯(英文:Lactone)即环状的酯,由一化合物中的羟基和羧基发生分子内缩合环化得到。内酯以五元(γ-内酯)及六元(δ-内酯)环内酯最为稳定,环内的角张力最小。4-羟基酸(R-CH(OH)-(CH2)2-C
- 纳西尔丁·图西纳西尔丁·图西(Nasir al-Din al-Tusi),十三世纪波斯天文学家、数学家。生于图斯(今伊朗东部),早年在图斯和尼沙普尔学习,后来到伊斯梅利供职,曾受到蒙古统治者的重用。他是中世纪著
-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又作《伤寒卒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著作。此书被认为是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在四库全